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問山海[探案] > 第12章 往事如煙

第12章 往事如煙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信鴿被驚得在房間内飛了兩圈,最後穩穩地落在彩繡屏風上,不滿地叫了幾聲。

秦淩羽亦是一驚,回首望了眼房門,見暫時無他人被動靜驚動,緩了口氣,心道定是沈鶴手上那封信出了問題,便小心翼翼地抽過薄薄的信紙,展平看來。

書信者字迹端方,賞心悅目,但所寫内容令人膽寒。

雖不曾查實,但從走訪民衆的證詞看來,滄州就要掀起一陣腥風血雨了。

但這封信中的内容,與杜若蘭和林竹又有何關聯?

若與她所想一緻,吳氏之死,遠比表面上來得複雜。

“大人,滄州知府吳從誠為一方父母官,卻威逼百姓背井離鄉,自己中飽私囊。我聽聞若蘭姑娘自幼失怙,莫不是也遭此劫難?”

書信者字迹端方,不輸沈鶴;行文言簡意赅,邏輯緊密;文末蓋有一枚私印,形似篆文。

她看不懂落款,但能清查地方重要官員之人,定是非同小可。

看來當日沈鶴寄信時,已經有了幾分把握,隻是未同她商量罷了。

【宿主,這封信是出自當朝提刑按察司憲副顧祯之手。這提刑按察司分管梁國司法,負責監察百官。憲副乃是正四品官員,也是一司副使。顧桢也是出了名的嚴明,沈鶴得尋此人,看來此案牽涉頗廣。】

沈鶴拿過一張新紙,邊研墨邊道:“聖人任命官員,無非是希冀能夠護佑一方百姓。吳從誠官商勾結,按《梁律》,就算他有十個頭,也不夠砍的。”

秦淩羽想起血光沖天的樣子,心虛地吞了口唾沫,道:“這位知府是可惡。可這麼多年來,為何無人檢舉告發?難不成是官官相護,他背後還有大人物撐腰?”

沈鶴提筆動作一滞,“這不是你該過問之事。”

她嘀咕道:“這麼說,就證明我猜對了。”

“淮州苦水災日久,待到了滄州,此事便全權交由提刑按察司核實。但兇手犯下傷天害理之事,于公于私,都應該按律發落,否則法将不法。”

她剛想争辯幾句,門外就傳來瞿青的聲音:“公子,您在這裡嗎?我按您吩咐的,并未找到相應衣物。”

***

走在去柴房的路上,秦淩羽又仔細看了看從兇手身上撕下的衣角。

布料是最便宜易得的粗織布料,蘭草花的針腳也很粗糙,甚至不如自己從典衣鋪典當來的衣裳走針細緻。

杜若蘭行醫幾年,已能獨當一面,府醫不可能不教她縫合之術。

這麼生疏的繡工,怎麼看都像是出自不善女紅的男人之手。

到了房門前,兩人都看見了地下擺着的一碗冰冷的湯水。

秦淩羽拿調羹攪了攪米粒,竟從裡面翻出些泥沙石子來——不消說,這多半是柳兒和莺兒的手筆。

沈鶴掃了眼碗中内容,接着叩了三下門環。

片刻沉默後,杜若蘭撐着一口氣道:“是誰來了?”

幾日水米不進,就算是一個彪形大漢,也扛不住,更别說她是個姑娘。

秦淩羽忙應道:“若蘭姑娘,我是秦公子。今日我帶了舍妹來,他有一事想要問你。”

說完對沈鶴使了個眼色——

人都被折磨成這個樣子了,絕對不能再用平時審犯人那一套來審她了。

然而另一頭,沈鶴幹脆利落道:“杜若蘭,滄州人氏,年十七,祖籍滄州梧城長陽山雲隐村。”

秦淩羽瞪大了眼睛,一口氣差點沒喘上來,咳嗽了兩聲。

杜若蘭慘然笑了幾聲,道:“秦小姐,你我僅僅見過兩面,如何得知我是何方人士?我确實是滄州人,但并不識得什麼雲隐村。”

沈鶴淡淡道:“我想要知道你是誰、從何處來,并沒有那麼困難。梧城僅有三家養生堂,分散于城西、北、東南。隻要詢問當年的嬷嬷即可。”

杜若蘭顫聲道:“不,我不是。二公子說,你們是從京城回鄉投奔親戚的。嬷嬷三年前就過世了,這不可能是真的。”

“杜姑娘,你究竟在害怕什麼?”沈鶴接過繡着蘭草紋的衣角,緩緩道:“我隻說城内這三處有養生堂,并沒有說具體到哪一間、嬷嬷是誰。你将故人過世的時間都記得那樣清楚,是否能說明我所言非虛呢?”

秦淩羽聞言一愣。

遑論杜若蘭被眼前人套路了去,她也沒能從其話中聽出弦外之音來。

可是如此一來,他們二人的身份隻怕是紙包不住火了——這并不像沈鶴的行事作風。

杜若蘭像是下定了決心,咬牙道:“嬷嬷于我有養恩,我自是要時常去探望她的,所以記得清楚。至于害怕,我殺了人,一人做事一人當!”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