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除開運河沿岸的部分地區,總體是個非常繁華的花花世界。
韓守康給知府下了帖子以後,騎馬入城。
在城門口已經有小厮候着,遞上回帖。寫着知府大人今日中午在吳山天風給大人接風洗塵。
韓守康接到回帖,計上心來,瞟了一眼自己後面的随從,然後也不下馬,隻和邊上候着的小厮拱手笑道,“替我謝謝你家大人的好意。隻是韓某今日來杭州,主要是得了祖父的吩咐,得去靈隐和三天竺燒香祈福,下午還得去香積寺給我祖父祖母求個長壽簽。長輩們的心願,咱們做小輩的不敢違逆。實在是來回路上時間有限,中午就不和您家大人先聚了。若是大人不嫌棄,晚上,我做東,請各位大人們吃個便飯,樓外樓,天外天,天香樓?我也不知道杭州的酒家哪家酒菜好,回頭還煩請您家大人幫我參考參考。”說着一拱手,帶着一群人,策馬進城去了。
那小厮聽了回複,半晌沒反應過來,往日裡,都是人家排着隊求着請他家大人吃飯的,如今他家大人請吃飯,居然有人直接拒絕了。等反應過來了,那群人連馬屁股都看不到了,隻留下一陣灰。他連忙也慌慌張張地上馬,給自己大人報信去了。
走遠了一些,一群人松了松缰繩,讓馬兒慢慢在城裡走着。
隊伍後方打扮成随從的謝雲初輕甩了一下馬鞭,讓馬兒追上兩步,“剛剛在城門口,你怎麼直接拒絕人家知府的接風宴?這麼不給人面子?”
韓壽康也不多話,隻把手裡的回帖遞了過去。
拿到手裡一打開,謝雲初先是一愣,然後嘴角忍不住上揚,露出了一個怪不得的表情。極品的藏經紙。
這紙本來用于抄寫佛經,是專供寺院和刻闆使用的。後面因為皇家喜佛,這紙也流行于各個高門大戶内眷的佛堂中。而手上的這個回帖就有意思了。它不是普通的藏經紙,而是在制作的時候,已經着人用淺色的墨,整齊抄寫了《妙法蓮華經》當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然後再用特殊的紙藥封層。這樣的信箋,書寫人在上面無論怎麼寫字,都不會和下層拈花小楷的《觀音經》有墨色滲透的情況。
謝雲初看完回帖,把它放在鼻尖輕輕聞了一下。剛剛看字的時候還不很确定,這樣一聞,鼻尖傳來一股清幽的藥材之氣,“這是八珍五膽墨?”在這些文绉绉的事情上,謝雲初可比不上韓守康家學淵博。
“可不就是,别說你不确定,我剛拿到手的時候都愣了一下。”韓守康一臉憤憤,忍不住用手指着這個回帖,“八珍五膽墨诶,可不是有錢就能随便買到的。十幾種珍貴藥材耗時一年多才能得小小一塊。我家老爺子到是有收藏,可那也是逢年過節,要給官家寫賀貼的時候才舍得拿出來用一用的。更不用說還加上了特質的藏經紙,到了杭州這裡,居然随便一個回帖,就用了如此昂貴稀有的信箋和墨。”
“這可不是随便一個回帖,這是回複赫赫有名的太常寺卿韓文遠韓大人的嫡孫的帖子。”某暗衛這會兒又暗搓搓地來陰陽他一下。
要是往日裡,韓守康非上去和他打一架不可。可是今日,他沒這個心思。“我一個多時辰前才送了拜帖,這麼一會兒功夫,人家已經準備好了昂貴的回帖,外加在吳山天風擺好了接風宴。”
這句話要是細琢磨,内容可就深了。且不說一個杭州知府的俸祿能不能負擔得起這樣的花銷,就說這麼短的時間裡面,他能把這些東西都準備好,除了有人脈手段以外,怕是這些東西是家中常備的吧。再往深裡想,一個知府,家中常備這些東西,是用來讨好上官?還是用來拉攏下屬?而且這麼招搖的東西,他面對一個素未謀面的京中大員的嫡孫,用起來如此理直氣壯大搖大擺,可見背後自有他的依仗。
而這中午的接風宴更是值得深思。拜帖中寫了白天得去寺廟,想約晚宴拜訪的,而知府定了午宴。往好裡想,那是知府客氣,特意多擺了一個接風宴。要是往壞裡想,就是對方故意想要看看能不能改行程,不排除抱着試探的意味。
韓守康這話,謝雲初聽懂了,暗衛也聽懂了,一時間,大家都沒有接話。杭州官場這潭水,可比他們想得要深啊。
“所以你也是看出了他渴望結交的意圖,故意晾一晾他?”
“這算是理由之一吧。不能輕易得到的,才更讓人想要麼。另外,咱們這次不是準備得匆忙麼,若是去哦額接風宴,下午免不了他陪着去寺廟。相處時間太久,怕路出馬腳。”
謝雲初點點頭,這小子長進了啊,就一刹那的功夫,能想到這麼多。
“所以将軍,咱們這會兒是要去哪兒啊?”韓守康拉住馬兒的缰繩,回頭問道。
“自是去靈隐寺啊,”看着韓守康迷茫的臉,謝雲初在心裡收回了剛剛誇他的話。
隔壁的某人看不下去了,“你是不是傻啊,咱們這一大群人浩浩蕩蕩進了城,若是沒去寺廟,你當城裡不會有知府的眼線啊,這不是一下子就黃了麼?”
韓守康前面已經忍了一次,這會兒可不願意忍第二次,“你說誰傻?你給老子再說一遍。”
一群人吵吵鬧鬧地往靈隐寺三天竺方向去了。
隔着半條街,一個站在街角陰影處的人翻身上馬,去給自家主子報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