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火铳的又不是縣衙,誰想要火铳,這翻地的成本誰出,依真曉看,這些牛是那兩個公子搞的。
昨天她才遇見他們……
考慮了一會兒,陶真曉幾乎肯定,今日這花錢租牛的事被處理,是因為昨日她跟那兩個人告狀了。
這麼一想,她就想去确認确認,不是去找人對峙,是看看那兩個人是不是在村子裡附近遊蕩,暗中觀察。
隻是想想,真曉并不打算真去探究人家。
“我去看看,免費的勞動力不用白不用。”陶請福這才動心,不用花錢不用自己出力,何樂而不為?
真曉跟父親對視一眼,繼續專心榨橄榄油。
真曉父女倆忙活到午時,榨完了十斤橄榄,榨出大概兩斤的油,就是還有點雜。
真曉用布過濾了一遍,然後靜置,等待沉澱出精油。
這時候爺爺回家,告訴家人,牛免費翻地,但也是有要求的。
一,地要深翻,至少三尺深,就是之前告示說的那樣。
二,每家每戶的田地都要翻一遍,牛的使用權隻有一次。
現在官府追加到三十頭牛,一戶翻完輪到下一戶,一天大概可以翻完一戶人家的地。
這麼來看,鐵樹村七十六戶人家,兩個月才翻完。
陶請福已排隊領牛翻地,陶家去的晚了,排到五十号外,還得等。
陶真曉道:“這才像樣嘛,有規劃有秩序,事情進展會順利許多。”
陶請福滿意地露出微笑:“這回倒做的不錯,李縣丞派人留守村子裡了,每天觀察田地的情況,有問題能及時反饋。”
[是為了等看那火铳有沒有找到吧。]真曉悶聲暗想。
下午,真曉沒啥事要幹,帶着弟弟上田裡去。
若火铳被翻出來,趁官方拿走之前,她也好漲漲見識。
兩日後,下雨的天。
陶家廳堂,一家子都在屋裡。
看着晾在屋内烘幹的鮮豔的淡紫色布料,真曉還算滿意。
因為下雨,地裡的活也停了。
這個天氣,看是得花好幾個月才能翻完地。
陶請福父子商量着要不要養牛崽,以後地裡的活不能全都人來幹。
真曉在旁剝皂角米,邊插話道:“爺,咱不急着買,我還是覺得待土地有所改善再買家畜比較好。”
見爺爺和父親看過來,真曉說出自己的規劃:“爺,爹,我打算去鎮裡住,這樣做事便利點,畢竟書生在鎮裡,村子裡沒人教書,我可沒無師自通的能力……”
沈家,她不想去打擾了。
沈家正在為将來努力,她也急,想做更多的事,首先就得掃盲,她還有很多字不認識呢。
“生意在鎮上比較好進行,村子離鎮裡太遠了,出去一次累死個人,想做什麼都不方便。”
真曉看着家人,表示自己的決心。
當家的沒有多考慮,笑呵呵道:“真兒心思不少啊,行啊,真兒考慮好沒有,上鎮裡去住哪兒,做什麼?”
真曉早已打算好:“鎮裡的宅子一直在建築中,沒有多餘的房源,不賣不租,能住的隻有客棧……”
“現在,鎮裡有兩家客棧,一家是沈家的,豪華啊,一日一兩銀子,不是普通人落腳的地……”
“還有一家,便宜,一晚五文錢,一日十文錢,我長住,商量商量不知能打折不……”
她笑笑:“至于居住的錢,這啊!”
她揚起手中的小東西,一臉得意。
陶佳文瞪眼道:“真兒說過這玩意值錢?”
真曉眨了眨眼:“沒錯,一斤……市場價多少我不懂,但絕對不便宜,我估計夠我付一年的客房錢了,明天我拿去問問唐老闆。”
她隻知道皂角米在前世一斤能賣差不多三百塊錢,在這裡就不知道具體多少了。
淩氏關心道:“那住在鎮裡以後呢?”
真曉看着母親:“我想請人教我把字認全了,然後買書看,知識就是力量,我想做的貨,材料已經準備差不多了,可以開始做,隻要唐老闆還繼續跟我們合作,我們就不愁銷售渠道,不怕沒收入。”
陶佳文覺得女兒很有膽識,聽女兒說着就好像事成了一樣:“真兒想去鎮上沒問題,就是有點危險,我們不能一直陪……”
陶請福當機立斷:“怎麼不行?現在地裡那個樣,也搞不出什麼名堂來,都在家呆着浪費時間,咱們留一個人在家看着就行,可以輪流在鎮裡陪真兒……”
“住店的錢咱們有,怎麼也能夠住一年,這一年裡咱們也做事,現在咱們就靠自己了,不能在村子裡幹等着。”
他已經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了。
沈家的行動力、發展,都明明白白呈現在眼前,誰人家看了沒點心思?
陶請福也被激勵着,加之孫女又能幹,他還有什麼理由不幹?
陶分曉看看這個,看看那個,雙眼逐漸焦急,見爺爺都發話,決定上鎮裡去住,忍不住發表意見:“我也去,我也去!”
空氣靜了一下,接着發出歡快的笑聲: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