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頭一出就止不住了。
弱月的眼睛,越看越像蕭風紅的。不過隻是眼型相似,眼神大不同。
望着蕭雨青時,弱月的眼神裡帶着怯與喜,至于蕭風紅……她留在蕭宅那些時日裡從未見過蕭風紅與蕭雨青碰面,并不知蕭風紅是以什麼樣的眼神來看蕭雨青。
初見蕭風紅時,聽蕭風紅提起蕭雨青的名字喊蕭雨青“雨青”,她隻是覺得蕭風紅的眼神帶着某種說不出來的無奈意味。
那時她以為是自己多心看錯了,以為蕭風紅是無奈于蕭雨青的喜好與言行。直到聽到弱月的那番話才恍然大悟。
原來,提起蕭雨青時蕭風紅眼中的無奈隻因為這個人,無關乎其它。
這麼看來,蕭風紅一定早就知曉蕭雨青對自己的情意,隻是兩人的關系非比尋常,她不能接受蕭雨青的情,更不能回應。所以,她才會急着為蕭雨青議親。
對于蕭風紅這番舉動,蕭雨青沒有抗拒,他隻是往秋月館裡跑得愈發地勤。
蕭雨青對蕭風紅有情,蕭風紅呢?蕭風紅對蕭雨青是什麼感情?
以前沒往這方面想過,眼下仔細回憶在蕭家的種種,她心裡有了一些猜測:或許蕭風紅對蕭雨青的情并不比蕭雨青少。
若非如此,蕭風紅為何雙十又六了還遲遲不談婚論嫁?
聽段徊說,托媒人到蕭宅提親的人家其實不少,但蕭風紅始終沒應,說什麼一心掌家無心婚事。
不過是推脫之詞。
真實的原因,怕是隻有蕭風紅自己心裡清楚。
說起弱月,這女子也當真是傻,竟将蕭雨青的貼身荷包藏在了自己屋中。
蕭雨青喜歡刺繡不假,可這個荷包并非是出自蕭雨青之手。
荷包上繡有一對畫眉,蕭雨青寶貝得很,總将這個荷包帶在身上,去哪都帶着不離身。
那荷包裡放着單邊耳墜。
若她猜得不錯,那應該是蕭風紅的耳墜。
這兩個擔着蕭家姐弟名分的人啊,即便對彼此有情,卻也隻能以這樣的方式訴情。他們之間的情不能擺在日光下,不能被外人知。
哪怕二人之間并沒有血緣關系。
是的,雖然兩人都姓蕭也都是蕭宅的主人,但實際上蕭風紅和蕭雨青之間并沒有血緣關系。
蕭家的前家主在壯年時曾與一個外來女子有過一段情。前家主那時已經娶妻,想将那女子迎進蕭家,可那女子心氣高不肯為妾。
雙方僵持了一段時間之後,那女子主動與蕭老爺斷了關系,離開了蔚州。
前家主夫人本以為事情會就此翻篇,卻不想,在那女子離開蔚州六年後,一小姑娘拿着一封信找上門來。
小姑娘說是來找爹爹的,說她的娘親在病逝之前同她說了親爹是誰,要她拿着書信到蔚州尋親。
前家主夫人傷心憤怒,卻狠不下心腸命人将小姑娘攆走。前家主看過信更是确信小姑娘就是自己的女兒,對小姑娘憐愛疼惜得不得了。
自此,小姑娘便以蕭風紅之名在蕭家住了下來。
因着比蕭雨青大幾日,蕭風紅便成了蕭雨青的庶姐。
外人都以為蕭風紅和蕭雨青是同父異母的姐弟,實際上,兩人根本一點關系都沒有。
因為,蕭風紅根本就不是前家主的孩子。
她是被王家奴仆撿來作耳目培養的孤女,是在王家的指示下以蕭家家主私生女身份進到蕭宅的耳目。
蕭風紅的所作所為,看似是在為蕭家謀福利,目的卻在于幫助王家人把控蕭家,奪取蕭家産業。
蕭雨青逐漸長大,逐漸看清王家的謀算,對蕭風紅卻始終恨不起來。
因為在經年累月的相處裡,蕭雨青早已對這個明為自己庶姐的王家耳目生了情。
知曉王家人想要蕭家的産業,蕭雨青便直接讓出了這一代蕭家家主之位。
知曉蕭風紅要為自己議親,蕭雨青也沒二話。
這些事,都是弱月告訴章糾白的,也都是弱月從蕭雨青口中得知的。
或在半夢中,或在醉酒時,或在道别之際,蕭雨青陸陸續續對弱月說了許多秘密。
尤其在道别時,蕭雨青難得同弱月說了幾句真心話。
“你知道吧,我其實很喜歡你的眼睛。”蕭雨青對弱月說,“可是弱月啊,我就隻是喜歡你的眼睛。”
“弱月。”蕭雨青異常溫柔地将弱月攬在懷裡,如同安撫貓一般一下一下地撫過弱月光潔的背。
他說,我已經幫你贖了身,往後你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不必在此等我了。
他說,弱月,多謝你。
那一日,是弱月最後一回見到蕭雨青。之後果真如蕭雨青說的那樣,不論弱月怎麼等,都等不來蕭雨青了。
秋月館的姑娘們陰陽怪氣地誇弱月命好說她年紀輕輕便能抽身離開,館主也将弱月叫到面前讓她盡快走。
可弱月卻在秋月館多待了一個月。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還要在此停留,遇到蕭雨青之前,我在秋月館裡沒有留下什麼好回憶。或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讓我等到了你。”
在章糾白找到弱月之時,弱月對她這麼說。
弱月對她說,若她再晚來三日就見不到她了,因為三日後,她會離開秋月館,會離開蔚州。
“這個荷包是我從他身上偷來的,是在他同我道别那日,從他堆放在床頭的衣裳裡偷來的。也許是走得匆忙,他竟未發現身上少了一件重要的東西。”
“他說謝我,呵,若他發現我偷藏了這個東西,或許就不會對我說出那個謝字了。”
“我道他為何肯與我親昵卻從不肯讓我好好地伺候,原來竟是個癡人。他心中藏了一個不可能的人,從未與我歡好竟是想要為那個不可能的人守身,你說,世間怎會有如此可笑又可憐的癡人?”
“你說他如今生死未蔔,需要人救?”
“我救不了他,他定然也不希望自己被我救。你拿着這個荷包去蕭宅吧。”
“你将這個荷包拿給繡它的人看,再将方才對我說的那番話轉說給她聽,讓她去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