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春屑 > 第44章 第 44 章

第44章 第 44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外婆文化程度不高,能起出個像樣的名字已屬不易。她借錢修念佛堂的時候,我才上初二,剛從杭州轉學回來,在家獨居。每天外公外婆輪流來做飯,但外婆大多數時間都在山上忙,輪到她時隻給我飯錢,讓我出去吃。

我不知道她在密謀什麼,心有怨怼,後來發了一次脾氣,她才帶我到山上來。那時念佛堂才修了一半,主屋已經建成,用來講經,隔壁兩個小房間正在壘磚,用來給佛友念佛。

院裡一顆粗壯的榆樹,春天遍地淺綠的榆樹錢,我和霍展旗、邢雲小時候經常來撿,回家讓外公拌菜吃。

榆樹下有一口井,是以前村裡的水井,安裝自來水管道後就廢棄了,裡面積滿幹草和垃圾,捉迷藏時我們總往井裡躲。

草木枯井猶在,人卻四散流離、不知所蹤。

我和葉丹青把車開到牆根下,踩着車頂跳進院子。紅色木門上兩扇髒兮兮的玻璃,一團隐蔽的灰色,隻略略映出兩個腦袋。和栅欄門一樣,這扇門也緊鎖,鎖孔斑駁,顯出無人問津的寥落。

我讓葉丹青站開一點,然後飛起一腳,踢碎了一扇玻璃,手伸進去從裡面開了鎖。門吱呀一聲開了,合頁上的鏽迹卻像膠水似的粘住,隻卡出一條一人通過的口子。

我和葉丹青一先一後擠進去,蹭得滿身灰塵,可也不敢咳嗽,因為裡面的灰更厚,輕輕落步就蕩起一片。

主屋的供桌上一座精巧的金身佛像,佛前兩支燒到一半的紅燭,當中一個小香爐,一把香散落在旁。我掏出打火機點上兩支線香,插進香爐中。

地上一排排整齊的蒲團,包着深紅色綢布。小時候來玩,我就挑正中間的坐,有幾次碰上和尚講經,我學大人的樣子盤腿,沒一會腿就麻了。但氛圍肅穆,我不敢輕舉妄動,害怕佛祖懲罰,便一直忍到小腿抽筋,翻着白眼倒下去,差點被人送進醫院。

有段時間一放假我就跟着外婆住在這,寫完作業我漫山遍野地跑,晚上回來時天都黑了。她一個人坐在這裡,也不開燈,口中輕念佛偈。我踮腳過去坐在她身邊,恐驚擾了佛祖。天地凝縮在這一間屋子,在唇齒之間、在晨昏之間。

佛祖的模樣更是萬年不變,還那樣慈祥地看我。

其實他的模樣說不上什麼慈眉善目,不過是來此的人懷着一顆佛心,所以看誰都善。

人慣會自我麻痹,現在的我仍舊麻痹,看着那佛俯視衆生。這殘破的房子更襯出他的慈悲,細長的眼睛像在眨,帶着點關懷的審視,讓人覺得不起個誓不行。

葉丹青問我要找什麼。

“一本佛經。”我說,“《妙法蓮華經》。”

她點點頭,忽然張口叽裡咕噜地念。我問她說什麼,她詫異地看我,說《妙法蓮華經》啊。

我們輪流詫異,我說你怎麼會呢?她說維克托信佛,家裡有專門的禅房供他修行,他還經常去南亞那邊找僧人指點。

我這才想起她說過,古峰和維克托就相識于不丹。

妙啊,我心想,啥人都能信佛。

供桌下堆着幾摞佛經,有新有舊,包裝也不盡相同。我印象中的《妙法蓮華經》是個紅色硬殼的折疊式經書,這裡面不乏和它裝幀相同的,但都不是那一本。那一本應該很舊,是外婆最常讀的,而這裡的都九成新,也沒有書寫痕迹。

供桌内外我們翻了個遍,連桌上紅布都撤了下來,葉丹青把蒲團一個個拆開來看,卻什麼也沒有發現。

隔壁兩間小佛堂和主屋布局大緻相同,但隻有一半大,地上五個蒲團,供桌上的蠟燭是電子的,佛像也小了許多,倒是牆上多了幾幅畫像。可惜畫像後沒有想象中的壁龛,不過因為挂了畫擋了灰,比别處發黃的牆面白些。

一連找了兩個佛堂,都沒有發現佛經。我們重頭再找,不放過任何角落,地上灰塵幾乎被我們擦了個幹淨,就差把房頂也拆了。

念佛堂就這麼大點,它能藏在哪呢?

葉丹青問我那佛經裡有什麼?我也說不好,隻是聽霍展旗說的,外婆在把它翻譯成蒙語,可歸根結底,并非我親眼所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