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五年基建,三年種田 > 第14章 人手

第14章 人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南康府下撥三個人手,縣丞、主簿與典史一應到齊!

這對江無眠來說,正是及時雨。

這意味着終于有人接管縣衙六房,意味着四個師爺從繁重冗雜的事情中脫身,意味着縣城能有更多發展。

江無眠計劃中一向缺少人手,因為識字率太低,大部分百姓的識字率是零,衙役能做到認字念半邊,賬房掌櫃的認識得不少,還能讀寫,故而監工多是這部分人。

局限太多,縣城之中很多東西隻能從苦力活做起。

如今三人抵達韶遠縣,新的計劃能提上征程。

隻是,他們能否擔得起責任?

·

縣丞三人尚在路上。

南康府到韶遠縣縣城并不算遠,但路況不太好,一路坐馬車行來,颠簸得人要散架。

主簿楊林心底正在盤算:得罪了人,才會從京城發配到嶺南。這知縣沒背景沒靠山,隻有幾個師爺,還不是本地人,想在韶遠紮根下來,還不得仰仗我們?

他捋着山羊須,眼裡全是算計。

在南康府裡,他就是個沒實權的,周圍一圈人比他資曆老,有事輪不到他,有好處更輪不上他。

到了縣中,隻有知縣與縣丞在他頭上,縣丞與自己一夥,知縣要拿捏他們,得掂量掂量他們配不配合。

縣丞周全耷拉着眼皮,閉目養神,他不睜眼都知道楊林打什麼算盤。

這楊林呐,就是愛算計,算計來算計去還是一場空。

仔細想想,新知縣哪是好相與的?

來前,他找府裡消息靈通的人打聽過韶遠縣近況。

前一個月,白督撫拿下亂黨,查抄縣中四家,将人下獄後一直駐紮在城外,沒再管過那四家人的死活,全憑知縣做主。

韶遠縣,可是新知縣當家!

沒甚根基的人,用抄家得的銀糧養活流民、壓制流民暴動、安撫民心。

雖有平亂軍在外駐紮的緣故,那也得新知縣自己能立起來,心裡有主意不是!

周縣丞看得分明,新知縣心有成算,不會喜歡有人仗着資曆對他指手畫腳。

等到縣衙,就知道新上官性子,不過楊林的算計,大抵是不能成了。

“周兄,您覺得那新知縣怎麼樣?”楊林見人不吭聲,特意喊了一句問道。

按理說,三人下撥韶遠縣,與知縣是同條繩上的螞蚱,不說幫忙,起碼要不拖後腿。

但韶遠縣的新知縣赴任,帶四個師爺。打眼一瞧,這不是擺明要争權奪利,好控制縣衙嘛!

把他們管縣衙的縣丞、主簿,置之何地?

周縣丞打着哈哈敷衍,“不出意外,咱們要做三年同僚,來日方長,來日方長。”

知縣一任三年,時間還長,着急什麼?

典史王西沒那麼多想法,他其實是初上任,什麼不懂。

家中老父去世,推出他來繼承父親獄卒職位。

情況在當下很是常見,胥吏死了,職位由他的兒子兄弟繼承。當然,也有可能被天降一人擠走名額,端看運氣好不好了。

王西是運氣好的,府衙無人争搶獄卒的名頭,落到他身上。

趕上韶遠縣用人,知府充數,指他出來。

能看出,三人在府衙中實屬沒受過重用,個人有個人的小算盤,還有一個萬事不懂充數的。

江無眠的計劃怕是有一半能落空。

馬車一路行到縣城外,三人迫不得已下馬車,前頭流民太多,馬車根本行不開。

給清點人的官兵看過路引和知府寫的委任書後,三人才狼狽地進到外城區。

主簿楊林恨恨想:一群刁民!等本官到了縣衙,一個都别想進城!知縣大人懂什麼,流民放在城門口,有什麼用?!!

同行兩人無心關注主簿的心思,他們在震驚于城外營地的規整。

提前打聽過消息的縣丞周全有做好心理準備,神色很快調整好,不露半點心緒。

典史王西沒他的養氣功夫,伸頭探腦四處巡看,恨不能跑到營帳前一探究竟。

竟然有這麼大的帳篷?搭得整整齊齊,在一條線上!營帳外邊還有一圈細密栅欄,住的比他家都好!

王西幾乎是憑着本能跟在縣丞身後,愣愣地看着有一個異常突出的營帳,附近還有一間木闆房。

他還看到不少穿着滿是補丁衣服的人,扛着一圈栅欄穿過營地,來到四角釘好木闆的空地上,把栅欄放在一邊,拿起土布、木闆、繩子,三兩下繞成看不懂的模樣,緊接着一個和其他營帳相差無幾的帳篷立在空地上。

農家防雨用的稻草、茅草和芭蕉葉往上一搭,頓時變成偌大營地中一個不起眼的營帳。

王西心中覺得神奇,他從來沒見過這種場面。

要說都是幹活的場景,他見得多了,自己更是參加過。

農忙時候搶收、跟父親出海捕魚、跟着老人上山進林撿野菜……幹的活太多,一時都說不完。

但眼前景象,說不出去的……奇異?

縣丞周全了解更深,他看得不僅僅是營地,而是這裡的人。

身為無家可歸、無處可去的流民,他們幹着活沒有麻木,臉上沒有喪失一切的死氣沉沉,反而生機勃勃,富有生命力。

那是寄托希冀的眼神。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