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和霸總弟弟在古代科舉苟命 > 第22章 降維打擊

第22章 降維打擊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大抵許景言的害怕太過真情流露了,以緻于張靖看向許景行的眼神都帶上了些小心翼翼。畢竟許景行雖然沒開口說什麼做什麼,但嘴角勾起時渾身氣場的改變,讓人頃刻間便像是嗜血的長槍,帶着狠厲的殺氣。

都不像個傳說中文質彬彬的神童,倒像是羅刹下凡,殺人奪命的。

“你?”

迎着張靖眼神的變化,許景行都懶得去看眼許景言,一本正經解釋自己氣場強悍,甚至兇悍的緣由:“在家代行父責,經常揍許景言鍛煉出來的強勢。”

張靖傻了:“揍?”

“不瞞您。”許景行長歎口氣:“我爹教訓我哥,我哥連眼淚都沒掉就這麼眼巴巴望着祖父祖母。他們就心疼要命,一個哭祖宗,一個拿着雞毛撣子揍我爹。因此隻能由我出面教訓許景言。”

許景言回想着的的确确發生過的事,眼圈紅了紅。

而許景行還在介紹:“孫子揍孫子,老人家手心手背都是肉,就不好偏疼。”

張靖聽完之後,看看兄弟倆的氣場,表示自己真能懂什麼叫溺愛了!哪怕許景言辦事也有些老道,可那也是跟人受的世家子教育有關。看看跟弟弟比,許景言滿臉就差寫天真一詞了。

感歎着,張靖看眼紅着眼,像是在想念家人的許景言,無奈的歎口氣。清清嗓子,止住哥倆對往事的回想,聲音都帶着些迫切:“那你打算怎麼辦?”

聞言許景言立馬壓下自己的傷感,雙眸帶着崇拜看向許景行。

許景行見狀,又看了眼同樣眼裡帶着真摯詢問的張靖,默默感歎一句“傻人有傻福”後,便開始訴說自己的計劃:“将我們哥倆能想到能琢磨出來的,所有與紅薯有關的食方,由張叔您帶頭上交給朱縣丞。請他上交給縣令,讓縣令能夠以此為政績,得高升。”

“不是……”許景言糊塗了:“不是說縣官不如現管嗎?你喂個政績,把人喂高升了,那對我們有什麼用?”

張靖也點點頭,表示不解。

“縣令升了,朱縣丞知道我等的好處,有四成可能他自己都會打點,努力護着我們,努力朝縣令一位奮鬥。”許景行解釋道:“縣令有任職期限,一般不會三屆連任一個地方,縣丞的任職期限應該長些。”

張靖聽許景行這連縣令任職都琢磨起來,趕忙訴說自己知道的規矩:“縣丞縣尉這些輔佐縣令的,可以任職四屆十二年。若無耀眼政績亦或是靠山背景,基本都是平調周邊縣。跟我們這些百夫長差不多,十二年沒法升遷,軍戶平調,民兵出身的基本就安排退伍。”

“這樣?”許景行聞言立馬鄭重道:“張叔,您若是軍中有些門道,我們不通過縣丞,可以由您直接給您的上峰,讓他提拔您!”

許景言雙眸亮晶晶:“叔,您别不好意思提。咱們眼下可是綁在一條船上的,您富貴了連帶我們也富貴。”

聽得這一前一後響起的聲,尤其是後頭一個與有榮焉的就差尾巴都翹起來了,張靖一手按着一人的肩膀,“也真是我張家祖宗十八代冒了青煙,能遇到你們哥倆。”

“但你張叔……”張靖視線看向東北方向,止住回想自己親眼所見親爹被炮火轟炸血肉模糊屍骨無存的畫面,發自肺腑道:“你張叔豁出些軍功軍戶改民,是想後代子孫能過太平日子。所以比起讓我再往上一步,咱們還是跟縣令縣丞這些地方官吏搞好關系更重要。”

看着張靖隐忍的痛苦,許景行彎腰:“您若是日後有機會争一争,您也可以跟我們商議一二的。我們就算不懂,也會将馬恩先生授予我的要點一字不落的背給您聽,給您提供些參考。”

聞言,張靖按在哥倆的手慢慢的放在自己胸膛上,一下又一下的拍撫自己似乎要割破胸膛跳動而出的心髒。

“我……我懂你是天才,你又有些家學淵源,又是打小被安排讀書考科舉的,但……”張靖吸口氣:“可你也才七歲啊,你家先生連怎麼當官的門道都教你?”

有門道家怎麼教孩子嗎?

那他一代兩代,也得奮鬥三代才能觸碰到科考啊!

聽得張靖說到最後音調都變了,詫異中夾着兩分恐懼以及三分的惶然,許景言帶着些害怕看向許景行,唯恐人天才人設翻車了!

被擔憂的許景行見張靖沒有欣喜之色,反而震驚詫異——在天降大餅之前有自己的判斷力。于是他愈發滿意,沉聲回答:“不瞞張叔,前兩年大旱我許家還能撐一撐,卻也有官吏打秋風,我有些嫉恨,夫子便硬要我背會人情世故。”

許景言立馬點頭若小雞啄米:“對,我也聽些。先前我求人幫忙,便是按着夫子所言利他利己共赢的原則來。”

張靖想想自己得到的田地,想想上上下下打點耗費出去的田地,繼續拍拍胸膛:“也對!你們辦事是懂人情世故的。”

自我笃定過後,張靖便帶着催促開口:“咱繼續說,你的主意。”

“若是我沒記錯,府衙内六房文書這些應是本地籍貫。自古以來本地和外地的,總有些矛盾,外加上聽張叔介紹過咱們整個鎮都是軍中改制後新移民而成的。故此小子大膽推測,縣令縣丞這些官吏,更需要亮眼的政績。”許景行分析:“我們兄弟倆是難民,難民落戶之後帶來些吃食方子。我們兄弟二人還小,隻顧眼前利益,可是您可是朱大人卻發現紅薯有利于民衆。”

“故此他老人家學那劉備三顧茅廬,一次次的勸說我等為家鄉謀劃。在您和縣丞大人的諄諄教育之下,我們兄弟二人徹底認識到家國大義,願意上交所有與紅薯有關的配方。”

“那……那你們名聲不就是壞了嗎?”張靖急道:“沒必要這三顧茅廬,顯得縣丞他們功勞很大一樣。到底也是縣老爺怎麼可能三顧茅廬?”

“張叔,這我懂!”許景言見狀昂首挺胸道:“我們還是個孩子啊!我十歲,許景行才七歲。”

“孩子有些小私心有些小任性,那才是正常吧?”

“許景行是為以後遇到某些人某些事做準備。太過完美的話,所有人都會高标準看他,那他以後就錯不得一件事。”許景言舉例說明:“您想想教會一個有缺點的人逐漸完美,是不是會很驕傲。就比如您收下有個兵,一個飛速學會一套動作您叫好一聲,另外一個得您一次次的教,十來次甚至一百次後才學會,您會如何?”

“我抽死……”張百夫長話語一頓,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倘若真一百次學得會的話,那我倒是會誇一句刻苦鑽研勤奮。”

許景行見張靖理解了,目光帶着些欣慰看向許景言,回答張靖另外一個問題:“縣丞專管稅收一事,對坊間能引領風尚的吃食,近階段交稅頗多的吃食是不是也會注意?”

張靖眉頭一挑。

許景行低聲:“紅薯之事在縣丞職責範圍内,您這麼與縣丞說,權看他如何抉擇。”

“行,如何打點我懂了。可問題關鍵——”張靖說着,忍不住想看眼自己廚房:“這地瓜啊,真能成政績?還亮眼的,能讓縣令大老爺都心動的政績?”

“能。”許景行笃定:“張叔,我鬥膽一句您明日可以去看看黃金丸子售賣如何,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