元定十九年五月十五日,所有的考驗完畢。甯兒也一樣,聽岱淵說她已經回族了。府上留下了一封她的書信,信上寫着三月前她就完成了自己的考驗,因為要接過她母親的職位,所以就先回去了。這些話說完後才是她長篇大論地說着這些年的考驗,知道她去森林拯救神鹿,入蓬萊找尋仙桃……如此種種,看得我止不住地驚歎。白日回府,看完信後已是深夜。
我擡筆寫下自己的經曆,不知寫了多久,反應過來時方才從夢中醒來。我揉着眼睛看看自己寫下的字,這一看不得了,原先的字還是工整,後來就如北雁南飛,成群結隊。
我翻着紙張,不隻是一頁。“……”看來要重寫了。想着想着我又睡着了。
第二日醒來,床榻旁坐着阿母,笑得可溫柔了。我開口撒嬌道:“阿母,您怎麼來了。”
“要不是我把你抱回床榻,你啊就睡在地上了。”阿母捏着我的臉笑道,“為何這樣晚?”
我指了指桌上:“看甯兒的信。本來是打算回信的。”我拉着阿母的手起身,走到桌前仔細整理這些信,“我們何時回族呢?”
阿母看着我的動作笑道:“原先甯兒把信給我時百般叮囑,要等你回來後才交到你手裡。早知你如此入迷,就應該讓岱淵在旁看着。”打趣完後她又道,“不久之後就會回去。甯兒現下正在和她母親學習。”
一提起這個,我才想起這些年的考驗是為了能夠接過阿母在族中的職位。但當時阿母并未解釋很多,這些年除了考驗,其餘時候便是與阿母研究書籍,倒是把這件事給抛之腦後了。想到這,我立刻端坐,等着阿母開口。
阿母一看我這樣大的神情變化,也就感知到了我的想法,笑着坐在我身旁:“可是好奇是何職位?”我抓起躺在桌上的毛筆擡眸盯着阿母的眼睛迅速點頭。
“甯兒的母親是族裡的神使。我的職位是‘古神’。”阿母的話讓我一時間不知如何記錄,筆停在了半空。
“您是古神?”我不敢置信。
“是也不是。說來話長,并非這樣簡單概括,若說些沾邊的,算是降神。”随後阿母和我說了神的誕生。
很久以前,族裡的先祖并非住在現在山水環繞、翠竹掩映的群山肥沃地。當時中原還是燕國統治。後來燕國滅亡後,多國并立,經過多年混戰,最終中原建立起新的王朝,即順朝,并在原來的都城定都。其餘政權或被吞并,或被驅逐。最大的敵人齊國多年都未奪下,雙方勞累不已,簽訂項淵之盟,齊國在大河之外确立政權,與順國保持着微妙的關系。
第一代先祖原先住在這條大河旁。齊國與順争奪地界時,無論如何都繞不過此地,加上先祖的部落武力強盛,人心聚集,兩國就想着占據此地。順的開國皇帝派人去商讨,以禮相待,贈送珍品以求得合盟。先祖本不想摻和大國争鬥,且多年戰亂也讓族人苦不堪言。河水酸澀不再适宜居住,本打算遷居别地,也就在這時齊國得知順已派人前往先祖部落,膽戰心驚,立刻出兵圍剿。先祖怒斥齊不守與順的盟約,擅自踏過河界。本以為此次也能同以往那般打得齊國潰不成軍,誰知它聯合其餘三國共同進攻,目的是奪取順的政權,同時清除這個強大的部落。先祖不願族人被害,組建一支百人軍隊抗敵,剩餘的族人由其中最強壯的五十人帶領轉移。
順皇帝知道後,頓感後悔,若非自己派人去求同盟此部落也不會遭此劫難,随即出兵支援,在雙方的配合下,齊國被趕出大河千裡外。為了報答順皇帝的援兵之舉,先祖終于同意接見前來結盟的使者。
“您的族人可還安好?”使者行禮,“陛下很是抱歉,并非有意而為之。陛下很感激您的幫助,現下齊國再無威脅之意。”
先祖道:“我并非不願同盟。隻是原先不想過多摻和,沒成想齊國這般無理。我的族人都安好,勞陛下挂心了。”她接受了順的同盟,在未來三年橫掃衆國,将其納入順的疆域。後來在追擊敵人時,發現一處易守難攻,群山環繞,能夠自給自足的佳地。經過多番考察,先祖決定帶領衆人遷居此地。此地也在順的邊境。這些年順皇帝優待部落,雙方互相交流文化,共同發展經濟,引着部落越變越好。先祖知道這些都是順皇帝的誠心,同時也看到了這些年的進步并非原先自己部落的進步可比拟,如今戰局已定,天下歸于平靜,先祖也不願再讓族人勞累,接受了順皇帝的賞賜後,就帶着族人住進了那處佳地,也算守着這裡。但人越來越多,思想也會變得混亂,需要一個統一的信仰。于是先祖和族中的人傑商讨後創造一位守護着這個族群的古神,她住在山裡,也誕生在山裡,世代守護着這個族群。
“此神第一次出現,就是先祖扮做的,于六月十九日,百年古樹下。”阿母說完這句話後停頓了一會兒,我也從故事中脫身,仔細盯着阿母。她牽着我起身:“帶你去看看衣裳,特地從族裡帶來的。”
震驚與喜悅瞬間席卷全身,我立刻拉着阿母往外跑去,恨不得下一刻就出現在書房中,嘴裡不斷催促:“您快點!”阿母被我拉得幾乎要飛起來,輕笑聲從我身後傳來。進了書房,我跟在阿母的身後片刻不離,就怕錯過一絲神光。
她抱來一個錦盒,上面刻着向天祈福圖,萬分神聖。
我屏住呼吸看着阿母打開這個錦盒,我以為會捧出衣裳,沒成想阿母拿出了一副畫卷。阿母謹慎地打開這幅畫,上面是一位聖潔而神秘的古神。
着綠服,金絲扭制而成的虎首面具步搖額冠,口銜珠钗,冠體兩側垂墜鈴铛珠串。
阿母在旁說明:先祖認為,神的賜福是時刻都存在的,便以鈴铛發聲作為賜福的先兆。鈴铛每響一次,神便護佑一次。
以紅繩挂于其上長落至地。前簪古銀銅錢簪、如意簪。先祖認為,既要富貴也要平安。
後插花卉玉梳。先祖認為,發色濃如墨,發質順如錦,才是康健之基。諸多疾病都能通過發絲影響身子,因此神插此梳也會保佑族人發質健康,永不受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