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禦刀法[東晉] > 第208章 鬥米散

第208章 鬥米散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到人臨終時,這詩其實好寫也不好寫。好寫的是生死關頭,總有萬千思緒湧上心頭,難寫的是,這些思緒紛紛擾擾,不知道哪些才能最好地概括表達他的這一生。

謝靈運一生涉及儒釋道三家,這三家雖然滲透到漢人社會的方方面面,但真要細究的話,三家的理念可是完全不同的。但既然要回顧一生,謝靈運自然是三家都要顧及一番。

謝靈運生在謝家,身體裡也流着純正的王家的血,這兩家把持晉朝朝政多年,也能算得上是滿門大儒。而謝靈運自己與大宋朝的新帝關系也不可謂不親近,于是謝靈運想了想,就以儒家作為他一生總結的開場吧。

“龔勝無餘生,李業有窮盡。嵇公理既迫,霍生命亦殒。”

當謝靈運在紙上用寥寥幾筆寫下四位前人的悲慘人生,融入了他儒家所學的字裡行間,有隐隐的白色光芒閃耀,當儒家的浩然正氣和釋家的生死幻滅相合,那四個人臨死時從容而又堅定的樣貌開始在紙上的空白處若隐若現。

之所以選擇這四人,是因為謝靈運覺得自己從他們身上看見了自己的倒影——又想出仕又不能出仕的人,最終大概都會在帝王面前落得個身死的下場。

想起來,謝靈運覺得當今陛下和他一樣都是一個很矛盾的人。自幾年前陛下從顧命大臣徐羨之手裡奪回親政大權之後,也像是個正常的明君一樣頒布了很多有利于國家民生的政策。

然而在謝靈運看來,在真正關鍵的重臣的位置上,劉義隆并沒有給予那些他的肱股之臣們足夠的信任。一開始謝靈運覺得大概是徐羨之的大權獨攬連殺皇帝的兩位兄長,留給劉義隆的陰影實在是太大了,所以連帶着皇帝本人也變得多疑而敏感了。

可是後來謝靈運和劉義隆的君臣關系一路發展,劉義隆某天對着他吐露了心聲,他是在尋找一個能像徐羨之忠于劉裕那樣,隻忠于他一人的能臣。而謝靈運看着劉義隆望向他時期待的眼神,心中隻是覺得無比的荒唐,因為皇帝試圖在他身上尋找一種哪怕遭受天下衆人的誤解,卻依然可以為了和皇帝共同的政治理想而選擇和天下為敵的堅定。

謝靈運身上的确是有着一種和天下人不太對付的味道,但那并非是源于他的堅定,相反的,那是因為他很迷茫。

像每一個足夠聰明的人一樣,謝靈運發現了這個世界本身的不完美。不像那些明确目标在哪裡,也走在了去往目标的道路上的人,他們可以邊走邊遵循自己的道路的指引,改變自己适應世界或者改變世界來幫助身邊的人。

謝靈運入不了道更多的原因在于,他不明白自己到底要什麼。是像儒家那樣入世去兼濟天下,是像道家那樣遁世去升華自身,還是像釋家那樣出世去超脫輪回?

而劉義隆的矛盾則在于另一方面,他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裡,卻沒有看清正确的通往目的地的道路。他想要的是繼續劉裕的改革,對抗世家和門閥貴族,将已經固化在那個龐大階層裡的利益重新取回帝王的手裡。為此,劉義隆必須尋找一個足夠聰慧也足夠忠誠的盟友去當他擋人道路的絆腳石。

謝靈運倒是有着足夠的智慧和才能,這在劉義隆第一次看見謝靈運寫的字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了這點。但劉義隆沒想明白的是,謝靈運是士族門閥血脈的集大成者,哪怕他有時不屑去參與那些士族們的聚會,但他依舊是這些人心裡的精神标杆。

而劉義隆的政治理想也無非就是把現在是别人的東西重新奪回到我和我自己的人手裡,也并沒有偉大高尚到足以打動謝靈運這樣的聰明人,哪怕赴湯蹈火背叛自己出身的階層也要去實現它。

所以看明白了皇帝暗示的謝靈運果斷地舍棄了自己那一點點的儒家情節,他多少是想幫助一下受苦受難的天下人的,但那不是以将自己認識的親朋好友全部獻祭作為前提的。

于是乎入世不成的謝靈運開始想着明哲保身,去做一些看着出格卻又不至于到什麼滔天大罪的荒唐事。然後他做了一連串擅離職守、鋪張浪費、張揚擾民的事情,接着順帶的,得罪了一批忠于皇帝力求表現的庸碌官員。

“凄凄陵霜柏,納納沖風菌。”當謝靈運寫完這一句,紙上又開始浮現被這殘酷世界的寒霜和狂風摧折的可憐生靈。

謝靈運當然明白,得罪了人是會有後果的。可是有些東西本來就是天生的,當他說出什麼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鬥,我得一鬥,天下共分一鬥的時候,固然是表達了一個我是天才,曹子建是比我更天才的人的意思。

但謝靈運真正想說的,是普天之下到處都充斥着一群庸人,你們這種合在一起才值一鬥的人就别來打攪我的寶貴時間了。所以就算知道他的藐視行為最終會讓那些人怨恨他報複他,他依舊沒法掩飾自己那個眼高于頂的習慣。如今看來,自己也算自作自受,别人的手段雖然不怎麼高明,但他拒絕皇帝在前,得罪小人在後,自然最後也就會落到現在這樣的下場。

“邂逅竟幾時,修短非所愍。恨我君子志,不獲岩下泯。”

提筆寫到這裡,這張紙上開始浮現出很多面目更為清晰的人影。比如文才上能和他共鳴的靈運四友;又比如在佛學上帶他入門的慧遠大師,以及後來與他交好一同論經講道的高僧們;再比如——

曾經在彼此生命中極其短暫的一段時間裡,在每個人的認知裡真正認同了彼此成為自己的知己,承認對方能在才華和能力上同自己并駕齊驅,也能一起做一些真正影響天下局勢的大事的毛小豆和拓跋嗣。

隻可惜,後來的謝靈運才發現,他們三人的出身、道路、理想和目的簡直是天然的南轅北轍,最後他們的經曆也同樣證明了他們生來就注定的分道揚镳。所以有時候謝靈運不禁會想,如果像他們這樣的人放棄世俗世界的一切,幹脆歸隐山林不再受這些約束,會不會這一生就能變得更幸福一點?

然後現在謝靈運明白了,就是因為他是他們三人當中最猶豫的那一個,所以他才是他們三人中唯一悟不了真正的道的那個人。

4.

謝靈運會知道毛小豆那個過分優秀的親兵“阿拓”其實是北面的皇帝拓跋嗣完全是因緣巧合,因為在拓跋嗣率軍圍困虎牢關的毛小豆那時,謝靈運本人剛巧在嵩山的山神廟裡研究前朝碑文。

知道虎牢關守将是毛小豆的謝靈運,仗着在野外山林裡沒有人能找到自己,就想着用他的道家手段幫毛小豆探一探魏軍的虛實。到時候整合一份情報發去虎牢關,也算是他為了朋友盡了一份心力了。

可是他用來偵查敵情的水鏡剛剛開了個氣口,甚至水鏡裡對面魏軍的畫面都還在那搖搖晃晃,魏軍中軍裡衆人拱衛着的一人突然轉過頭看向了那個氣口的方向。而當謝靈運剛剛看清穩定下來的水鏡裡的畫面,就吓得一揮手撤掉了這面水鏡。

“阿拓?!”

别說謝靈運本身就是個遠離朝局核心的人,雖然官職加身,但是三天兩頭擅離職守跑出去遊山玩水;就算他認真上朝做事,他一個南邊的文官也是沒有機會見到北面朝廷的皇帝的。這會他看見當年毛小豆身邊那個鮮卑人親兵,一身華麗铠甲處在整個北面軍隊最核心的位置,直接被驚到半天說不出話來。

“阿拓是取自拓跋的話,加上這一次北面是皇帝親征,所以阿拓他是北面的皇帝?”

這邊謝靈運還在震驚自己的發現,那邊天上已經有一隻海東青朝他飛過來了。嵩山離戰場的位置實在太近,幾乎都在拓跋嗣的秘法覆蓋範圍内,所以不一會他就發現了那個偷窺者的行蹤。

謝靈運看着那隻根本不會出現在這種山裡的猛禽爪子上抓着一張紙條落在他跟前時,就知道藏也沒什麼用了。尤其當對方那張紙條上寫着他謝靈運的大名,又用仿佛依舊是朋友的口吻問他這些年可安好時,他也隻能無奈地笑一笑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