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範臨爺爺去世的早,家裡連兒帶女的也就三個孩子,但他爺爺卻是那一輩的大哥。
當初的時代,一家六七個孩子常見,趕上荒年是範臨他爺去要飯,才把弟弟妹妹們養大。
如今範臨他爺爺去世,弟弟妹妹們也有了家庭各奔東西,但不論如何也沒忘了大哥這一家。
那些過得好的,趕上年節,差遣小輩來看看自己上了歲數的老嫂子。
那些過得不好的也沒離開太遠,家裡有個大事小情,總能讓孩子出把力氣。
加上村裡那些堂叔伯家的孩子也不少,所以殺豬這天,範臨奶奶家裡人格外多。
信息路況不好,範臨一家到達時候已經八點多快到九點,附近的親戚鄰裡已經來了一些,水泥院牆圍得小院外,也停了好幾輛車。
透過院牆都能看到人們在院裡,進出忙碌劈柴燒水,附近要好的鄰居,也在大門口有太陽的地方,幫着摘着要用的菜。
熱氣在寒冷中蒸騰,前面馮英一行人拎着禮物開始下車,後面何承和王書譯也推開車門。
馮英拿禮物的時候,特意留出給何承拎的東西,隻是轉眸張望,卻見何承已經從自己的車裡拿出大包小包,一共有七八個盒子。
這會已經到了門口,東西也都拎了下來,來不及阻止,馮英索性把給何承留的東西,遞給了範臨。
“回來了英子。”長款大衣顯眼,衆人拎着禮物穿過車輛停靠的地方,剛要拐進大門口,之前那些有說有笑的鄰居們,立刻就打起招呼。
“四嬸也來了,我們要不早到了,這不下雪路堵了。”馮英聲音爽利,聽到有人叫,立刻快步幾步上前,又招呼着自家孩子上前叫人。
“這哪家孩子?長這麼帶人看,長得像歌星似的。”上了歲數的人,不會說什麼漂亮話,幾個晚輩點頭打招呼,前兩個認識,這誇獎的話直接就奔着面生的何承去了。
馮英聞言也笑着朝身後的何承看去,高領的白色毛衣,加上純黑色的大衣,出挑的長相和挺拔的身姿,還有那深邃眉眼看着就深情儒雅,确實有些像。
“我家書譯的朋友,來咱們這玩玩。”馮英笑着回應,語氣有種自家孩子被誇的自豪感。
兩人的話帶着方言的語調,未必人人都能聽懂,但那表情裡流露的,卻是一清二楚的誇贊。
何承看得懂,在衆人再次看過來時,大方的用微笑以作回應。
幾個人手上還拎着東西,不是聊天的時機,簡單兩句話,馮英便再次朝小院前進。
一行人帶着衆多禮物進院,頗有點浩浩蕩蕩的意思,尤其高跟鞋踩着地面,氣勢更是足足的。
衆人離開,身後馬上起了小聲的讨論,說着馮英羊絨大衣能不少錢,說着王書譯和範臨兩個孩子真不錯,說着他們手上拎了那麼多禮物,八成是這幾年日子緩過來了。
何承和王書譯聽着腳步未停,想必馮英想壓下的就是親戚鄰裡的嘴…
“滾一邊去。”小院到門口,需要上幾節台階,才算真正要進門。
隻是,人來人往的小院無暇顧及,但陌生人走到門口,拴在台階旁的大黃狗,說什麼也要吠上幾聲。
狗叫聲響起,身前立時多了一個會因為擔心回望的人:“這狗拴着呢,走右邊它夠不到。”
這邊王書譯給何承指着方向,那邊範強已經用腳把狗踢到一旁,力道不算太重,但神情和行為都是明顯的厭惡。
好像隻是因為是長輩養的,他無可奈何在容忍而已。
何承看了看範強,又看了看正皺眉望着狗的王書譯。
他似乎找到了,王書譯那麼喜歡貓狗卻不養的原因…
特殊的日子,洗洗涮涮都需要熱水,刷了綠漆的房門在今天始終敞開,衆人拎着禮物直接就能進屋。
隻是所有人都進來了,卻不是所有人都被人放在眼裡。
“媽。”
“奶奶。”
招呼聲聲響起,老太太癟着嘴沒回應遞來禮物的馮英,王書譯更是沒得到一個眼神,對方隻一心看着範臨。
“奶奶這是我哥的朋友,今天特意來看看你。”還有客人在,老太太這态度,任誰都知道不對,範臨不想讓王書譯在外人面前難堪,也沒顧及許多,直接出言提醒。
以為老太太忘了他們今天要帶人來,範臨話音剛落,範強也出言補充:“之前範臨報考,就是小何幫的忙。”
老太太聞言,目光這才落在後面的何承身上,其實她并不是不記得這回事,而是打心眼裡,就沒覺得王書譯能交到厲害的朋友,也不認為範臨報考的事,對方真幫上了什麼忙。
反而覺得王書譯在外面交朋結友,倒要帶人來她家吃飯,這臉色自然沒多好看。
隻是範強和範臨都開口了,老太太也隻能不鹹不淡的點點頭。
面對各種情況,範強和馮英都覺得尴尬,何承倒是應對自如,就好像沒感覺到般,照常迎着笑臉上前,用極其親近的聲音打個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