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鹹陽宮門就打開了。
一輛低調的驷馬銅車緩緩駛出,馬車前後跟着幾位騎着高頭大馬的郎衛,人數雖少,但眼神堅毅,高大威猛,身上的衣着和佩劍十分精良。
馬車緩緩停在鹹陽最大的候館前,一穿着錦衣的白胖男子早在客棧門口等待,見狀連忙迎上來。
郎衛将馬車簾掀開,一神色郁郁的黑衣少年走下馬車,他擡眼望見朝自己走來的白胖男子,眼神帶着笑意,臉頰的酒窩緩和了淩厲的氣場:“舅舅。”
白胖男子熱情地拉住少年的手:“政兒,坐馬車累不累?”
秦王政任由舅舅握着自己的手,笑着回應:“不累。舅舅,我今年都十三歲了,不是小孩子了。”
“瞎說,你才十二歲,在舅舅眼裡政兒永遠是小孩子,”白胖男子朝秦政身後的馬車使了個眼色,得到秦政的點頭回應,故意揚聲長歎,“你娘真不像話,自己家兄長要走也不來送送。”
馬車右側車簾被一隻玉手挑起,清晨的陽光灑進車内,輕拂車中女子的面頰,她五官明豔精緻,美得讓人恍神。
美人朱唇輕啟,說出的話卻處處譏諷:“對待無恥之徒,何須有禮?士璋,你說呢?”
士璋聽見妹妹叫自己全名,知道一時半會兒哄不好她了。他拉着秦政走到車窗旁,堆起笑意:“阿瑤,那事是我不對,不過實在是形勢所迫。看在政兒的份上,原諒我吧。”
秦政他極喜歡舅舅,知道舅舅是真心待自己好,此時為了幫舅舅解圍,難得撒嬌:“娘。”
祁瑤心想:從小到大,士璋這人就慣會籠絡人心,如今弄得自己親兒子都胳膊肘往外拐。
到底是心疼兒子勝過讨厭兄長,祁瑤不甘不願放軟語氣:“我人不是來了?少在孩子面前搬弄我是非。”
士璋陪笑:“我哪敢啊,阿瑤說得哪裡話。”
秦政看着眼前一幕,總覺得眼前的場面有些熟悉。四年前也是如此。
那時是他從趙國回秦,舅舅騎馬送了一程又一程,最後還是阿娘狠心将其趕了回去。他還記得她以為他在看書,偷偷拭淚的樣子。
“送也送了,你知道怎麼出城吧?”祁瑤看見士璋嬉皮笑臉的樣子,就氣不打一出來,轉而看向秦政,“我們回去吧。”
“娘,我想送舅舅出城。”秦政不知道這一分别,再見又是何時。他已經四年沒有見過舅舅了,心中不舍。
祁瑤看着站在自己敦實的兄長身邊,顯得格外瘦弱的兒子,臉上的嬰兒肥逐漸褪去。盡管這孩子極力掩飾對于巨變的低落和不安情緒,但她怎麼可能沒有發覺。
也隻有在士璋面前,政兒才能夠像普通孩子一樣,稍微放松一些。可惜自己這個兄長,連這點用處都用不着,偏偏要回趙國。
祁瑤越想越氣,幹脆把車簾一摔,不說話了。
趕車的郎衛很了解太後的脾氣,他扭頭看向年輕尚輕,但一身沉穩氣度的秦王政,得到對方微微颌首示意後,朝秦王政拱手行禮,這才一揮馬鞭,往王宮駛去。
馬車逐漸遠去,秦政安慰有些失落的士璋:“娘隻是嘴硬,其實她比我還舍不得舅舅。”
“我知道,”士璋看到侄子這麼懂事,很是欣慰,想到祁瑤,又有些擔憂,“你娘這脾氣,在王宮裡極容易得罪人。”
秦政接過身後的郎衛送上來的馬疆,聽到這話,他倒看得很開:“舅舅不用擔心,祖母和荀姨都不是會計較這些的人。”
士璋還有些擔憂,他一直為祁瑤的脾氣傷腦,生怕她在外面受委屈:“另一位呢?聽說不是好相處的。”
秦政利落翻身上馬,秦人骨子裡帶着對馬的喜好,秦政也不例外。朝陽從他後側方照來,顯得他酷似祁瑤的五官愈發深邃,少年朗聲道:“娘不是不管不顧的人,更何況,有我在。”
士璋看着坐在高頭大馬上的侄子,四年未見,他似乎真的長大了,乍一看身形,有幾分他父王子楚當年的影子。
他心中除了欣慰,更多的卻是心疼。他借着取馬的空擋,擦了擦眼淚,都怪他無能,才讓阿瑤和政兒在秦國受苦。
要他說,他們士氏在趙國有萬畝田宅度日,吃穿用度不輸那些王孫貴族,比在秦國當什麼太後君王自在得多。
傅溪同往常一樣,叮囑好阿琦和康康不要出客棧,這才出門。
昨晚十九局送來了新機器,是研究員新研發的高科技,傅溪在鹹陽,剛好可以幫研究員試用。
她仔細看了一遍說明書,據說這個指環,能夠識别五米之内的人的危險系數,有彩虹七檔警示燈。
形象解釋一下,至少殺過一人,亮紅燈;殺五人以下,亮橙燈;十人以下,亮黃燈;逐級遞增,到了紫色,就是萬人斬。
研究員通過死刑犯做了試驗,但現代社會,殺人犯終究是少數,因此特意教給傅溪幫忙測試。
傅溪将戒指握在手裡,偶爾看一下機器有沒有反應。
前方三個高大的黑衣男子接近,傅溪在與對方擦肩而過時低頭一看,綠燈!
傅溪回頭,那幾人一邊啃着肉夾馍,一邊談笑遠去,看誰都不像手上握着幾十條人命的狠人。
很快,傅溪懷疑是手中的機器出了問題。自從她走進這條大街後,戒指上的燈變換不停,就是沒有熄滅過。
每個人手中還拿着熱騰騰的肉夾馍。怎麼?殺過人的都喜歡吃肉夾馍?
她并不知道,這都是某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秦王的功勞。
傅溪幹脆将指環取下,放進錢袋。她告訴自己冷靜,說不定是機器出了故障。
收好指環,果然緊張的氛圍消失了。她在鹹陽街頭閑逛,看見街邊一家賣孩童玩具的商肆,想到兩個孩子,便走了進去。
櫃台内擺放着琳琅滿目的玩具,最顯眼的是兩隻色彩鮮豔的木鳥,鳥身下面還裝着車輪。
她感到意外,沒想到兩千年前的戰國,就有這種做工精緻的玩具了。
“這兩個,包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