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武則天新史:仕女長歌:唐朝的女人 > 第175章 師徒鬥法師高一籌 死亦何懼死而有憾

第175章 師徒鬥法師高一籌 死亦何懼死而有憾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裴行儉的動作堪稱突然,迅捷,出其不意,隻可惜他落空了,兵法有雲: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但出其不意也不一定能攻其不備,對方也有可能早有防備,比如蘇定方,他似乎已經預判到了裴行儉的動作,所以一個閃身之後就躲開了裴行儉的動作。

裴行儉看自己一招落空,神情一愣,他沒想到自己的老師都甲子之年了,身手還是躲過自己的“襲擊”,他馬上就想再接一招,卻被蘇定方揮手招停。

蘇定方笑着道:“不錯,不錯,還學會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隻可惜我棋高一着,對你早有防備,你的突襲已經失敗,也就沒有突襲的必要,并且再沖動下去也沒有意義,馬上收手才是應對之策。”

裴行儉知道老師不隻是在說眼前的事,還是在指點自己兵法,但他不甘心啊!他怎麼願意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老師去送死?

蘇定方接着問裴行儉道:“你隻是知道我要突襲突厥人,可是你知道我想怎麼突襲嗎?你就要主動請纓?”

裴行儉又是一愣,怎麼突襲?剛剛他關心則亂哪還能想到這裡,可是不想的話總不至于直接帶兵幹過去吧?那還算突襲嗎?隻怕就會複制自己眼下的情節了,突襲必然失敗。

蘇定方看着裴行儉又開始恢複理智道:“突襲是巧計,并不能真的左右戰場局勢,以奇緻勝非兵法大道,打戰終究靠的還是正面實力,突襲的目的隻是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手忙腳亂,為自己正面戰場創造更多的勝機,所以要以奇為輔,以正為主,我其實還有更重要的事情交代給你。”

裴行儉正襟危坐般道:“老師請說。”

蘇定方道:“你說得對,我們不能違抗軍令,你我身死倒是小事,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能拉着數千大唐将士走錯路,因為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稍有不慎就是萬劫不複,更何況還涉及到中軍的幾萬将士。”

所以呢?裴行儉搞不懂老師要幹什麼了?不帶着将士們還怎麼突襲?難道靠老師一人白衣渡江,羽賞綸巾?三國時之諸葛武侯?裴行儉上下打量了老師幾眼,這也不像啊......

蘇定方這會兒是真的看不出學生在胡思亂想什麼,而是接着道:“雖然是突襲,但也不敢保證突襲的成功率,就像你剛剛那樣子,誰又能知道突厥人對我們有沒有防備呢?這都是不可預知的事,所以我們也要做兩手準備,說到底程知節将軍選擇固守才是正确的做法,這也是我們不管怎麼做都不能影響的前提,所以這一次的突襲不可能選擇太多的人馬。”

裴行儉疑惑道:“老師的意思是以小隊人馬突襲,可是剛剛老師也說了突襲可能會失敗,不應該多帶點人更有可能成功嗎?”

蘇定方道:“成功的關鍵在于打蛇打七寸,切中要害,不在于人數多少,并且你才是最重要的一環。”

裴行儉疑惑的看着蘇定方。

蘇定方接着道:“我希望你帶軍回到大營有兩個打算,第一個就是為了避免我們被将軍以抗命不遵治罪,這樣即使我突襲失敗也不會對程知節将軍的固守造成大的影響;第二個就是一旦我這裡突襲成功,你要說服程知節将軍派大軍掩殺過來,不然我的突襲将毫無意義,這才是最重要的,我怕換作其他人不能說動程知節将軍,所以我把這件事交給你。”

裴行儉這才知道自己還需要配合老師行事,接着詢問道:“老師計劃帶領多少人馬突襲突厥人?安排在什麼時間?”

蘇定方道:“人數我最多打算帶五百精壯騎兵,至于時間,就在天色将黑未黑之間,我想這也是突厥人最累,心理防禦也是最低的時候。”

突厥人為了支援戰場長途跋涉,人困馬乏,看到天色将黑自然會最累,最有歇息的想法,還有就是知道唐軍不會來偷襲,心理防備就會最低。

所以蘇定方還需要讓突厥人看到自己不會突襲的假象,蘇定方告訴裴行儉在他離開的時候要在馬匹的尾巴上系上樹枝荒草等東西,形成一個比較大的聲勢讓突厥人看到,告訴突厥人自己的兵馬已經和大軍合為一處,是在作固守的打算,降低突厥人的防備心。

裴行儉感慨老師思慮周全,連這些小問題都考慮周到,可是即使這樣裴行儉也并不能完全對老師的作為放心。

蘇定方安慰道:“你忘了,其實這樣的事老師已經做過一次了。”

裴行儉知道老師說的是二十五年前老師親率貳佰精騎突襲東突厥吉利可汗營帳的事,跟現在的情況的确很類似,這也恰好讓裴行儉找到機會,趕緊道:“老師,學生知道,當時老師還是李靖将軍的學生,所以現在學生可以效仿當年替老師出征嗎?”

蘇定方笑着道:“為師當年隻是聽老師的話而已,老師讓我幹嘛我就幹嘛,所以我希望你可以效仿老師聽話的好習慣。”

裴行儉臉色一□□:“學生告辭。”

裴行儉還有很多事要安排,比如為老師準備五百精騎,安排撤營事宜,還有制造撤營的聲勢。

遠處一直在觀察唐軍動靜的突厥細作就看到了煙塵滾滾的蘇定方營部大軍向着程知節中軍集結,另一個地方的細作也看到了王文度營部向着中軍集結,再結合自家援軍的到來,一切也就明了。

此時的突厥援軍也就接到了大唐三軍合為一處的消息,這是常理,集結在這裡的突厥大軍算下來已經到四萬大軍,唐軍哪裡還敢分兵三處。

他們卻不知曉在裴行儉回營的時候蘇定方已經悄悄帶着五百精騎脫離大軍隐匿了行蹤,地點就在蘇定方從堪輿圖上留意的一處狹小谷地,谷地之外就是一片适合建造營地的開闊地,是蘇定方和裴行儉認為的突厥人可能留營的地方。

裴行儉在回到程知節中軍的時候馬上密報了老師蘇定方的打算,畢竟他還需要說動程知節将軍配合自己老師的行動,不然真的就會把老師出賣在這場行動中,程知節眉頭一皺,心中雖有不滿卻還是思考這件事的可能性,他對蘇定方沒有意見,他隻是不滿蘇定方的自作主張,卻不會因此就遷怒眼前的軍事行動,經過裴行儉的訴說程知節還是認為這一次的突襲有一定的可行性,至少可以做一次嘗試,這件事蘇定方已經在做程知節也就不說,就算是突襲失敗程知節也不會有多大損失,隻是五百騎而已,還是可以接受的。

同行的王文度則不是這麼想,他沒想到蘇定方會有這樣的随機應變的能力,打突厥援軍一個立足未穩!好大的膽子!若是其他時間王文度可能還會為此稱贊一聲,但現在蘇定方是他的競争對手,王文度怎麼會想蘇定方立這麼大的戰功?沒準就靠這一次自己前些天的首戰之功就要前功盡棄!王文度絕對不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

所以王文度馬上就要谏言程知節治罪蘇定方,因為程知節的命令是二人帶兵過來會和,蘇定方這是抗命不遵,罪責當斬!

裴行儉早就知道這個王文度和自己的老師不對付,馬上就冷聲說道:“不用王将軍處死家師,這一次家師身先士卒也不一定能活着回來。”

一句話把王文度噎了個啞口無言,想想也是,蘇定方以五百人突襲突厥兩萬大軍,還真不一定能活着回來。

但王文度還是嘲諷一句,“萬一他活着回來呢?畢竟這都是你們自作聰明的猜測,誰知道突厥援軍會不會在你們預測的地方紮營。”

這也是程知節剛剛沒有說話的原因,在他眼裡追究不追究蘇定方的抗命不遵不重要,因為這次突襲并不容易,程知節更看重這次突襲對這一戰的影響。

好在裴行儉也說了如果蘇定方突襲事成就會有信号發出,如果沒有信号那就是蘇定方已經馬革裹屍了,追究不追究也就沒有意義,或者蘇定方預測失誤,到時候再追責蘇定方也不遲。

蘇定方不知道自己的學生能不能做通程知節的想法,在他眼裡程知節至少是顧全大局的将軍,現在蘇定方已經帶着裴行儉為他準備的五百精騎做好隐藏的準備,就等着突厥原來來這裡駐營。

蘇定方看着身邊一位神色嚴峻的骁将似乎有一些緊張。

蘇定方笑着道:“你很緊張?”

那人聽到蘇定方的問話一愣,自從蘇定方來到西域領兵之後他就被安置在蘇定方身邊,經過這麼多天的戰事他沒有看出蘇定方有什麼出彩的地方,隻能說中規中矩,期間他也沒有多少機會和蘇定方親近說話,今天卻是跟在了蘇定方身邊。

骁将一臉嚴肅道:“是,将軍,末将是有一些緊張。”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