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三水搬進來的時候順便了解了周圍各鄰居家的情況——這對調查處來說不是什麼難事。
稍微一想,石三水便回憶起對面的情況——這家住着祖孫三人,比較特殊的是三人都是女人。
男主人原先在政府上班,去年因公犧牲了。
石三水想起來了,資料上寫着這家的女兒是杭城女子醫學院的學生,昨天那四個女學生也是,難怪會在這遇上。
在石三水思索的時候對門的女學生們也在讨論他。
“對面換房主了?”尋理進了院子不由得關心到,“換了好,原先那個住戶看着就不像好人。”
學姐尹小雪招呼大家進屋同時應道:“前幾天搬進來的,來了好幾個人進進出出把家具那些都換了一遍,戶主看起來是比上一個好,聽我媽媽說每天早出晚歸倒挺正常的。”
尹媽媽也從繡房裡出來給大家倒茶,“我們找人打聽過了,據說從金陵調來的,不過也沒有邀請我們這些鄰居暖房,沒有什麼往來不清楚人到底怎樣。”
“好了,跟孩子們說這些幹嘛,”屋裡傳來老人的聲音,“小雪爸爸的老同學都打過招呼了,都是在政府當差的能有什麼事。”
大家喝光手裡的茶,紛紛起身進裡屋,“尹奶奶,今天感覺怎麼樣?”
尹老太太半躺在床上笑呵呵道:“比以前舒服多了,就是麻煩你們了,每天上課那麼累晚上還來給我按腿。”
趙天冬先上前給她把脈,檢查一下基本情況,“小雪姐對我們這麼好,沒有她幫忙我們可沒辦法這麼快适應學校的生活。”
“再說您願意給我們這些新手機會鍛煉,該我們感激您。今天讓尋理給您按怎麼樣?我們在宿舍互相練了很久,手法絕對沒問題。”
尹老太太依然笑呵呵,“好,我都行。”
尋理便上前給老人按摩起來,趙天冬在一旁觀察指點。
吳頌年、穆蝶和尹小雪也圍在床邊認真學習。
按完後尹小雪端來熱水給尋理洗手,尋理見她還要給自己搽汗,連忙閃躲開道:“小雪姐你别這麼客氣,我自己來就是。”
尹小雪把毛巾遞給她,不好意思道:“穴位和動作我還得再學學,真是麻煩你們了”
吳頌年在一旁歎氣,“怎麼你們學得都這麼快,我倒是手上有勁,可這動作怎麼都記不全。”
趙天冬拍拍她的肩膀,“哎,誰叫咱們都是普通人,這套手法我也是學了很久才徹底掌握,結果尋理半個月就學會了。”
“小雪姐你這算快的了,不急,慢慢來。”趙天冬安慰道。
尹小雪感激道:“天冬,感謝你願意教我,我這也沒什麼能報答你的……”
趙天冬還沒說啥呢,吳頌年先大手一揮,“怎麼能這麼說呢?要不是你幫忙我們咋有機會參加校報的活動?再說天冬跟不上課程進度,也是你借書借筆記給她嘛。”
趙天冬笑嘻嘻道:“沒錯,我們還指望着小雪姐你日後繼續提拔我們呢,等你當了校報社長,高低給我們弄個骨幹當當。”
尹小雪“噗嗤”一下笑出聲來,“你們四個人要才華有才華,要手藝有手藝,哪裡輪得到我提拔。”
五個人嘻嘻哈哈的說笑起來,旁邊給婆婆搽拭身子的尹媽媽聽得十分開心。
以往家裡情況不好,女兒埋頭苦讀也沒見她帶什麼朋友回來,結果一來就來了四個,還幫着護理婆婆的身體,十分熱心腸。
尹媽媽想到自家現在能拿得出手的也就自己一手好繡活了,決定先推了手裡的單子好好做四副繡品給大家做新年禮物。
說起來201四人與尹家結緣非常戲劇。
開學後吳頌年發現整個宿舍就自己對醫學了解甚少,為了增加相關知識和激發熱情,她便積極參與各種活動。
了解多了吳頌年覺得學校的醫學校報很有意思,正巧尋理也對這個感興趣,倆人便興緻勃勃跑去報社想報名加入。
但報社拒絕了她們,學校是八年學制,前三年預科學習的課程跟醫學并沒有什麼關系,而醫學校報是由醫本科學生組織的,招新也是面對醫本科的學生。
報社的學姐建議她們先參加其他文學社,等升到醫本科再來。
被拒絕了吳頌年本來隻是有些失落,結果沒想到尋理當場寫了一篇醫學常識的宣講稿,報社社長就破格把她招了進去。
“!”吳頌年悲痛欲絕,但以她的性格還是做不出要求别人招一帶一的事。
于是便一個人偷偷跑去報社後面的花園抹眼淚,然後便遇到了在那背書的尹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