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藥藥系統,旁邊守着的宋驚屹也是第一次看到宴懷雀哭,手裡的蘋果滾落到地也不顧,彎腰低頭,疊聲詢問:“小雀,小雀,你怎麼了?哪裡難受嗎?疼嗎?”
正絞盡腦汁想怎麼轉移她注意力的藥藥連忙說道:
【啊!正好!因為第一次排毒過程必定會出現反應,你得跟小宋先生事先打個預防針,不然他直接送你回醫院可就糟糕了。】
雖然宴懷雀對外界一無所知,但藥藥系統是可以與數據網絡進行接洽的。所以,它也知道小宋先生四天前請了一個在藍地星上非常優秀的康複團隊。
根據接收到的流程信息,今天團隊已經快要抵達本市了。
其他人并不知道宴懷雀腦袋裡面多了個星際醫療系統,所以這種情況下,她的狀态突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的第一反應往往會是“病情惡化”或者“回光返照”。
——而不是“神仙顯靈了,她要痊愈了”。
所以在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前提下,首要行為必定會是反複檢查,但這便對藥藥系統的治療造成了一定阻礙。
畢竟它是個高等外星系來的醫療系統,一定程度上來說,是不可以被“發現”的。
而且它也不是魔術玄幻系統,沒有所謂的“扮豬吃虎”能力,也不能屏蔽儀器或者機械數據。
所以隻要宴懷雀一好轉,隻要她還在醫院裡,醫生護士和康複人員自然都能看出來變化,每天都要進行的醫療檢查也能夠檢測出來她的數據“突然”發生了改變。
當然,這就不得不提到小宋先生一些耐人尋味的操作了,到現在為止,他做的“安排”令藥藥系統非常巴适。
當然,偶爾“迷信”的小宋先生顯然還是更相信科學手段,所以還是請了專業的康複團隊過來。
藥藥系統正是要趁這個機會。
康複團隊自然是要請的,對小雀有好處。但第一次正式治療動靜最大,狀态差異也會很大,如果發生在康複團隊接手過程中,那顯然不是件好事。
所以,最好是在團隊來之前,就把這件事搞定。
等他們來了:‘為什麼病人的狀态與你們發過來的數據相差這麼多?為什麼病人巴拉巴拉……’
小宋:‘我們也不知道啊。規範病人并使病人階段性康複,難道不正是你們的職責嗎?’(試圖反扣鍋)
對方:‘這沒有錯,但了解病人的過往病例與……’
小宋:‘我隻是一個不懂醫學的普通人。她之前一直住在xx醫院裡,前段時間醫生建議出院,這才請你們這樣的專業人士來康複。難道資料還不夠詳細嗎?難道你們這些專業人士不知道該怎麼繼續?那我對你們的能力巴拉巴拉……’(再次反向扣鍋)
對方:‘不是!我們的專業能力沒有絲毫問題,隻是病人的數據變化非常古怪。如果這是真實數據,那……’
小宋:【根本聽不懂你們在說些什麼,因為我隻是一隻無辜的小貓咪呀】. JPG
宴懷雀非常不理解為什麼思維裡藥藥系統會發出那麼詭異又古怪的笑聲。
沒笑兩聲,藥藥系統也反應過來自己的失态,連忙咳了兩聲轉移話題:
【你知道的,我是外星系系統,在你的星球尚未接入星際軌道時,不經過官方直接與你接洽其實算“私人行為”,是在打擦邊球——雖說星際已經默認了這種開拓潛規則,但總歸不合适直接擺在明面上,所以還是不能被外人發現的,就得隐瞞他們,最好也不要被儀器留下太多的數據。】
目前剛從數年癱瘓生涯“醒”過來的宴懷雀還是非常單純的“單細胞生物”,非常容易忘事,記性極差,當然也非常容易被轉移注意力。此時立刻就忘記了系統的魔性笑聲,專心思考保密問題了。
藥藥松了口氣。
跟自己疾病和身體挂鈎的事,在宴懷雀這邊當然是第一等的大事。
這麼數論的打岔,眼淚和情緒自然都停下了,摸索到小宋先生的手,問他要紙和筆。
拿指頭在他手上滑動用以表示“紙筆”的動作,之前就出現過一次,所以此時宋驚屹立刻就反應了過來她的意思。
紙筆是拿到了,可是要怎麼描述呢?
宴懷雀先是低頭摸索着紙,笨拙的畫出了一個簡單小人。
一個圓圈腦袋,兩根橫棍代表手臂,豎棍代表身體,分叉的“八”字形斜棍就是腿。
小人畫完後,用簡單的箭頭指向自己,代表這畫的是她。
而排毒……
宴懷雀幹脆拿黑筆在卡通小人上胡亂塗,估摸着半個小人都被塗黑了才停手。
而醫院的代表圖案就更為簡單了。
二百多年前,坦坦君亞丁女性弗洛倫斯開創了“醫療”以及“護理”規範化以及正統化事業的先河。[1]
當時正值戰争時期,坦坦君亞丁受困嚴重,物資以及藥品匮乏。
有時情況緊急,她便把自己的白色罩裙撕破,暫時用于為傷員包紮——對于當時的社會背景來說,穿着撕破的裙子是一種極其不雅且輕浮風塵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