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覺得這裡也有一種特殊的氣味嗎?”
“什麼氣味?”
“嗯……各種國家的打工人都在這裡彙聚,不僅有中國人還有中亞東南亞的各種人,但又有荒川在附近所以生活不像國内那麼緊張,更重要的是這麼多的異國文化又和日本文化融合在了一起。所以就算是異國建築,又是隻有在日本看到的風情。”
的确,那棟古早西洋風的小屋卻挂着巴基斯坦的國旗,經過畫家的筆觸後又帶着一股可愛的風味。
“那邊的巷子進去有一家小咖啡店,很有昭和風味哦!可以去那兒坐一會兒。”
還真是,所謂的昭和風就是把工業革命時代帶入到東方世界之中才形成的獨特風格,有些像民國風,但沒有什麼大變故的日本顯然保留得更多。也是一股獨特的味道。
就在我點完招牌咖啡的時候,小明打了視頻來,問了我在什麼地方後過來和我彙合。他告訴我要附近觀光的話,果然還是要去川越小鎮看看。
被稱作小江戶的川越老街,有些像是國内修繕一新的古鎮老街,街上是滿滿的遊客,這種時節遊客口中的中國話自然也不絕于耳。但還是保留了一些傳統的業态,還有隻在電視裡看過日式寺廟。
就在從寺廟裡出來的時候,有一個人叫住了我們。
“阿桢!今天不上班嗎?”
“當然,大過年的就算老闆不放假也得給自己放個假吧?今年家裡人過來這邊陪我過年。”他笑着說,“難得過來晚上一起喝一杯?我請你吃沸騰魚。”
“這種東西也有了嗎?”
“當然了,你不知道現在西川口不會說中文的話是進不去的嗎?晚上我送家裡人回去了來找你。”
“晚上見。”
雖然禮貌地向叔叔阿姨打了招呼,但自然還是一臉疑惑。小明看了看我後說:“高中時的朋友。”
原來如此,畢竟和我不一樣,他是在這裡生活過一陣子的“本地人”。
晚上到了“中國街”,如他所說不僅都是中文招牌,就連一聲日文都聽不到。在餐館見面落座後他問:“這位不會就是——小麻雀哥哥?”
什麼啊?我的外号都被傳到千裡的海外了嗎?
“我怎麼會不認識?當年是誰抱着照片在被窩裡偷偷哭來着?”
還有這種時候?不過看他年輕時那中二的模樣也不是不會做這種事來着,腦袋裡不禁浮現出的場景也太具象了。
“你那之後就一直留在日本嗎?最近在做什麼?”
“嗯,那時上的又不是華人學校的課程,參加了日本高考後就留下來了。現在就是個普通的salaryman。”他看看我又解釋說,“就是沒用的社畜!哈哈。”
“那就是說,你和小明是高中同學?”
“嗯,那個時代出國留學的人還不多,我們讀的又不是中國人學校或是語言學校。聽說班裡來了中國留學生我就想看看,就這樣認識了。”
“高中時候的他很裝很中二吧?”
“十分中二!我讀的不是藝人班而是普通班,那時候藝人班上基礎課的時候不是會穿插在普通班裡嘛。老師說我也是中國人就拜托我照顧他一下,但那家夥也不學習也不說話,就這麼酷酷地坐在那裡。那時候不是正流行青春傷痛文學嗎?就像是那種少爺男主角一樣。”
“哈哈哈,了解了解。雖然隻有寒暑假見面,但那個時候的他真的裝得很。”他臉上逐漸不悅的表情,就讓我更忍不住想捉弄了。
“就是這副樣子,整天皺着個眉頭一句話也不說。”小桢笑着說,“不過我後來才知道他不愛說話,是因為不會說日語。就算是第二年還隻是會說一些叩你吉瓦之類的最簡單的招呼的話。上課的時候老師說的又聽不懂,又不敢露出不懂的表情,每次上課就這樣抱着手酷酷地坐在教室裡。”
“這樣怎麼行?傻子在外地待上三個月都會說本地話了吧?再說吳語發音不是和日語很像嗎?”
“所以那時候他隻有我一個朋友。臉上雖然是一副不耐煩的表情,但離開我後連福利社都去不了。”
“哪有?我是可憐你怕你沒人陪吃午飯。”
“真的嗎?那年過年請了幾天假回來後,整天哭整天哭,午飯也不吃。最後我都有新的飯搭子了,結果是誰跑過來拉我的袖子像隻可憐的流浪貓一樣瞪大眼睛看着我求我陪他去福利社買面包的?”
“那年過年回家,我哥向我告白說他喜歡你。”
這别扭的模樣和年輕時差不多,那張小貓臉也很快有了形象。那模樣想想就可愛!哈哈哈!
“不過沒想到這麼多年後還是讓你追到手了呢!已經飛遠了的小麻雀!”
欸?我們還不是那種關系,雖然是這樣,但和他對視的時候我卻一下子說不出否定的話。
“不說我了,你最近過得怎麼樣?都已經有兩三年沒見了吧?”
“可不是,我還以為你現在紅了都忘了我了呢。不過……也就這樣,沒什麼可圈可點的。”
“是你忘了我吧?你去年不是結婚了嗎?都沒有通知我。”
“還不是怕你破費了?國内到這裡也不是一般的距離,這麼忙的工作難道還要為我專程跑一趟嘛?”
“提前通知我我肯定會來的,結果還是從向井那裡聽說後還傷心了一陣呢!以為你娶了櫻花萌妹就不要我了。”
“我老婆很可愛吧?而且馬上還有一個更可愛的要出現了哦!因為我老婆懷孕了所以我爸媽才決定來這裡過年的。”
“懷孕了?おめでと!”
他說着給我們看了手機裡存的B超照片,原來真的有人會存這種照片啊。
“是個很可愛的女孩子哦!”
看媽媽的模樣就知道了吧?以後一定很可愛。
爽快地飽餐上一頓,爽快地喝了啤酒,爽快地聊天。見了不少這個社區的人的故事,見識了有些相通又有些不同的生活故事,這比一個人出來旅行要有趣味多了。
和小桢道别後直達的公交車已經過了末班,好在本來就是旅行,吃飽了逛一圈也是滿滿的風情。
“累嗎?要不還是打車吧?”
“錢沒地方花了?”
“欸~還以為你出來後忽然變大方了呢。剛剛還買了這麼多零食和點心吃。”
“可出租車的物價我還是接受不了。呵呵。”
“你出門比我早這麼多,逛了這麼久不累嗎?”
“可能玩得興奮所以也還好。”
這眼神是在打什麼壞主意?“要不要我背你?”
“你喝多了嗎?這大街上的要是你暈了,就算找到人幫忙,他們講的我也隻能聽不會懂哦!”
“也是……那就要抓緊我的手了,大晚上别被日本變态拐走了。”
“你别這樣!”
“害羞嗎?”
“當然了你看哪個大男人在街上手牽手的!”
“反正被看到了也都是不認識的人。”
說的也是,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一點,所以在大街上閑逛也大膽了不少。雖然語言不通,但如果再學習一下的話,總覺得讓我主動和人打招呼都不是不可能,當然前提對方不是會讓我有母語羞恥的華人。
當然,或許是因為這個讓我沒那麼容易有那份毫無所謂的羞恥心。就算他在大街上抓住了我的手還不斷地來回晃蕩,我都沒有放開他的手。
“謝謝你。”
“什麼?”
“謝謝你帶我來這裡玩。”
“你喜歡嗎?”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