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壽宴結束沒兩天,三名太醫院千金科禦醫共同确定了甯玥身懷有孕的事實,而且是民間俗稱的“撞門喜”。太後大喜,流水般的賞賜搬進了端敏殿。
然而甯玥的懷相卻不是很好,整日反胃嘔吐是婦人有娠常見的病症,除此之外甯玥還整日頭暈目眩,夜間也睡不太安穩。禦醫多次診斷之後才确定,甯玥當年随軍隻是身體有虧,後來重傷又傷了根本,身體還沒完全調養好,再加上憂思過甚,身體承受不了這麼多的損耗,所以反應才會如此劇烈。
太後聽罷,趕緊問:“這一胎可還穩固?”
太醫趕緊回答:“啟禀太後,王妃腹中胎兒并沒有什麼不妥。隻是王妃身子弱,又是頭胎,難免多吃些苦頭。日後還要精心照看,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度勞累才是。
聽到這裡,魏天瑜皺起了眉頭,一句話到了嘴邊,又吞了下去。這個細節被太後撲捉到了,問道:“吾兒可是有什麼想說的?”
魏天瑜猶豫再三,終于還是說出了自己心中所想:“婦人有娠之事我也不懂,隻是王妃如今身子弱,不如調養兩年再說孩子的事?”眼下之意便是要打掉這個胎兒。
太後冷哼了一聲,道:“不懂就不要亂說話。”
太醫也慌忙插嘴:“大王此舉萬萬不可。婦人有娠便如種瓜,瓜熟蒂落方是正道。若瓜未熟而摘,于母體而言損耗更甚。況且如今王妃的症狀雖然劇烈但也屬正常,過段時間自然就好了。還請大王三思。”
魏天瑜知道自己說錯了話,便閉了嘴,低頭看臉色蒼白的妻子。甯玥顯然聽到了剛剛的話,卻無力說話,隻是對魏天瑜搖了搖頭。
“不若,”魏天瑜又對着太後說,“讓王妃搬回王府吧。王府是我們的家,也是她熟悉的地方,她住回去會自在許多。清風殿也重新修好了,如今兒已有了王妃,再空着也不是回事了。”
太後一想也是,在宮中畢竟不如在自己家裡舒心,可還是掙紮了一下:“她若是回去了,還要管府裡的一幹子事;而且你們都還年輕,這生孩子的事情你們又懂多少?”
魏天瑜早就想清楚了:“回母後,兒子後宅簡單,事情也不多,阿玥回去之後想管便替兒子管上一管,不想管便如從前一般。阿玥住在宮裡,兒子心中總是挂念,搬了回去兒的王府才稱得上是家。至于教導阿玥孕中事宜,兒還想請母後幫忙找幾位經驗豐富的婦人來幫忙。此外兒的王府離成安伯府和齊府都不遠,伯夫人和阿盛的母親也都偏愛阿玥,會經常上門陪伴阿玥的……”
見兒子早就把一切安排得妥妥貼貼的,太後就知道放甯玥回去是勢在必行了。而且當初扣留甯玥更多也是為了好好觀察一下這個兒媳婦,幫魏天瑜排除潛在的危險。如今看來甯玥已經安心地做她的瑞王妃了,如今又有了孩子,該是定下心來了,那便再也留不住了。
太後又教導兩人一番話,又召來了欽天監,定了月底皇帝萬壽節後再動。此事方才落定。
“阿玥你放心,清風殿我已經命人重新修過了。你若是還不願意回去,先住瑞風殿也可以。羅兄已經得到喜訊了,母後也已經召他入宮來,下午你就能見到他了。”
躺在床上的甯玥隻能抓一抓魏天瑜的手表示自己知道了。
皇帝的壽誕很快也到了,甯玥吃了藥之後症狀好了很多,随着魏天瑜出行了上陽宮宮宴。因為甯玥有孕之事,皇帝很是高興,專門傳召了羅信前來觐見。羅信容貌儀态均是中上,甫一登場就獲得不少青睐,加之是王妃之兄,又有無數人在盤算着他續弦一事。
早就請人寫好的祝壽詞經羅信一念又給他加分不少,獻上的壽禮更是震驚朝堂,内侍剛要宣讀早就準備好的封賞聖旨,卻被皇帝攔了下來。
皇帝站起身,親自走到羅信身邊,拉起他的手臂,遞上一杯酒,說:“羅卿本為王妃之兄,與我應是一家人。然羅卿受封非為王妃之故,實乃有大才——羅卿改土歸流策在前,鐵軍操典在後,今又進獻礦脈圖,文韬武略兼備,赤膽忠心日月可鑒。這杯酒,敬羅卿!”
皇帝一番話,昭示了羅信晉位并非因為裙帶關系,而是靠的他自己的才能。特别是礦脈圖,以及羅信願意效忠的表示,顯得之前的封賞不夠。這也是皇帝有意千金買骨以招攬天下英才。
宮宴之後,羅信送甯玥回長慶宮。路上,甯玥靠在軟墊上與羅信說着話,魏天瑜自覺地在外邊騎馬。
“你把手铳送給魏天瑜了?”
甯玥點了點頭:“他時常在外奔波,樹敵又多。給他比我留着作用更大。”
羅信歎了一口氣。上次試煉的精鋼隻做了兩把手铳,他自己留了一把防身,另一把給了甯玥,結果甯玥向魏天瑜示威之後轉手又送給了魏天瑜。女生外向起來真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