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日常習慣通過正經報紙獲取新聞、了解時局,但消遣娛樂還是更喜歡看小報——内容先不提,關鍵讀起來不費勁,沒那麼晦澀難懂。
血腥暴力下三路的爛故事看多了,驟然看到題材新穎、内容精彩還不晦澀難懂的故事,津城百姓那叫一個高興。
小報賣瘋了,蘇末也賺瘋了,很快就在族親家附近買了自己的房子,徹底在津城站住腳跟。
蘇末就這樣兩頭努力,既積極參與各種進步社團活動寫時評社評投給大報社,又通過族兄幫忙遮掩身份偷偷給小報寫小說。
如此半年,蘇末自覺也算是找到了名利雙收的發展道路,準備就這麼按部就班下去的時候,校長突然找上門來。
原來在蘇末離職後,校長還一直關注着她。她發表的各類時評校長每期都有看,一次友人相聚,校長不由得在席間誇贊起蘇末來。
校長的好友席廣月聽了,便對蘇末産生了興趣。
彼時席廣月剛從美國留學回來,受邀擔任津城女子大學的校長——她也是該校首任女校長。
聽聞蘇末的身世經曆,又看了她寫的時評文章後,席廣月便請好友牽線約蘇末見面。
席廣月留洋歸來,學識淵博且思想先進,對于女性解放運動的認識尤為深刻,簡單交談便折服了蘇末。
對于蘇末早早放棄學業、沒能接受系統教育,席廣月覺得十分可惜。而在與席廣月交談後,蘇末也逐漸認識到自己身上存在的局限性,加之寫小說掙了不少錢,經濟寬裕後也有了繼續學習深造的想法。
正逢席廣月決意對津城女子大學進行改革,學校很缺人手,倆人一拍即合,蘇末很快通過學校的考試,成為了津城女子大學外語系的助教,不僅學費全免每月還有補貼,四年後也能拿到畢業證——算是半工半讀。
進入大學的蘇末來到了更廣闊的天地,她漂亮有才華,又在津城新聞界嶄露頭角,一時追求者甚多。
蘇末一開始應付起來還算得心應手,大多數追求者都講究一個體面,她直言拒絕,大家也就散去。
如果遇到臉皮厚死追猛打的人,蘇末就發揮自己寫時評的辛辣文筆,洋洋灑灑寫一封嘲諷味十足的拒絕信,再見報一二——這招一出,臉皮厚的也扛不住散了。
到最後還有那不識趣的人?蘇末便也不留情直接動手揍人——問題也就出在了這,被打的是通過各大學聯合活動而認識蘇末的男大學生。
打了孩子來了媽,男學生的父母不樂意了,跑來學校大鬧——怪蘇末不正經勾引他家孩子。
罵得太難聽,蘇末也不是好脾氣的,學生一巴掌家長兩巴掌——全家一起揍,最後鬧去了警察局。
還是由兩個學校的校長出面進行協調,家長害怕影響了兒子的學業,才不情不願跟蘇末和解。
當時這事鬧得沸沸揚揚,蘇末的名聲受到不小影響,學校外面尚且不提,就是在津城女子大學内也有一些學生議論嘀咕。
當然欣賞崇拜她的學生也不少,王麗娜和雲可怡就是其中尤為突出的二人,倆人沒少跟嘀咕蘇末的同學們吵架,吵得厲害了還動起手來——先禮後兵,算是把蘇末的作風學了個透徹。
三人由此結下友誼,到如今十幾年過去了感情依然十分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