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咋舌的是,每個出生于六隻雞市的小孩,在出生後第六年都會進行一系列測試,以檢測是否天生反人類,無法通過測驗的小孩也會在行刑典禮中被公開處死。
出生并成長在六隻雞市的石,自小接受安全教育。順利通過反人類測試後,石進入小學學習,從踏入校園那一刻,就在老師的教導下,以成為行刑手為目标努力着。終于在小學三年級時,被全校師生一緻推舉為代表,這意味着他将在下個月的行刑典禮中,成為光榮的行刑手。
石摩拳擦掌,勤加練習,卻不曾把這個令人驚喜的消息告訴最親近的人。在石心中,最親近的人不是父母,也不是同學老師,而是他的鏡像——在所有人看來,石是父母的獨生子,可是隻有他自己清楚,自己是有鏡像的。
從記事開始,石就與一面圓鏡形影不離。這不是因為石過于注重外表,而是在那面鏡子的另一端,存在一個真實的世界。在鏡子那端的世界裡,有一個外貌、年齡、血型、出生日期、家庭背景和石完全相同的人,他叫孟。
孟就是石的鏡像。一直以來,他們兩人分别在鏡子兩端經曆着幾乎相同的事件。
石想着,要在行刑典禮完美結束後,一起和孟慶祝勝利,這樣才有意義。
然而,事與願違。石确實完美地砍下了罪犯的頭顱,也參與了典禮結束後的清掃。當他滿身疲憊,卻依舊因榮譽加身而精神煥發地通過鏡子聯系到孟時,一切豪言壯語和榮耀名譽都變成了羞恥的符号,孟的一句話如同冰水潑下來:“砍/頭?鍘刀?這也太變态了!”
那是石第一次察覺到鏡子内外世界的區别。
盡管不能認同孟對安全教育是“變态行徑”的定義,石也不做過多反駁,甚至再也沒有提過行刑典禮,以至于長大後的孟,全然忘記石曾經分享過這件事。石小心翼翼,暗中尋找鏡子兩端世界的不同,而後謹慎地隻在孟面前讨論兩個世界相同的部分,避免傷害孟的認知和世界觀。
如履薄冰地生活十多年後,這種來之不易的平靜終究被打破。
一次意外落水,讓石意識到自己的人身安全遭到威脅。鏡子那端的孟也同樣落水,孟很氣憤地告訴石,他失足落水後,向岸上的人求助;而岸上之人正是孟的死對頭,他沒有采取任何行動,沒有喊其他人前來幫忙,隻是靜靜地站在岸邊,眼睜睜地等待孟的溺亡。幸好最終有其他人經過,救起了孟。
石隻是慘笑着安慰孟,沒有說明自己的情況。
他的情況甚至更糟糕。
因為石是被惡意推下水的。而那個幕後推手,名叫甄,是小學時,石負責斬首的罪犯的兒子。自己的父親因放高利貸被捕入獄,最終依照法律被處以極刑,這難道不是應該的嗎?為什麼罪犯的兒子還有動機對他進行打擊報複?石想不明白。
可現在的情況是,自己的生命确實受到嚴重威脅。如何才能先發制人?殺意幾乎就在瞬間升騰而起。
在與孟聊天時獲得啟發,石開始在甄使用的餐具上塗抹慢性毒藥。但最後,石終究按耐不住,等不到毒藥漫長的發作時間,就已經着手改裝鍘刀。那柄鍘刀還是小學成功完成行刑典禮後得到的獎品,造型小巧,但已經開過刃。
在某個陰天的傍晚,石将落單的甄逼到牆角,舉起改良過後的鍘刀,毫不遲疑地将他的頭顱砍成兩半。
在動手之前,石強行将自己比作勇士,他籌謀許久,想盡一切方法避免警察鎖定自己;他甚至敢打賭,動手之後,自己将有百分之九十五的幾率能夠繼續正常安定的生活。
可他沒有想到的是,甄的頭蓋骨如此不結實,他竟然都沒有怎麼使勁,就輕飄飄地砍斷了。也正是在看到腦/漿和鮮血的時刻,石才想起來還有恐懼這種情緒。他躲進地下室裡,忏悔自己的魔鬼行徑,卻很清楚,即使時光倒流,再給他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他還是會動手殺人。
這時,一個聲音吓到了他。
仔細聽來,是一個經常在校園裡見到的清潔工。她正坐在通往地下室的樓道裡打電話,樓道裡濕濕的,這是誰都不願意涉足的地方。電話那頭,是清潔工的孫女。兩周後,孫女就會來到市中心的廣場參觀行刑典禮,這是年幼的她第一次觀看如此偉大的場景,清潔工叮囑了衆多注意事項,還說給她準備了禮物。
說不清偷聽到的這通電話,究竟哪裡打動了石,他翻出事發以來一直被遮擋得嚴嚴實實的鏡子,對孟坦白了一切。孟自然萬分驚訝,他怎麼也想不到石會做出這種舉動。在那個瞬間,石甚至羨慕起孟所在的世界的單純,不由得感歎道:鏡中是天堂,鏡外是地獄。
那番對話過後,石像是得到了解脫,竟然主動來到警察局自首;對于自己的下場,石再清楚不過。根據六隻雞市的法律,殺人犯将會被處以死刑,也就是說,在下個月的行刑典禮中,石就會在自己曾經作為行刑手的廣場上被斬首。
這就是他的報應。
在斬首開始之前,石并不相信冥界的存在。他很激動地發現清潔工的孫女果真來到廣場,她的名字叫阿清。結識了這個純潔的姑娘後,石随手将鏡子送給阿清,請求她一定要仔細觀摩自己的行刑典禮。
再次出乎石的意料,冥界真的存在,在肉/體之外,人類也真的擁有魂魄。當石停留在冥界成為造夢官後,試圖尋找遺落在人間的鏡子,發現不僅鏡子消失不見,就連阿清也人間蒸發了。許多年後,當他結識了還在管理司命簿的秋杪後,終于有機會查詢阿清的生死,想不到生死簿上竟然從未記錄過阿清這個人。
石不明就裡,卻也無可奈何。他不再寄希望于尋找那面失蹤鏡子:如果找不到,他就重新制造一面鏡子。
應該使用什麼材料制造鏡子呢?
此時,石收到秋杪的禮物——黑沙灘的石頭。
“這塊石頭,是我離開靈界之前,燕客送給我的。當時它說,黑灘石不是用來收藏的;也許有一天,這塊石頭還能幫到我。”秋杪解釋,“我背着石頭,來到冥界,看到石需要原材料,就送給他去鍛造鏡子了。”
石開始利用冥界的火爐鍛造鏡子,一面可以看到另一個世界的鏡子,他企圖與孟重逢。
然而這個願望始終不能實現,石永遠隻能在鏡子裡看到自己。他失望地把鏡子鑿碎、熔化,而後再次鍛造一面新的鏡子,如此重複着。
事實上,石早就已經超過在冥界的服務期了。可是他走不出冥界,更不願意重返人間。石的魂魄始終不能通過質量檢測,就連冥界都沒辦法強行把他送入輪回。
“他是我見過最無畏的人。他好像根本沒有害怕的東西,包括死亡,因為石意識到,自己根本不會徹底死亡。”秋杪這樣評價着石,“而他不願意回到六隻雞市,隻是因為感到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