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曹叡:四海 > 第12章 第 12 章

第12章 第 12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今年選了很多經學和儒學底子不錯的士子,但人數比往年還是差了些。陛下的意思是:避免聖學荒廢,各州撥款修書,通曉儒學的官員,優先擔任侍中、尚書這樣的要職。”

司馬懿剛剛說罷,就有一名官員起身問:

“敢問仲達公,是孔子高,還是陛下高?”

司馬懿一貫意态溫和,答道:“孔子做孔子的事,陛下做陛下的事,沒有高低之分。”

這個解釋沒有讓這名官員滿意,繼而怒道:“我看你司馬懿就是媚上讨好,害我大魏皇帝被天下讀書人當成仇人!太祖在時說,選用經世之才就當不拘一格,怎能僅憑一道聖學就斷定一個人的能力?如此狹隘的選官,長此以往,我大魏的人才不就斷了嗎?!”

坐在司馬懿旁邊的陳群無奈的重重一歎,“此一時彼一時……”

這群橫眉怒目的後進之輩怎麼比自己這個年過半百的老頭子還要迂腐。

“這是藐視祖宗成法!”

“你們不怕史筆如鐵嗎?”

……

“諸位這般架勢,來錯地方了。”

一個年輕的聲音打斷了吵鬧聲,“這是聖旨,就貼在城門口和太學門口,這位大人若真的一心為國,該去陛下面前死谏才對。”司馬昭走進尚書台,扭頭向站在堂中央的官員行禮,講得話卻分外尖銳。

“你……”官員一時氣急,臉漲得通紅,說不出反駁的話來。

“何況剛剛陳司空說此一時彼一時。意思是太祖平定中原時正值亂世,現如今我大魏國力強盛,正需要像個國家一樣建立起律令法度。有了這道重視聖學的國策,往後循序漸進,讓我大魏人才源源不斷地進入朝廷。明明是于國于民的大好事,這位大人卻不顧國家抗旨違命,你就不怕史筆如鐵嗎?”司馬昭反問道。

那群官員見狀,與司馬昭辯了幾句經,随後罵罵咧咧地都走了。

陳群和司馬懿從尚書台的官員進來開始神情就沒有變過,此時就剩司馬昭一個人戳在那兒,讓司馬昭有些無所适從。

見父親不說話,他問道:”爹,是我說錯什麼了嗎?“

司馬懿繼續低着頭喝茶,當他不存在,陳群隻好開始解圍。

“子上啊,你沒做過官,不了解這群人。每次有政令頒布,他們都要來尚書台鬧一鬧,想尋個機會博個直臣忠臣的名聲,但其實有他們沒他們都一樣。”

陳群笑得慈和,“倒是剛才,伯父也看得出來這幾年你在學問上用了功夫了,來日入仕,必然……”

司馬懿接過他誇贊兒子的話,“必然是在官場上鋒芒畢露,肆意妄為,遲早成個狂人。”

離開尚書台,自家的馬車由車夫駕着車向城外駛去。

往日司馬昭去哪裡都騎馬,今日司馬懿特意讓他坐車,一身的不适應。眼見如老僧入定閉目養神的爹快睡着了,司馬昭趕緊叫了聲爹。

司馬懿未睜眼,緩緩道,“你知不知道爹回到尚書台錄事隻是挂職,不是官複原職。一入秋,就又得回宛城駐守了。”

太後亂政的風波雖已平息,現在他們一家卻隻能更謹小慎微如履薄冰。司馬懿知道司馬昭心裡不服氣,一件件事地問道:

“自從你姐姐進宮做了貴嫔,你腦熱就沒停下來過。誰給你的膽子?大司馬曹休把兒子塞進補缺名單裡,陛下都沒對自家人留情,你又是哪個牌位上的?”

“能進尚書台的官員,哪一個不是一方大員或是位列九卿,再不濟也背靠士族,哪裡容得下你一個小娃娃興風作浪?放眼洛陽,誰不對外戚這兩個字避之不及,隻有你這個傻子,恨不得拉着全家跟你一塊死。”

他說到此處,恨鐵不成鋼地将手中的一卷竹簡重重敲在兒子頭上。最後叮囑道:

“小漁從小和你還有你大哥扔在一塊養,她就是你的親姐姐。你若不想她下半輩子像太後一樣為難的話,就夾緊尾巴,守好規矩。為了你和你大哥的仕途,為了你姐姐來日沒有太後庇佑的時候,能在後宮裡活成什麼樣。”

“這天底下的好事,不可能都是你一人的。”

東鄉公主去甘泉宮給太皇太後請了安,祖母對着宮女念叨着打牌,便說道:

“婆婆,我上午剛見過姑姑,不如把她叫進來,咱們一家人組個牌局。”

“你姑姑加上我,還有你,也就三個人,怎麼打?”

“那……叫皇後過來?”公主小心試探道。

卞氏臉上閃過一絲嫌棄,東鄉瞧見了,想了想,“那要不把小漁叫來吧。”

就這樣,韋真被公主薅到了甘泉宮陪太皇太後打牌。來的時候東鄉特意在她耳邊提醒,清河長公主脾氣不好,一會兒多喂牌給她。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