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找的人來咯!小陳!來活了!”
陳一走近了他,綠眼睛站起來。
“我記得你說過人才市場在這,本來以為來得夠早了,沒想已經來了這麼多人了。”
“你找我?”
那些相識的人盯着他們倆,踢着腳底的泥灰,麻雀叽叽喳喳,掠動翅膀拍打空氣,冷飕飕的。
“他們說隻有你去過電子廠做工,我和一個朋友想了解一些事情。”
另一個身影從他背後走出來,陳一才發現綠眼睛旁邊原來還蹲了個黑影,戴着眼睛,眨着明亮的眼睛,期待看向他。
這天陳一破天荒沒坐上象征着工資和飯錢的面包車,天漸漸亮起來,人才市場變得人頭攢動,這裡有六七十歲還要出來和年輕人搶工作的老人,也有沒成年就早早辍學的小孩子想來試試運氣,一輛輛面包車帶着空蕩的後座和機會而來,又滿載一車人離去,每次中介點着要帶走的人,所有人就踮起腳伸長脖子期待聽到他們的名字,沒被念到的隻是歎息一下,又望向下一個中介,把剛才失去的機會抛之腦後。
陳一、綠眼睛還有眼鏡仔在遠離人潮的路邊坐着,那眼睛仔自我介紹是個大學生,學新聞的,現在正在報社實習,嶄新的相機被他寶貝似地抱在懷裡,像抱着個八代單傳的嬰兒。
他們問的問題都圍繞着電子廠和人才市場展開,陳一的回答一如既往的枯燥、平鋪直叙。
他去電子廠待過幾個月,崗位是檢查手機屏幕,全程用肉眼看是否有劃痕和氣泡,要是屏幕有米粒的1/10的劃痕就得報廢。
“一天?十多個小時吧,有專門的燈打光,按時間計費,十塊一個小時,嗯……有時候還要考試,過不了就扣工資或者轉崗。”
“你幹了多久?”
“四個月,後來說我年齡太小了,上面查到要罰錢,就讓我走了。”
“那你當時多大?”
“十五歲。”
很明顯,那雙綠眼睛裡的情緒轉變被陳一看得很清晰,他像是聽到了什麼驚世駭俗的事情,瞳孔微微放大,又低垂下來,深層情緒被藏在他深邃的眉眼中。
那個記者表情驚訝,“不是早就規定不能招童工嗎?你現在都沒成年,是怎麼找到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