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陽門到正陽門不過幾裡的距離,車馬走了整整兩個時辰。同伴的提醒果然有用,要不是有一個蘋果墊墊肚子,甯玥隻怕撐不到這會兒。
早在宣德門外,百姓就漸漸減少了,畢竟宣德門到正陽門分布着六部二十四司和内府諸衙,尋常百姓不敢随意驚擾。
到了正陽門,文官下車武官下馬,非特旨一律步行。除魏天瑜之外,所有人都下車下馬,并在甕城之中依次接受身份查驗,并檢查是否夾帶武器等違禁物品。甯玥出示了瑞王府的身份牌确認了身份,又取出随身攜帶的匕首,交給殿前司的侍衛保管。殿前司侍衛都是世襲,眼尖的侍衛當場就認出來那匕首上的徽記不隻是瑞王府的徽記,更是瑞王本人的徽記,不由得對甯玥略微側目。
過了甕城,就是寬闊的殿前廣場,此刻也被布置了一番。穿過廣場就是一座雄偉的高台式殿堂,應該就是整個國家的中心,皇帝大朝及國家級典禮的舉辦場地——太極殿。
上陽宮是魏青雲為旻帝所修,主要職能不隻是皇帝的日常居所,更加凸顯了保衛皇帝和彰顯威儀的作用。魏青雲親自設計、親自監督營建的皇宮,甯玥終于更進一步走進了魏青雲的世界。
豔陽高照,萬裡無雲。百官入場,勝軍歸來。先是國祭,憑吊陣亡将士;然後宣威,誓要徹底平定叛亂;最後施恩,犒賞三軍。一套流程看得人熱血沸騰、激情澎拜,就算一直把自己當作一個看客的甯玥,此時也不由得想起自己在前線時經曆的種種而感到情緒激蕩。太極殿的典禮一直持續到黃昏,這才結束,馬上要迎來晚上的宮宴。
宮宴在尚甯殿前的廣場舉辦,尚甯殿是皇帝處理軍事要務的地方。雖然天漸漸黑了起來,但是周圍點滿了燈火,照得整個廣場如同白晝。因是武将回朝,夜間的歌舞也以铿锵有力的軍舞為主。
甯玥還在認真地觀察和吸收周圍的一切情況,已經酒過三巡,場中衆人推杯換盞,各個都不亦樂乎的模樣。誰知道這種其樂融融的氛圍下隐藏着什麼樣的情緒。
與甯玥交好的同僚幹脆同甯玥坐在了一起,反正他們職小位卑,不會有人關注這個燈光都不屑于過多照顧的角落。
“當年我們從西北回來都沒有此等禮遇。我那在禮部的丈人跟我講過,這是最高禮遇了。看來這次回朝,大王受封皇太弟是闆上釘釘的事了。甯老弟發達了可不要忘了我等啊!”
甯玥趕緊謙遜地回應過去,并滿飲一杯。不知道别人的酒是怎樣的,自己酒壺中的酒是白水,倒也不怕什麼,隻要注意不要落下個千杯不醉的名聲就好。
朝中文官也來敬酒了。一個禦史台服色的官員徑直向甯玥走來。
“完了完了,馬禦史來了。這個人不好惹,我可不想和他有交集,先撤了。”
禦史台和骁騰衛都是魏青雲創立的,一文一武、一明一暗,相輔相承又相互牽制,獨立于朝廷政務系統,監察全國。
那姓馬的禦史果然是沖着甯玥而來的,詢問了甯玥的年齡、籍貫等問題之後,就像是查問犯人一樣問她投入瑞王帳下動機為何。高台之上的魏天瑜看到這個場景,示意長史上前為她解困。
交談了幾句之後,那馬禦史似乎并不在乎把事情鬧大。頻頻往角落投去眼光的人也越來越多,更多的是好奇這個被瑞王寵信的年輕人到底能不能被馬禦史問出一些更詳細的情況來。
趙長史似乎也被激起怒火,不顧大家側目,斥責道:“今日是陛下為迎大王得勝歸來專設的宮宴,百官都在,你卻當衆責難我王府帳下身負軍功的客卿,是輕視大王,還是藐視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