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走下一步。
忽然想起穆舒,她知道自己剛拒絕過那個角色現在又去找肯定是不合适的,但是黎笙别無他法,隻能去試試自己是否還有機會。
她給穆舒打了個電話,穆舒接的很快。
說明來意後,穆舒停頓了十幾秒,随後道:“黎笙,這個角色已經被定了,很可惜,這次機會你沒把握住。”
“對不起穆老師。”黎笙對這個結果并不意外,隻是确實覺得對不起穆老師的精心培養。
穆舒是個德藝雙馨的老師,也是發自内心的喜歡黎笙,道:“如果下次還有适合你的角色,我會為你引薦的,你等消息。”
“好。”黎笙擡起頭,像是重新燃起了一份信心,她感激道:“謝謝穆老師,麻煩您了。”
穆舒是個說話算話的人,說是會找她就一定會來找她,挂完電話,黎笙想在等角色的空窗期她一定要找一份能夠賺錢的工作。
于是拿出手機在搜索引擎搜索如何賺錢,答案各有不同,要麼是正經回複、要麼帶着抨擊色彩、要麼就想着割韭菜。
黎笙劃着手機,忽而看到一條還算誠懇認真的回答:
【去做主播吧,月入十萬不是夢,前提是放得開,豁得出去,比如我,靠直播還清了兩百萬的賭債。】
做主播這麼賺錢的嗎?黎笙從前并沒有了解過這一行業,也隻用過微博這種公共平台來記錄生活,但沒想到現在真的革新換代了。
既然别人可以利用直播賺錢的話,那麼她是不是也可以,除了肢體不協調不怎麼會跳舞之外,她還會很多的才藝。
黎笙查找了一圈攻略,大家好像都說要找好自己擅長的賽道,再垂直創作輸出,或者直接直播臉下一波粉絲,也能為後續打造個人ip鋪路。
下載好紅魚軟件,黎笙刷了一會兒,突然看到穆舒推薦她角色那部劇的路透,翻看評論,很多人都針對一個配角議論紛紛。
【這麼大一個網紅不好好拍視頻,去拍什麼電視劇啊?】
【誰會嫌自己錢掙的少呢?人家或許已經不屑于當網紅了?演員不是更好聽嗎?】
【怪不得米米不直播了,也不更新視頻了,原來是去拍戲了,我還以為他密碼忘記了呢。】
......
黎笙根據網友評論點進去這個配角的賬号主頁,一看吓一跳,他竟然有六百萬的粉絲,平時發的視頻也大多是趨于生活類的。
每個高贊視頻的評論下面,粉絲都紛紛期待他每天晚上的直播。
所以在搜索框搜索了下這位博主的信息,出現的全部是營銷号剪輯的關于他的直播片段,他的每句話都很幽默,梗說來就來,每天在線人數都是十萬加。
他憑借自身的本領擁有了大波流量,一步一步地将自己送到了演藝圈,黎笙不得不佩服這樣的人。
沒錯,在這個世界,除了資源就是流量,這兩樣都能夠為人創造巨大的财富。
這條路确實給了普通人逆襲的機遇,如果她也能夠好好利用,真的能通過直播收割流量和粉絲的話,那麼是不是她也會因為流量加持,具有更大的底氣來進攻演藝圈。
之前的鲸魚娛樂的合同雖然沒解約,但是并沒有限制她做任何事情,從始至終,限制她待在娛樂圈的隻有祁硯川。
可她也不敢再露面,她怕祁硯川失憶了她萬一被公司針對會面臨違約的風險,以及被祁硯川順藤摸瓜發現一切的風險。
她要盡量不再祁硯川眼前晃悠,盡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而且當下她根本沒得選擇,這是唯一一個門檻低而且可以取得高回報的方法,她要擁有一份養活自己和哥哥的工作,以及利用自媒體打響一下自己的知名度。
雖然主意落定,但是具體做什麼黎笙卻一時間犯了難,這些年她學的所有東西都是有錢人家學的,難不成讓她直播插花?品酒?擊劍?
她也沒錢買裝備。
忽然想到那個靠直播還清賭債的博主,做的是美食主播,說是每天都會在直播間吃吃吃,現在是帶着徒弟吃吃吃。
美食主播付出少回報高,隻要吃得香就會有粉絲買賬,黎笙想了想覺得确實是個可行的賽道,不然她也就試上一試?
或許會不适合,但是她知道做什麼事情都不能空想,隻有放手去做才知道自己到底适不适合。
黎笙從前的理念是認準一個目标死命地堅持,後來祁硯川同時給她報了幾十門興趣課程,他讓她去挑選自己适合和真正喜歡的東西。
所以她也承襲了他的思維和想法,對待直播也是如此,領域賽道這麼多,總要試一試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哪一個。
說做就做,黎笙馬不停蹄地注冊了一個紅魚賬号,想也沒想便給自己取了一個很是直接的名字:
我是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