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此次發掘的是史官墓群,但因着大良國八世而亡,史官也僅傳承七代,所以數量依然很有限。同樣,由于些不知名的原因,第七代史官所撰寫的史書都有不同程度地亡佚,大良國史并不完整。
所以,這個奇怪之處,林南一翻遍了手中的資料都未能找到答案。
也許,這個中緣由隻能由當事人來解釋了吧,林南一有時會有這樣的念頭。
但念頭歸念頭,林南一仍舊日複一日地在出土的諸多史書中,仔細搜尋着。
沒人知道為什麼,白主任不知道,吳懷仁不知道,于志才也不知道。
他們隻覺得林南一應該是對這段曆史的興趣大過了頭。
隻有林南一知道,她執着于這樣的尋找,不是為了弄清楚木士記史為何有不留名之人,而是為了尋到木士第七代傳人的名字。
她第一次對“出名”以外的事情如此執着,她總覺得那個名字對她有着無法言述的吸引力。
“叮咚”。
手機的提示音把林南一的思緒拉回到眼前,她拿過放在不遠處的手機,是個陌生号碼。
“有空回家一趟。”
沒有署名,林南一卻一眼就認出這是她的好父親發來的消息。
面無表情的拉黑、删除。
林南一繼續看向那些資料。
【監刑司司書言時,弱冠從政,為官為民,在位二十載,無冤獄,正大良風氣。】
【安陽十七年,十一月。監刑司司書言時,督辦民間販賣孩童一案。十二月,牙人歸案,司書以身殉職,舉國哀思。】
——木士實記
【安陽十七年,十一月。帝聞民間牙人猖獗,使監刑司司書言時親查懸案。旬月,案清。言時殉職,帝哀,追贈明公,封蔭子孫。】
——火士·顧煦[顧韶陽]實記
【安陽十七年,十一月。民間怪事頻發,多失五歲幼童。監刑司司書親辦此案,颍人張巡以身入匪窩,與監刑司成裡應外合之勢。後,匪窩被剿,幼童得救,颍人張巡晉升高階學子,品學兼優,為人稱道。】
——風士·季雲栖實記
看着面前這三份來自不同的人的記史,林南一又将目光放到了木士的實記上。
木士啊木士,你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啊。
這一夜的林南一注定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