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氏摸着秋桂的腦門把她擁入懷中道:“我的女兒啊!”
後來,牛氏不知道怎麼好起來了,
牛氏好了之後,對秋桂疼愛有加,把她當親女兒對待。他們去李老爺家裡交田供
注意:(田供是合夥人給地主交的錢,佃戶交的是佃金。金河夫妻是秀才家庭是李老爺的合夥人,少部分錢要給李老爺。佃戶是交總收入的60%,金河夫妻隻給15%)
(佃戶是租用地主土地的農民,其給地主繳錢,地主要給地方官繳納田稅。)
本作設定中社會最底層為下三流和流氓,流氓是流民和乞丐,下三流為奴隸(無自由身人)、戲子、娼妓。
金河和李老爺的一個小婢女眉來眼去被牛氏發現了,牛氏氣不打一處來,她回家了大鬧一通。
嘴裡叫罵着:“好一個眉來眼去,暗裡傳情,我當初怎麼瞎了眼不聽爹娘的話,嫁給你這個窩囊廢!”
牛氏越是傷心,她哭了很久。秋桂和蓮珠躲在自己屋裡。
“我當初好歹也是桃花村有名的村花,可你這個窮秀才給我畫餅,說以後讓我幸福一生,八擡大轎,穿金戴銀,抹香塗粉。結果,我歡歡喜喜嫁給你,”
“什麼都沒有,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是一事無成,貪懶怕死的東西。你們金家沒一個好東西!”
金河被牛氏罵的不敢說話,他嘟囔道:“你怎麼這樣說我們金家!你是金家的媳婦!辱罵夫家是大不敬,我能休了你!”
牛氏擠出一抹冷笑,揪着金河耳朵,金河吃痛的叫:“啊呦呦呦,”
“呵,那你們金家把我娘家給我置配的嫁妝還我!别以為我不知道,我那五十兩銀子,五床蠶絲被,一對金钏銀钏,一對南海觀音。都被你那七十歲的老母和大房獨吞了。”
宋秋桂和宋蓮珠一整個震驚。蓮珠疑惑的小聲說:
“想不到我們表嬸那麼有錢,這麼多錢得花個十來年吧?”
秋桂回:“黃花村一戶八口人家一年才10兩銀子,表嬸這麼多錢,夠一戶人家花二十年的。”
蓮珠感慨萬千,她擡起圓圓的臉,“三姐,做女人真難啊!嫁妝都被男人想着。”
秋桂歎息:“那不是,蓮珠你要好好讀書,偷偷的讀書,以後離開黃花村找個好相公。”
蓮珠卻笑道:“我可不要,我要做遊曆世界的詩人!三姐,你讀過李太白的詩嗎?”
“李?什麼太白?誰太白?”秋桂一臉茫然。
蓮珠背靠着門耐心的解釋道:“是李太白,大名鼎鼎的詩仙,我最喜歡李白的詩了。好羨慕他自由自在的生活,”
秋桂道:“喜歡就去追他,”
“算了,三姐,你不懂我意思。”
一說到嫁妝,金河也是氣死了。
當初,牛氏的嫁妝被他老母親扣留下,金老太太說給她們攢着。不曾想,金母偏心老大,老大的媳婦又是個不安分的小人。
金母偷偷把二媳婦的嫁妝給了大媳婦,後來金河想和同窗的友人霍明達開家肉鋪。
錢财不夠便想用牛氏嫁妝填上去。結果金母支支吾吾的,就是不說嫁妝哪去了。金河才上門去鬧。
最後得知金老太太把二媳婦嫁妝拿給大哥,大哥大嫂用這筆錢給他們的兒子買了鎮上的房子!
當初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金家大房二房徹底斷絕來往。
牛氏雖然總把讀書無用,讀書是廢物這些話挂在嘴邊。不讓蓮珠看書還嘲笑其他看書的人。但她也是富裕人家的小姐出身能曉事理。
牛氏瞞着丈夫去鎮上當鋪把自己的陪嫁簪子當了,去鎮上老書生的舊書店買了本書。回家偷偷摸摸給秋桂。
“這是表嬸買的香料書,我也沒學過多少東西。隻是表嬸在閨閣中時,聽說胭脂水粉很賺錢。”
“這本書是花大價錢買的,裡面傳授治香、點茶、做胭脂水粉、織布繡花。你如若學會了也是個手藝,将來嫁人了還能做點補貼家用。如果你有個才女的名頭,說不定還能嫁個讀書人!”
宋秋桂很疑惑的接過書籍,這本書已經發黃書頁有很多缺口有一股醬油味。看起來很老了,
她又茫然的看了看表嬸。
奇了怪了,表嬸不是一直把讀書無用挂在嘴邊嗎?而且還讨厭讀書人,說讀書人都是眼高手低的……
結果自己偷摸着買了本書讓孩子認真學習。不過能學習還是很幸福的。
從此以後,秋桂開始和蓮珠一起偷偷摸摸學習。
姐妹為了能買筆墨紙硯,就趁着沒事兒的時候去山上采蘑菇、挖蘿蔔、摘槐花賣錢。把錢攢一攢就能買了!
不過宋秋桂和宋蓮珠喜歡的書籍不同,宋秋桂喜歡香粉胭脂制作類的,宋蓮珠喜歡詩詞歌賦。
秋桂心靈手巧,那些配方她熟記于心又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更改。不久秋桂就成了治香達人,能制作40種香料。
而蓮珠天資卓越,有過目不忘的本事,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才九歲的蓮珠就出口成章、才能顯衆。
——另一邊的宋蘭君忙着為百姓看病,宋蘭君加入了慈濟堂。慈濟堂是有錢的達官顯貴為了攢福報開辦的。
慈濟堂為看不起病的平民百姓服務,宋蘭君自然不能放過這個好機會。
“這可是能攢好名聲的機會!我絕不會一輩子待在這小小的黃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