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掀翻在地上的男人破口大罵,掙紮着想要爬起來,沈歸時遊刃有餘地按着他。
等在診室外的女人聽見動靜,急匆匆地跑了過來,看到江明月的白大褂上鮮明的血迹,再看看被人按在地上的男人,登時淚流滿面,哭号道:“你在家打打我就算了,你怎麼連醫生都打啊……”
江明月想到女人初診時悄悄跟她說過,因為一直懷不上孩子,老公在家經常打罵她。再想想這夫妻倆的檢查結果,她的心情一時複雜難言。
保衛科的人很快趕了過來,要把男人扭送到派出所。女人追上去求情,宋冕顯然沒忘記剛剛被揪着領子的情形,直接打了報警電話。女人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場面亂成一團。好在民警很快到了,把夫妻兩人都帶走了。
-
換藥室内。
傷在右臂,長度有五厘米,江明月操作不便,全讓沈歸時來處理。
局麻打下去之後,兩人誰也沒說話,安安靜靜地等麻藥起效。
江明月在心裡把陳子碩罵了無數遍。要不是這人送來一束玫瑰花,她能被玫瑰的尖刺劃傷?
雖說就算沒有玫瑰花,那個男人也會找别的東西打人,但她還是忍不住遷怒。
江明月料想,沈歸時還是在校學生,縫合技術估計馬馬虎虎,反正傷口在手臂内側,沒人仔細看縫得好不好,就當給這個實習生練手了。
出乎意料的是,沈歸時縫得相當好,針距整齊劃一,手術結也打得平整漂亮。江明月盯着他的手看了一會兒。那雙手勻淨修長,指甲圓潤幹淨。手背肌膚瓷白,因為縫合的動作,顯出淡青色的脈絡。
就是這樣一雙手,在昨天,拉開了攥緊她不放的陳子碩。在剛才,掼倒了蓄意傷人的醫鬧男人。
陳子碩虎背熊腰,剛剛那個男人同樣人高馬大,她也不知道眼前這個看似斯文的實習醫生是怎麼制住那兩人的。
“以後遇到這種情況,你不要跟病人動手。”江明月耐心說着,神情柔和,“萬一被人拍下來發到網上,網上那些人未必會深究誰對誰錯,他們隻會說醫生打病人。到時候醫院出面解釋麻煩不說,對你個人的職業生涯也有影響的。”
沈歸時說:“好。”
“還有就是,你不能确定對方是不是有備而來,如果他身上帶了刀或者别的利器,你一旦跟他對上,處境會很危險。所以如果再遇到來醫鬧的病人或者家屬,你千萬不要跟他們有肢體沖突,盡量找保衛科來處理。”
沈歸時又說:“好。”
真是好學生啊。
江明月忍不住想。
說什麼應什麼。
手臂縫合結束,江明月看了眼時間,離下午上班還有一個小時左右。
她問沈歸時:“你睡午覺嗎?值班室裡有折疊躺椅。”
沈歸時沒回答,江明月偏頭去看他,猝不及防地撞上他幹淨溫和的眸光。
那雙深黑的眼瞳倒映出她的面龐,視線相交,他不閃不避,專注而笃定。
江明月像被這目光燙了一下,情不自禁地往後靠了靠。
沈歸時忽然傾身向前,擡手拂開她額角碎發。
“這裡也有擦傷,師姐。”
所以他剛剛在看……她臉上的傷口?
江明月微微怔忪。
額角傷勢輕微,隻是破了一點皮。沈歸時不說,她都沒感覺,全部注意力都在受傷的手臂上。聽沈歸時說了以後,她才發覺額角也灼燒般的疼。
沈歸時拿來浸滿碘酒的棉簽,繼續幫江明月處理傷口。
一時之間,兩人靠得很近。棉簽極輕柔地劃過傷口的肌膚,伴随着微微涼意。
江明月聽見了沈歸時清淺的呼吸聲,腦中不斷盤旋着沈歸時剛剛和她對視的那一眼。他的眼皮很薄,眼周輪廓深邃,撐出了好看的雙眼皮弧度,一對清黑的瞳仁真誠而清亮。
她霍地站起來。
沈歸時的右手頓在半空:“弄疼你了?”
“沒有……今天謝謝你,你去休息吧,我自己來就行。”
江明月深深吸進一口氣再吐出,總算覺得那雙眼睛從眼前消失了。她找來藥膏,自己對着鏡子把額頭上的傷處理了。
-
因為警車來了一趟,很快半個醫院都知道有個病人把生殖科的江明月醫生打傷了。
江明月接到醫院工會打來的慰問電話,還讓她去領慰問紅包。
近幾年醫鬧現象不少,本院就出了這樣一個規定——凡是因為病人或者病人家屬鬧事而受傷的醫護人員,工會都會發一個小紅包,以示安撫。
趁中午空閑,江明月跑了趟行政樓,拿到了慰問紅包。
200塊錢,裝在一個小小的紅信封裡面。
她指着手臂内側貼着無菌敷料的地方,開玩笑般問道:“就200?我這兒縫了好幾針呢!”
工會上的人也笑着說:“現在院裡經費緊張,你也别嫌棄,錢少情意重嘛。你這胳膊不要緊吧?手術還能照常做吧?”
江明月活動了一下手腕胳膊肘,“還好,沒傷筋沒動骨,不耽誤手術操作。”
“那就好,就怕影響以後拿手術刀。”
大家又閑聊了幾句,隔壁科教科的同事聽見聲音,跑過來問:“江醫生,現在宋遠和沈歸時是不是輪轉到你們科了?”
江明月說:“對。”
“那你來一下,把他們倆的實習評價表帶回去。”
江明月依言跟去拿材料,科教科的同事給了她兩份紙質實習評價表,後面各附一份履曆表。
鬼使神差地,江明月翻開了沈歸時那份履曆。
【姓名-沈歸時】
【曾用名-王添】
改名換姓,一個字都不一樣。
江明月微微詫異,但也沒多想,而是一目十行地往後看。
沈歸時小學和初中均就讀于海城某個偏遠地區的鄉鎮學校,可以說是在教育資源比較匮乏的地方接受了九年義務教育。
但他還是考上了全海城最好的高中——海城第一中學。
再後來,他考上了海城大學醫學院,臨床八年制本博連讀。
這一路江明月看得都辛酸。
還真是小鎮做題家啊,一步步考上來的。
再看【獎懲】那一欄,其中一條寫的是高中連獲三年“青雲助學獎金”。
海城第一中學也是江明月的母校。所以她知道,“青雲助學獎金”名額很少,一般隻會頒發給那些品學兼優,但家庭貧困的學生。
至此,江明月也算大緻拼湊出了沈歸時的基本情況——
一個家境貧苦、勤奮努力的寒門學子。
怪不得那麼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