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人請了最有名的戲子來助興,滿堂歡笑好不樂哉。李家人臉上尴尬,畢竟前些日子請宋家姐妹的是小席。
“各位官人夫人,且聽我給你們唱一首離人愁!”
圓台上的小倌人笑着說,她臉上抹着胭脂水粉臉頰紅透透的。一雙丹鳳眼非常好看。小倌輕輕舞者水袖踮起腳跳舞,歌喉婉轉動人。
王夫人說:”沒見過有人請客請唱離人愁的!頭一回見,牡丹你幾個妹子愛好别具一格啊?”
牡丹低着頭不說話,她心中酸澀,知道這是為二妹蘭君送别的曲子。
不多時,大家夥開始吃起來,牡丹還心心念念着二妹。卻怎麼也見不到宋蘭君的身影,那瘦長婀娜的身子消失于觥籌交錯中。
大堂的穹頂懸挂着魚骨燈籠,那魚骨燈籠身形巨大足有半米長。各色奇形怪狀的燈籠懸挂于天花闆,碧綠天花闆鑲滿了琉璃石。在花燈的光輝下更顯透亮,
琉璃的星光一閃一爍美妙絕倫,忘憂閣點的龍誕香彌漫空中。讓人欲語還羞,仿佛在人間仙境。
李老爺說:“忘憂閣真是大氣派的,起碼得幾千兩銀子。”
等螃蟹上了桌,接下來就是忘憂閣的招牌菜。紅繞豬蹄、拔絲地瓜、驢打滾、荷葉小香糕、玉汁白菜、枸杞雞湯……
康小鹿将大梁的菜和現代菜做了一些調整,正适合當今人們的口味。用了多種香料,大梁的香料種類很少平民百姓都吃的清湯寡水,要麼就油膩的。
忘憂閣的菜一端上來,衆人都被吸引住了,那香味實在誘人。令人垂涎三尺,饑腸辘辘。
宋秋桂說道:“各位前來赴宴,吃得開心最重要。”
————
忘憂閣在落花縣徹徹底底火了,每日來吃飯的人絡繹不絕。宋家姐妹的生意好的不行,不僅是忘憂閣還有驚鴻閣也火的很。
宋秋桂是個制香的高手,落花縣的貴夫人都追捧她的胭脂。久而久之,男人們也到宋秋桂那兒買胭脂哄女人開心。
隻過了兩月,宋家的姐妹竟然賺了萬兩銀子。宋蘭君沒出現在螃蟹宴,早在螃蟹宴的當天蘭君就啟程走了。
她沒和姐妹做最後的告别,等着日後還能見。
蘭君隻帶了大喜一人便踏上孤獨的旅程。郝大喜肩問:“姑娘,我們這是去哪兒?”
宋蘭君一笑,她坐在馬車上,目光遠眺那青山綠水,流水人家。
“去南郡!”
“姑娘接下來您有什麼打算?”
“我打算女扮男裝去科舉!”
大喜驚掉下巴,他知道宋蘭君非普通女子,
“姑娘,女扮男裝科舉若是被抓住了可怎麼辦?”
宋蘭君聞言,目光冷靜的看大喜。仿佛一切都運籌帷幄,盡在手裡。
“我早就搞好了一個假身份,我之前花錢去跟戲班子學習假聲。我能模仿男人的聲音,隻需要喬裝打扮一番。在南郡那麼大個地方,無人會認識我。”
郝大喜說:“是,姑娘一切聽你的。”
等宋蘭君和大喜踏上征途,蘭君從兜裡掏出一隻人證。ps:人證相當于大梁的身份證,有了人證才能出入更多地方,人證記載了身份信息,如出生年月、老家地址。
她纖細的玉指摩挲人證,那張青藍色的人證不知是什麼材料做的,表面有一圈兒反光的裝飾,在陽光下越發明亮。
宋蘭君不禁笑了,自語道:“這可是我花了好大的功夫弄來的人證!”
打開人證,隻見人證上寫着兩個字——彭錦良。
二姐離開了姑娘們,于是大姐牡丹和三姐秋桂照料幾個妹妹。宋秋桂用錢買了一棟好房子,每日還得督促妹妹學習。
牡丹剛好也在督促相公李譽懷學習,幾個人便經常聚在一塊兒作詩喝茶。對于宋家最小的三個女孩來說,她們很喜歡聽姐夫作詩。
李譽懷初露文采,他興緻勃勃給三個小姨子講課,輔導三個姑娘的功課。而宋家五姑娘桃酥喜歡和兩個外甥外甥女玩兒。
牡丹一對龍鳳胎兄妹今年三歲,馬上就四歲了。牡丹一天天可忙壞了,既要看相公讀書,還得照顧兩個孩子。
李家已經破落不如以前,李老爺王夫人包括牡丹都如同熱鍋上的螞蟻,都盼望着李譽懷能夠中舉。
大院内,金河和李譽懷一邊喝酒一邊吹牛,金河道:“小李,當年我可是村裡唯一一個秀才,你有什麼不懂盡管問我。”
李譽懷溫和一笑說:“多謝金叔。”
她們有錢後也雇傭了幾個粗使婆子,牛玉芬在廚房盯着婆子幹活,她眼睛瞪得大大滴,生怕一眨眼婆子就偷走雞蛋豬肉。
————宋家幾個姑娘的生活終于平靜了,隻是這種平靜能維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