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一周,齊娓都沒有和江映舟說過話。
兩人的微信聊天界面停留在齊娓從餐廳服務員手裡接過禮盒的時候。
禮盒和齊娓記憶中不一樣,比之前在洛河收到的更婉約些,想來是已經過去兩三年,餐廳不能一直用一種包裝,不然顧客會膩掉。
她提着回宿舍,覺得現在這種包裝更好看。
拍張照,給江映舟發過去,說:“拿到啦,謝謝~”
過了一會兒江映舟回複她:“不用謝。”
“向你道歉。”指讓齊娓被甯越“無端”針對的事。
齊娓在心裡哼哼想我其實還真該被師姐針對,不全是你的原因,手上卻回:“江律不用道歉,沒什麼的。”
“師姐其實對我挺好的啦,我真沒覺得有什麼。”
這話很寬宏大量。
發完,她再看一眼,覺得怎麼還有點綠茶味。
和在暗戳戳陰陽甯越小心眼似的。齊娓提溜着禮盒,莫名心虛。她沒有這個意思啊絕對沒有。
“嗯。”江映舟最後這樣回她。
看上去是要結束對話的态度,齊娓想了想,沒再回。
江映舟也确實沒再發。
消息就結束在這裡。
後續齊娓把禮盒拿回了家,因為禮盒裡的點心有些多,而她在學校的朋友不算太多,吃不完,于是就趁着正好周五,帶回家給爸爸媽媽阿姨司機吃,也順便在家過周末。
到家後她隻拿走禮盒中的白玉蘭酥,胡女士從地下室健完身上來,驚呼:“啊呀,我最近在減肥的呀寶貝,媽媽可能不能吃太多哦。”
齊娓表示不會傷心,給了親媽一個大親親之後美滋滋端着點心回房間。
邊吃邊給成宜打電話講述事情經過,大概半小時,最後成宜要出發去她姨媽的生日聚會,兩人才挂斷電話。
過後點進朋友圈,看見“胡總”剛發布一條新動态:
“遙想兩年三個月以前,我和寶貝女兒去往洛河。陽春三月,楊柳依依,洛河的水染上春天的顔色,空氣裡是萬物複蘇的氣息,園林含蓄,歸鳥鳴啼,我坐在水榭裡,想,洛河,真是無愧于‘江南第一城’的稱号,又想,古時住在這亭台樓閣裡的人物,會是有多幸福?想必,是極幸福的。隻是,她們必定沒有我幸福,因為我有我的寶貝,我的寶貝比洛河的水還美,比園林的樹還俏……”
接下來的内容齊娓能猜出來個八九分。
看來是來自洛河的點心讓胡總突然開始回憶那段“無比幸福~”的時光。
可是這盒點心是江映舟買的。齊娓摸摸耳垂,覺得有點不可說的微妙。
她遏制住自己的胡思亂想,開始翻江映舟的朋友圈。
仔仔細細地翻,一條不漏地翻。
但江映舟的朋友圈很少,盡管她沒有設置任何時間限制,齊娓依然是一下就滑到底。
大多數内容都是随手一拍的天空或者環境照,沒有文案,沒有定位,連一個标點符号都沒有,齊娓和她的共同好友也隻有甯越一個。
于是她隻能看見甯越有時候給她評論說:“你好老年人。”“今天天氣确實不錯。”“讓我看看誰又要修理花枝修理到煩躁了。”
還有一條,甯越發:“你不回我消息,卻在這兒發朋友圈?!”
江映舟回:“錯了。”
還是很暧昧的嘛……齊娓扭扭脖子,聲音矯揉造作地學:“錯了~~~”
不過這都還好,畢竟她親耳聽江映舟說過兩人之前确實是有在暧昧,對于這樣的對話,齊娓有些心理準備,陰陽怪氣地學完,便不放在心上。
真正讓她從沙發上直起身子的,是一條純文字。
沒有配圖,也很簡短的純文字。
而且,是意大利語。
“Come va?”最近怎麼樣?
發表時間是四年前的某一天,淩晨3:48。
不、對、勁。
且不論這條純文字與整個朋友圈毫不相配的風格,隻說内容和時間,那江映舟是在怎樣一個情況下,在将近淩晨四點的時候用意大利語發一條問候?
還是在朋友圈問候。
讓齊娓想起,有人表白,就是發一條朋友圈說“我喜歡你,内容僅你可見。”。
雖然江映舟這是公開可見的,但性質,齊娓認為大差不離。
難道,江映舟有一個意大利人前女友?
還是……
誰從國内去了意大利?
對,四年前江映舟剛剛二十歲,應該在大二,她身邊肯定有人走的路徑是去國外留學,去意大利,不奇怪。
分開兩年,實在想念,所以問候,也不奇怪。
如果是朋友,私發就好;隻有特别的人,才值得她在深夜用這樣隐晦又直白的方式去問候。
齊娓繼續往前翻,但最終沒有看見任何一張别人的照片,那條文字狀态像是一個沒捂好的裂隙,湊近,能看見江映舟内心翻起的浪。
前任?初戀?或者說,白月光?
不會是什麼高中時期兩人在一起結果被家長發現棒打鴛鴦,一人出國一人留國内此生不複相見的狗血戲碼吧?
不要吧。
這種情節,一輩子都忘不了吧。
齊娓忽覺局勢棘手了起來。
雖說她對于江映舟,本來也沒一丁點把握,但這下看見江映舟更年少時候的心緒,更覺自己與她之間還有太遠太遠的距離。
被“Come va?”詢問的那個人倒不是主要原因,四年過去,既然江映舟已經開始和其他人發展戀愛關系,那齊娓相信她對這位早已沒有當初那樣的心情。
隻是,讓齊娓認識到,自己現在對江映舟,算得上是一無所知。
不知道她從前的感情經曆,不知道她現在的戀愛态度。
什麼也不知道。
想要和一個人拉近距離,不僅僅靠吃頓飯散個步就能達到。
要循序漸進,徐徐圖之。
齊娓又覺得自己猥瑣了。怎麼會有人一邊吃人家給的東西,一邊把“徐徐圖之”這種詞安到人家身上。
不過她也就這點好,沮喪從不超過半小時。
想辦法,比沉浸在難過的情緒裡更有用。
不就是江映舟嗎?
齊娓咬一口酥得掉渣的白玉蘭酥,瞬間燃起了鬥志。
但鬥志燃燒的過程,有點點緩慢。
萬事開頭難,從沒追過人的齊娓就被開頭難倒了。
加上江映舟的微信了又怎樣?不照樣不敢給人發消息嗎?
網上那些分享自己成功經曆的人,七八成都主打一個孜孜不倦地給對方分享日常,吃了什麼,買了什麼,下午逛街時候看到了什麼,拍照發過去,等對方回複之後就順理成章地開始聊。
聊多了,總能找到讓人覺得對面這個人“好特别”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