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調查了鐘玲自殺的原因,主要因素是他老公祝宏偉。
夫妻倆身上還背着上百萬的債務沒還清,祝宏偉這些年一直遊手好閑,又染上了賭瘾。出去一趟幾次老虎機幾次□□,偶爾還整點高級的洋玩意兒□□,回來褲衩都輸沒了,債務又增加一大筆。
等鐘玲被債務和上門讨債的壓到喘不來氣、吃飯都成問題後,她終于下定決心要跟祝宏偉離婚。
但祝宏偉不同意。
日子過不下去,婚也離不掉,鐘玲也掙紮過,也試圖求助過,最終要麼無疾而終,要麼換來祝宏偉一頓暴打。
最終她選擇這樣結束自己的生命。
警察抓了祝宏偉,又定好後續工作計劃——搗毀那幾個地下賭博窩點,這樁事的第一步算是了結了,唯一剩下的“線頭”就是這個叫祝饒的小孩兒。
小孩兒坐在警局走廊上,不吃不喝不說話,一雙眼角尖尖弧度彎彎的眼睛裡,眼珠子黑黝黝的。就算是見慣了世态炎涼的老刑警,也隻能歎氣。
警隊的心理醫生能力有限,跟個幼教一樣溫溫柔柔地開導了小孩兒半天,沒用,還是不吃不喝不講話,隻能暫時診斷為創傷後應激障礙,好在一查這小孩兒戶口已經不在鐘玲跟祝宏偉底下了,就聯系上了他現在的家人,讓帶回去,好好去醫院精神科給看看。
等小孩兒的家長來接人前,小孩兒還是坐那一聲不吭,老刑警陪着他坐了一會兒,小孩兒忽然說話了。
“會判祝宏偉死刑麼?”
老刑警問:“他是你爹,你是想判呢,還是不想判呢?”
問是這麼問,其實他對這小孩兒的答案有數。
果然,小孩兒說:“祝宏偉應該千刀萬剮,死不足惜。”
老刑警沉默了,半晌歎口氣:“雖然你是小孩兒,我也不想忽悠你。我老實跟你交代,祝宏偉這個情況,沒有判死刑的可能性,一點都沒有。
“——但就算量刑不重,你也不能做傻事,幹什麼找你爹報仇的事,知道不!”老刑警嚴肅警告。
小孩兒沉默了,媽的,看來他剛才還真在琢磨自己報仇。
“你媽在天上看着呢,她肯定想你好好活。”
“我不知道。”
“……”
“我可以活,但我要看着祝宏偉不得好死。”
老刑警像一口痰卡嗓子眼裡,實在是不知道說什麼。說好的創傷後應激障礙呢?正常孩子應激是這種應激法麼??
“你……小小年紀,别太偏激,人生還長。知道不?”
老刑警不大放心,還想跟祝饒談談心,但小孩兒又跟最開始的時候一樣,低着頭不吭聲了,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過了一會兒行長夫婦來了,這對中年夫妻一臉晦氣。當然,可以理解。
本來想蹭個兒子,誰能想到養了五年養成了個燙手山芋。再加上這麼一對娘不靠譜爹更離譜的血緣爹媽,顯得這小孩兒的基因更晦氣了,這兩人隻想趕緊把這塊燙手山芋甩了。
好在祝饒也十分自覺,知道自己晦氣,主動提出要搬出去住。
于是行長夫婦歡天喜地地把祝饒送走了。什麼彈琴,什麼留學,就像一場煙,每個人都默契地當作沒發生過。
甯城有個老軍工廠,鐘玲的父母就是軍工廠系統裡的。所以祝饒知道,軍工廠廠房那邊有幾棟舊宿舍樓。
都是七八十年代建的老宿舍,現在也就廠裡的門衛大爺還住這裡,廠裡有自己的家屬院,老員工都在家屬院分了房子,沒人會住這兒。
門衛大爺常年在廠裡住,種菜養雞,把個舊廠房附近都快整成農家樂了。
祝饒答應幫門衛大爺打掃衛生、照顧菜田和雞,門衛大爺樂得讓小孩兒來跟自己做個伴兒。
舊宿舍一間隻有八個平米,放了一張破木闆床,燈都是壞的。
流浪貓在裡面做了窩,那段日子祝饒每天幫大爺幹完活就放空,觀察流浪貓,他跟流浪貓也沒區别。
門衛大爺人不錯,每天會從食堂給祝饒帶飯。他瞧這小孩兒可憐,次次都會在食堂多給他打點肉,但祝饒都不怎麼吃,門衛大爺幹着急,想讓他多吃點兒,小孩兒就說吃不下。
不過小孩兒看着還算精神,雖然瘦了點兒,門衛大爺也沒辦法。
祝饒在牆上挂了個日曆,每天撕一頁。
他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天天吃得少睡得也少,就目光灼灼地盯着日曆。
整個人的精神像被一根鋼絲繩懸吊着——這根“鋼絲繩”,就是祝宏偉正式判決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