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道:“咱們全都去等着,太顯眼,村子裡還以為咱們家出事了呢。”
真曉對弟弟道:“分兒,在家等着,爹和爺爺一定餓了,你把飯熱着等着。”
分曉猶豫了一下,還是堅持跟:“我也去,熱菜不花什麼時間。”
無奈,母子三人一起去村口等。
下午快申時的時候,也還沒見人,淩氏往前走,都進山路了。
姐弟倆也跟上去,在濕潤的山間走動,小路兩旁青蔥翠綠的野菜、姹紫嫣紅的花兒,都沒心情去欣賞。
眼看太陽就要落山,母子仨心急如焚,在山路上已經走了很遠。
淩氏眼都紅了。
真曉自責,自己該跟着去的。
分曉心裡生了某種恐懼,一臉快要哭的樣子。
誰也不說話,腳步在繼續,速度快了起來,母子三人打算去那山裡找家人。
這時,他們聽到前面傳來“咚咚~”的聲音,像是什麼重物磕在地面被拉着走。
母女三人小跑着上了一面小坡,視線裡出現兩道熟悉的身影,頓時,山間小路上響起歡快的叫聲。
“當家的,你們回來了!”
“爹~”
“爺~”
“你們沒事吧……”
陶請福和兒子陶佳文拉着一張木筏,上面綁着十來袋東西,麻袋被塞得滿滿的,陶佳文拉着,父親扶着。
“你們怎麼來了?”
“來了好,正好搭把手……”
陶請福和兒子停下,擦擦臉上的汗水,紛紛取下腰間的水壺“咕噜咕噜”地灌起來。
真曉三人快步圍上去,見親人安然無恙,都松了口氣,終于露出了笑容。
“爹,爺,吓死我們了……”
“有這麼多,太好了!”
“來,拉這裡……”
“先回家……”
真曉看出來爺爺和父親似乎有很多話想說,但現在不是時候。
淩氏上去跟相公一起拉,祖孫仨在後面扶着,一路艱難地将一堆東西拉回村子。
回到村口時,太陽躲入山後面,隻剩一小半露在外面,木筏變得很難推動,地面濕漉漉的,有的地段有小石仔,有的全是泥。
陶真曉想,得找個機會動員村子修修路,要緻富先修路嘛。
陶家幹脆不拉了,反正都回到村子裡了,把物品搬回去就行。
陶請福和兒子左右肩各一袋扛着走,淩氏和女兒各扛一袋,留小兒子看着剩下的貨。
陶家人這陣仗,自是少不得被村人圍觀,打探詢問。
“陶老哥,前天就見你們出門,原來是弄好東西去了……”
“這裡頭是什麼呀,這麼多……”
“老哥,我幫你們搬回去吧,看你們累的……”
陶家父子倆把袋子封得緊緊的,沒露出半點,瞧不出裡面是個啥。
兩個村民幫着陶家搬貨,陶家也不推辭。
也有人有所顧慮沒詢問,隻望着。
“多謝了趙老弟,陳老三,哪天曬好茶請你們嘗嘗。”陶請福大方告訴他們袋子裡的東西,但沒有細說。
幫忙的二人好奇歸好奇,也不好細問,總歸是知道了是什麼貨,搬完東西後,他們也就爽快地離開了,請喝茶的話就當客套。
陶家把東西全搬進堂屋,一家子這才真的放松下來。
真曉和弟弟忙去廚房,燒水的燒水,做飯的做飯。
爺兒倆先洗澡淨身,換上幹淨的衣裳,疲勞去了大半,然後在飯桌上把這兩天的事告訴家人。
那山裡确實有好些野生茶樹,跟唐民富說的一樣,分散在深山老林之中,不好找,但能找到。
第一天下午,父子倆找到了山裡,天黑之前找到了幾處茶樹,晚上在山裡過夜,等第二天白日再采摘。
第二天下雨了,這耽誤了他們的時間,不過,唐民富說雨後采茶最好,他們也是高興,下午雨停之後,他們就趕緊采茶,直到天黑看不見才停手。
父子倆原本隻帶兩個麻袋進山的,後面不夠裝,他們不舍得這次采茶的好機會,陶佳文便連夜下山,在附近的人家尋找麻袋,最後花了兩文錢買下十個麻袋。
“難怪這麼久才回來……。”淩氏給公公添茶。
“我們昨天都沒吃東西,不想耽誤時間,”陶佳文灌了一杯溫茶,痛快地呼了口氣,“山裡确實危險,真兒準備的驅蟲藥粉還是有些用的,但遇到蛇就沒用了,好在有驚無險。”
真曉忙确認:“真沒事?你們沒被咬或者沾上毒液什麼的?”
“沒有,”陶佳文安慰女兒,笑道,“真沒事,就是有些詭異。”
“如何詭異了?”真曉追問,好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