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我從山中而來(70年代) > 第9章 第9章

第9章 第9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華東地區一年隻種兩季水稻,一季早稻收割時間是七月份,差不多需要兩個月的時間就能收割完,而每次都收割完後,隊裡還會給每個人獎勵一升米以及半扇風肉,到了九月上頭的救濟也會下來,大家根據平時的工分以及表現拿着獲得的糧票去供銷社兌換糧食。

這不很快就到了九月一号,大家一早就握着糧票去供銷社兌東西,本來今日說好是張強國跟張強盛兄弟兩個去的,誰知張強盛見家裡分到的糧票太少,覺得去領那麼點東西很丢人,就幹脆裝病不去了,沒辦法王秀花就隻好帶着趙小慧以及張哆哆一同去。

張哆哆從來沒參加過這種活動,一路上都蹦蹦跳跳的顯得特别高興,但趙小慧可就沒那麼舒服了,剛走兩步就氣喘籲籲的,得趕緊找個地坐下來休息下。

從張家出發到村大隊的供銷社,要走上小半日,而且都是崎岖不平的山路,非常不好走,若是平日去山上幹活也沒這麼累,可今日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才剛走半小時,就累到不行。

王秀花忙把水壺遞給趙小慧,“你的身子一向都還行,今日怎麼這麼疲累?若是實在撐不住,就讓哆哆陪你回家去躺着,我一個人去就好了。”

“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這幾日吃啥都沒胃口,昨兒在隊裡的食堂吃了幾口饅頭就全吐了,下午也沒幹什麼活,整個人就跟大病了一場似的,恹恹欲睡,沒什麼精氣神兒!”趙小慧喝了口冷水,突然胃裡一陣翻山蹈海,然後狂吐不止。

張哆哆仔細觀察着趙小慧,這症狀怎麼看都覺得像是孕反?

當然雖然張哆哆身體裡住着一個三十多歲的靈魂,可此時畢竟還是一個幾歲的孩子,若直接說出趙小慧懷孕,恐怕會把大家都吓一跳。

于是她蹑手蹑腳走到趙小慧身邊,用她的小手手摸上趙小慧的肚子,奶聲奶氣地說道,“阿娘,阿娘,你給哆哆生個妹妹好不好?哆哆想要個妹妹。有了妹妹後,哆哆就可以跟妹妹一起玩了。”

經張哆哆這麼委婉的提醒,王秀花馬上就反應過來了,她拉着趙小慧的手高興道,“照我看,這八成是有了,這幾個月一定要緊着些身子,有阿娘在,旁的事兒,你都無需操心,你隻需要安安心心的把孩子給生下來,隊裡的活兒我去幫你頂上,這次可不能再出岔子了。”

“阿娘,這八字都沒一撇呢,萬一是哆哆随口一說的呢,況且剛收割完第一季稻谷,離第二季還有兩個月時間,這兩個月隊裡活不多,我可以去的。阿娘年紀大了,怎麼能讓您老人家去頂我的活兒呢!”趙小慧微微紅了眼,說實話雖然她當時也算是被騙到圍丘村來的,雖然這個丈夫酗酒又打人,但她這個婆婆真是對她好得沒話說。

就拿她第一次生張哆哆來說,當時的她才十五歲,當時不知道怎麼生,是王秀花一直陪着她,鼓勵她安慰她,别的媳婦兒生産後的第三天就要下地幹活,而她足足修養了一個月,每天王秀花都會煮一個雞蛋給她補身子,甚至還去深山裡挖野人參三七等給她補,每天她換下來的血衣,王秀花都會給她洗得幹幹淨淨的,還會用熱水給她消消毒。

她們的關系好到讓人羨慕,雖是婆媳,更甚母女。

“行,那都依你,現在你最大,你說了算。”王秀花笑意盈盈,若是這胎兒能順利生下兒子,别人以後也就不會再嘲笑張強盛夫婦生不如兒子來了。

當然對趙小慧而言,能給張強盛生個兒子,她也能揚眉吐氣一把,更能獲得丈夫的疼愛,說不定以後張強盛就會一心放在家庭,不會再酗酒了。

想到這些,趙小慧似乎看到了往後幸福的日子在朝自己招手,臉上幸福的飛霞都要溢出來了。

而張哆哆看着這兩張黝黑又透着盼頭的臉,不禁悲從中來,為這個時代的女性。似乎隻要生下兒子就能解決很多問題,可真生了兒子就一定能過上幸福的日子嗎?

趙小慧休息了十多分鐘,就強撐着往前走,隻是這次不同,這次她心裡裝的都是兒子,臉上寫的都是喜事兒。自然腳步也變得輕盈了很多,走起來不喘也不累了。

最後竟在上午九點半趕到了村大隊,村大隊供銷社的倉庫裡就跟菜市場一樣人滿為患,熱熱鬧鬧。

瘦瘦小小的張哆哆很快就被那些人給擠了出來,烏央烏央的人頭一片黑,而糧票兌換處更是排起了長廊。

“阿奶,阿奶,你在哪兒?”跟别的小孩子不同,張哆哆就像是王秀花的小尾巴,不管王秀花去哪兒,張哆哆一定會跟着去,别人的孩子開口閉口喊阿娘,而張哆哆開口閉口就是喊阿奶。

一開始王秀花以為張哆哆跟着趙小慧在門口等,誰曾想這張哆哆竟悄悄随她擠了進來,這倉庫裡人太多,又非常吵,有些人為了搶到滿意的糧食,會不管其他人的死活,很容易就把别人給撞傷。看着擠在隊伍中間的張哆哆,王秀花實在是不放心,沒辦法她隻好又從隊伍前頭折了回來,一把摟起張哆哆,“你這娃子,怎麼擠這裡頭來了?有沒有受傷?”

“阿奶,我沒受傷,我想進來找阿奶。”張哆哆用她的小手緊緊的摟着王秀花的脖子,在她小小的世界裡,阿奶就是一切。

“好,那阿奶帶着你一起去兌換物品。”對王秀花而言,張哆哆從來都不是累贅,是她幸福的小尾巴,要是有一天這小尾巴長大了,不再黏着她了,她反而會不習慣。

王秀花她們一家子賺的糧票都不多,湊在一起才四十多張,能兌的物品很有限。

有些大件的商品,像洋瓷盆,洋瓷碗,或者是水桶等這些大物件需要兩張糧票,而那些好看的衣服棉鞋反而隻需要一張糧票,因為那些棉衣棉鞋很多都破了一個大洞,所以所需要的糧票也要少點。

除了用糧票兌換一些商品外,還能從隊裡拿些救濟糧回去,這些救濟物品跟抽盲盒一樣,每人一麻袋,也沒得挑選。

所以有的人會在麻袋上扣個孔,看看裡面都有些什麼玩意。而那些老實人或者是去得晚的人,自然沒得挑,搶到哪個就是哪個。

王秀花她們不僅去得晚,還都是老實本分的人,最後沒法子隻能随便搶了個麻袋,拿着兌換的一壺油以及幾個洋瓷盆就離開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