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義兄 > 第21章 十三歲

第21章 十三歲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祝宏偉的正式判決在大半年後,春天,在判決前的最後一個周四,允許家屬前去看守所探視。

看守所接受定期的通信和彙款,祝饒從行長夫婦家離開的時候,跟行長夫婦借了一千塊錢,那對夫婦倆當時隻想快點把燙手山芋甩了,這麼點錢也不指望祝饒真能還,随手就給了。

祝饒把這一千塊分幾次,全都打給了祝宏偉。這些錢在外面不夠看,在看守所卻是夠祝宏偉時不時吃點好的了。

他還定期寫信給祝宏偉,完全看不出這孩子跟親生父親曾經的關系是那麼惡劣。

就這樣,錢一筆筆彙過去,信一封封寄過去,終于是到了祝宏偉判決前的唯一一個家屬探視日。

祝饒穿上了他的舊校服,小孩兒瘦得像棵豆芽菜,但腰闆挺得筆直,坐上了公交車,前往看守所。

祝宏偉知道祝饒來了,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隔着家屬探視窗口,一張憔悴到凹陷的臉目光灼人得可怕。

他壓低聲音,語氣卻迫切萬分:

“小饒,你信裡說的那些都是真的對吧?快把我弄出去,我一定對你好,你一輩子都是我的寶貝兒子——”

祝饒個子矮,坐在高高的凳子上,對着祝宏偉——這位他生物學上的父親——滿臉的愧疚難過之色不像作僞。臉色蒼白,似乎真的很害怕自己會失去這唯一的一個親人。

……

“這樣真的合适嗎?”

監控室裡,警方放了祝宏偉的探視畫面。年輕一點的刑警直皺眉頭:“這個小孩才十三歲,您知道他母親怎麼死的麼?自殺,全是這男的害的。

“最後緻命的那一刀還是抓着這孩子的手捅的,這多吓人呐!這事才發生沒多久,之前警隊的心理醫生也說了,這孩子精神狀況是有問題的。貿貿然讓他來探視,我覺得不妥,可能會加重小孩的心理創傷——”

“這個案子就是我經手的,要你給我重複?”老刑警打斷他,無語地翻了個白眼,塞了包仙貝到旁邊的愣頭青手裡,“吃吃吃,别廢話。”

“……”委屈。

老刑警說:“探視是這孩子自己強烈要求的。我也不想答應,沒辦法,這是人家的權利。”

“哎……真造孽……”

年輕刑警長籲短歎了一會兒,怒吃三包仙貝,打了個鮮蝦味的飽嗝。

再看監控的時候,小孩兒已經離開了。

三天後,判決的前一天晚上,祝宏偉在看守所自殺了,死前什麼信息也沒留下。

大跌所有警察的眼鏡。

負責祝宏偉案子的老刑警怎麼想都覺得不對勁,仔細想想,祝宏偉自殺前唯一的變數就是他兒子祝饒。于是老刑警翻出了祝饒之前寄給祝宏偉的信,一封封仔細看。

信上的内容乍看很平常,都是鼓勵的話。但每一封信,都非常笃定地告訴祝宏偉:你不會被判刑,行長夫婦已經幫忙把關系疏通好了,你隻要在看守所裡待着等待就好,等到判決當天會直接給你無罪釋放。

而且有意思的是,長達大半年的時間祝饒跟祝宏偉持續通信,每封信上的内容都是連貫遞進的。不僅詳細地告訴了祝宏偉現在“疏通進行到哪一步了”,而且給到祝宏偉的确定性和承諾是遞增的。

“這孩子……”年輕刑警咋舌,“哪有這種事啊……這可真是撒謊不打草稿啊!還說得這麼真,我看着都要給他騙了!”

老刑警說:“心理學上有一種說法,叫沉錨效應。

“意思是,人的思維會被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先入為主,深信不疑。尤其是在看守所這種封閉環境——一根絕望中抓住的救命稻草,時間越久越是煎熬,越顯得這根稻草可貴。你想想,對于處在擔驚受怕跟恐懼中的人來說意味着什麼。”

“去調那天祝宏偉兒子來探視的監控,仔細聽一下他說了什麼。”

于是警隊調了監控,祝饒說話的聲音很小很小,把音量調到最大,依稀能聽清。

祝饒說:“爸爸,行長死了。是你的債主殺的,他們不想看你出來。

“他們說,已經買通了管監獄的人,等你量刑下來進了監獄,就要把你像螃蟹一樣活着放鍋裡,生煮出來喂豬,這錢不能白花的。

“怎麼辦呀,爸爸?”

年輕刑警聽着那小孩兒軟綿綿帶了哭腔的話,一個激靈,摸了摸胳膊上的雞皮疙瘩。

“……所以,祝宏偉是生生被他兒子吓得自殺的。這男的也是特麼……夠孬的。這小孩也是……才十三歲,這也太……”年輕刑警直咋舌。

老刑警沉默地抽了根煙,許久,把煙掐滅了,淡淡地說:

“比起他這個爹的事,我倒是更擔心這小孩兒的精神狀态。”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