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陶真曉終于洗了個澡。
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個澡。
有句話說的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就是寶藏。
鐵樹村現在什麼都沒有,但隻要有座大山在,什麼都會有的。
森林中不乏皂莢樹,莢果可以用來制作各種清潔物品,将莢果煮水就可以洗澡。
陶真曉還在莢果水裡頭加入艾草、薄荷、紫蘇等藥料,既能清潔,又能殺菌消毒防蚊蟲。
搓了個藥料澡後,身上幹幹淨淨,還帶着舒适的藥味,真曉有種自己已脫胎換骨的感覺,可太喜歡這些材料了!
她已經在想怎麼制作一款“藥膳肥皂”,可惜缺乏工具,加之麻煩和忙碌,這個想法就暫時隻是想法了。
陶真曉沐浴過後,親自督促全家沐浴,絕不允許一人落下,并且要求全家天天沐浴,特别是幹活流汗的日子。
晚上睡覺之前,爺爺陶請福對家人們說道:“我明天去集市看看,卯時過我就出門,想去的人要起早了,落下了我就不管了。”
陶分曉很興奮,為了明天起早不被丢下,他立刻鑽入被窩,乖乖地閉上眼睛,任誰叫喚都不理,惹得全家哄笑。
翌日,陶真曉卯時醒來,這個時候天還沒亮呢,她是被弟弟吵醒的。
全家都起來了。
待天一亮,陶家全家就離開家門,爺爺帶着孫子們趕集市,兒子兒媳出門幹活,搬運一些倆人一起能搬得動的建宅材料。
不止陶家,全村人都出動了,每天卯時的時候,村子裡就開始忙碌起來。
趕集的不隻陶家,大家有默契似的選擇今天去集市,一堆人踩着朝露走山道,一路閑聊,笑聲不斷,驚醒了山路上的鳥兒花兒。
這幅潮氣蓬勃的美好畫面,令陶真曉心情愉悅,對集市的期待又多了一分。
大概走了半個多時辰的山路,大夥終于走到山路口,陽光都有些炎熱了。
山路口堆放着許多建宅材料,有的兩個人一點點可以搬走,有的需要多人需要工具才搬得動。
有十來人守着材料,其中有記賬的,誰家來搬材料都記得清清楚楚。
陶真曉發現山林中還搭建了一座小木屋,在鐵樹村房子建完之前,會一直有人住在裡面。
前往集市的路是官道,這裡的官道沒修整過,不是那麼平整,又走了半個時辰,大家終于來到了小鎮。
牙洲縣衙離這兒有十裡左右的距離,要去城裡的話,得走差不多一整天呢。
這小鎮也是剛剛形成的樣子,叫做“新風鎮”,宅屋看出來是新建成的,有的還在建造中。
集市不大,但貨品應有盡有,村民們興緻勃勃,來到集市後,大家便散開,各自安排。
陶真曉一直牽着弟弟的手緊跟在爺爺身邊。
“爺,我們要買什麼?”陶真曉目光四處飄散,對什麼都新奇。
街道挺寬敞的,兩邊都有攤子,還可以停放三輛馬車。令真曉意外的是,街上時不時有馬車駛過。
陶請福時不時看看孫子倆在不在身邊,他左右瞧了瞧:“買點面粉,幹活還是得多吃點。買點油點燈,晚上睡太早了,有很多活要幹,重要的還要買鋤頭……”
聽爺爺數着需要的東西,真曉歎氣:“這麼多東西,得花不少錢啊。”
陶請福看了孫女一眼:“今天就是看看,隻買點油和鋤頭,還有一些饅頭就好。”
接着他又道:“你們念書的東西不急,等過段時間咱們會有的。”
陶真曉早有心理準備:“我們不急,又不需要趕考,晚點學也沒什麼關系。”
再說,沒房子她也沒地方坐着看書。
他們走到了聞祥行,聞祥行在小鎮上隻有一家鋪子,是鎮中少有的店鋪裡最大的。
果然,“聞祥行”是集市中唯一的商行,其他都是小商販。
陶家祖孫三人進入其中瞧瞧,店裡商品除了吃食,其他日常用品幾乎都有了,種類還不少。
他們沒急着買東西,出去轉了一圈,把小鎮上逛了個遍。
陶真曉觀察了一圈,小鎮客流量不多,主要是附近的幾個村子,但商販的貨物不少,真曉不禁為他們的貨物積壓的問題擔憂。
為此,她特意向商販提出疑惑,然後才知道,小鎮的客人除了附近的幾個村子,還有軍衛所,還有路過的人。
那些時不時通過街道的馬車,有的是經過的旅人,他們也會停下吃喝,補給必需品。
而軍衛所,真曉認為軍營所需的物品應該有專門提供的渠道,不會随意出來上街才是。
了解過真曉才知道,衛所有屯田,有種地的軍戶,還有不少将士常年駐守在此,家眷跟着搬遷過來,衛所可以随時流動的軍戶家屬和将士家眷近萬人,他們都需要外出采購,最近的買賣集市隻有新風鎮這裡。
這下,陶真曉就開心了,有客源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