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來到嶺南醫院面試地點,林糖心感到緊張不已。一走進去,林糖心就接到表弟林俊城的微信電話:
“姐,我恰好在嶺南醫院腫瘤科住院部查房,要不要來找你啊?”林俊城在嶺南大學醫學院讀醫。
林糖心連忙說不用:“你忙吧,晚點再來找你。”
醫務大樓人事部會議室外,走廊上坐着的人還真不少,都是西裝筆挺的華人,有些二十多歲,但更多的是三十來歲。
他們四周有一些醫學系專科的牌子,比如“泌尿科”、“神經内科”、“普通外科”等等……“精神科”、“臨床心理科”在最角落的地方。這些來面試的人都聚攏在不同的牌子下面,議論紛紛。
他們都是臨床科系畢業的海歸醫護人員嗎?林糖心感到好奇。
林糖心把傘放在水桶裡,挫着自己冰涼的手。她除了夏廣白以外一個人也不認識,此時也不由緊張起來。
夏廣白剛剛被雨淋濕了身上的白襯衫,不停用紙巾擦着,這會兒他有些焦慮,從背包裡取出一件西裝外套穿上。
“我看起來很狼狽嗎?”夏廣白緊張地問她。
“沒有,穿上了西裝外套沒有太糟糕。”林糖心還在接受在這個特别的場合和夏廣白重逢的事實,“你可以和面試官解釋一下,你救了人,應該是加分項。”
夏廣白這才安心一點兒,然後他好奇地看着林糖心,當然,林糖心也是。兩個人都有一大堆的問題要對方。
“夏醫生,你要面試的是哪一科——”
她話音剛落,一名穿白大褂的中年男子就在醫務室外面喊了一聲:“夏廣白醫生,進修輪崗醫生面試。”
這一幕就回答了林糖心的問題。看來,他并沒有選特定的專科。
很快就輪到林糖心自己面試了,一名戴眼鏡、同樣穿白大褂的短發女子走出來說了一聲:“林糖心,臨床心理科面試。”
**
“我是譚立桐博士,來自香港大學醫院的臨床心理師。”戴眼鏡的短發女子一關上門就和林糖心說。
她的樣子看起來有點威嚴、不苟言笑的感覺,但是言語中又流露出随和。
“這個科室剛剛成立,還沒從精神科獨立出來,競争者不多,我也是剛剛入職的。等會萬主任會一起來面試。稍等兩分鐘。”
兩分鐘後萬醫生還沒來,想必還有另一個候選人,譚立桐就說不等了,她開始提面試的問題:
“可以請你說下你所理解的精神科和心理科對待患者評估時的不同之處嗎?”
“可以請你說下你實踐的流派嗎?”
……
林糖心正回答到一半,門就被敲了一下,響了,另一名穿白大褂的中年男性醫生走了進來。林糖心一緊張,她就不小心用英文說了專業名詞。
“不要說英文,這裡不是英國。”萬海強皺眉。
“對不起……”林糖心連忙用中文解釋一遍她剛剛說的話。
萬海強似乎有點不情不願地,在林糖心對面坐下:“我剛剛偶爾聽到急診科面試,那牛津大學畢業的醫生可能也是太緊張了,說起病名和藥物名,也說了英語,然後用中文解釋一遍,這可不太行啊,我們又不是給外國人看病。”
林糖心聽在耳裡,她在想,該不會說的是夏廣白吧。他們又不是整個面試過程都用英文回答。這個精神科的萬海強醫生似乎不太好相處的樣子……不過,她按捺住了。
于是面試繼續進行:
“你平常評估患者會使用什麼樣的量表?”
“可以請你說下你對邊緣性人格障礙所用精神藥物的理解嗎?”
……
林糖心都對答如流。比較難的是萬海強的問題:“如果有精神科醫生和你對患者病例的評估、診斷和後續的治療方案理解不一緻,你會怎麼做呢?”
林糖心感到慌亂。類似的難題,她在英國其實也有經曆過,她不确定在國内是不是同樣。
“我會争取跟與我有沖突的精神科醫生多溝通,了解對方的意圖,同時也讓醫生了解我身為臨床心理師的立場……”林糖心挑了些保守又絕對正确的答案。
***
沒想到,國内的面試嚴格度和在英國的也差不多,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抛過來,面試完林糖心感覺就像寫了好幾篇嚴謹的小論文。幸好面試問題都是林糖心專業課上教的。
讓林糖心感到樂觀的是,譚博士最後微笑着說:“你表現得很好、非常專業,和你的簡曆一樣讓我印象深刻。不愧是紀雪醫生推薦的人。”
林糖心一陣開心,覺得面試自己很有可能會成功,這麼多年的努力都沒有白費。
**
離開會議室的時候,看到夏廣白已經結束面試了,他看起來放松多了,坐在走廊的座椅上拿着幾本小冊子,是嶺南醫院各部門的小冊子。
這時他擡起眼,兩人對上眼睛。夏廣白問她面試怎麼樣。
“還不錯。”林糖心簡單地說,“就是我太緊張了,一些專業名詞不小心用了英文說。不過還好面試我的人是從香港畢業的。你呢?”
她覺得,以夏廣白的資曆,面試一定沒有問題,在這裡工作反而是屈才了。
“晚點說。”夏廣白站起來,“去喝咖啡?”姿态一如見到老友。林糖心感到内心一陣溫馨,連忙答應。
确實是沒想過能在這裡重逢。
“你不趕時間吧?我想去……”林糖心本來想說去精神科住院大樓和紀雪醫生打打招呼,她知道紀雪剛升上副主任醫師,還沒有恭喜她。
不過,夏廣白在這裡,她又不好意思讓夏廣白等她和紀雪寒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