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想越覺得是個好點子,連瑜歡快地一拊掌下了決定,便帶着喜公公回宮了。
怕文武百官煩他,連瑜甚至沒和大家夥商量這件事,直接在下次朝會退朝前幾秒頒布了這道聖旨。
朝裡朝外引起了軒然大波,官員們被這一個驚雷砸暈乎了,等醒過神來發現龍椅上已經沒人了。
他們抗議也沒辦法,反正也不需要他們幹活,連瑜把這事兒交給了京兆尹和連霄明。
京兆尹負責告知百姓,連霄明負責在勳貴圈子裡宣傳。
連霄明還好說,他那個圈兒裡的公子小姐們早就膩了京城的莊子園子,聽說皇帝開放園子,新鮮還來不及,趕着第一波付了定金。
京兆尹這邊就難了。
皇帝一張嘴,官員跑斷腿。
京兆尹一邊回憶以前喝茶看書到點散衙的美好時光,一邊忙得團團轉,先着人在各個街市張貼了告示,怕百姓看不懂,還抽了人守在一旁負責解釋。
百姓們越聚越多,指着告示議論紛紛,這輩子沒想到有朝一日能進皇帝的園子逛逛,娘呀,這可是天大的榮光。
當然,其中也有人質疑:“皇帝怎麼還要收俺們的錢?”
負責講解的差役吭哧半天給出了回答,說是避免每日進園人數過多,毀壞了花花草草,因此收取一點保養費。
“難不成聖上還貪圖你們這幾個大子兒不成?”
圍觀的百姓們想想也是,五個包子的錢就能逛皇帝的園子,再沒有比這劃算的事兒了。
于是衆人奔走相告:“隻要十文錢,就可以逛皇上的園子,聽皇上聽過的戲嘞!”
很快一傳十十傳百,僅僅一日,傳得人盡皆知,而且……越傳越離譜。
“陛下讓百姓們遊玩皇宮裡的園子了!”
“快,傳下去,陛下讓老百姓住進皇宮啦!”
辟謠跑斷腿的京兆尹:“……”
皇家景區開張當天,連瑜破天荒一大早就起來了,派人尋了在坤甯宮外竹林裡練劍的蕭無咎,強拉着去幾個園子視察情況。
對百姓開放的園子都是人山人海人滿為患,要不是蕭無咎這體格子擋着,連瑜鞋都得被擠掉。
園子外還吸引了不少小攤販擺攤賣吃食,當然這也是因為京城百姓生活多在小康水平,幾文錢的遊樂還是享受得起的。
連瑜滿意地瞧了兩眼,就趕緊擠出去了,花了半日時間把周遭的園子轉悠完了,他這小身闆累得不行,便到了一僻靜亭子裡歇息。
喜公公用絹帕細細擦了擦石桌石凳,從腰上解了水囊,又從袖子裡拿出油紙包好的梨酥,擺在石桌上。
猛灌了一口水下去,連瑜才算是緩了口氣來,撚起一塊梨酥正要入口,餘光瞅見坐在對面的蕭無咎,手上一頓,想了想,忍痛掰了半塊遞給蕭無咎:
“皇後,你也累了,吃塊點心填補一下肚子。”
蕭無咎看着被掰得坑坑窪窪的梨酥,沉默一息,皮笑肉不笑道:“臣不餓,陛下還是自己吃吧。”
連瑜迅速抽回手,三下五除二把點心吃完了,打了個哈欠問:
“各處園子的宴席名額都訂出去了?”
作為總管太監,喜公公自然對幾個園子營收情況了如指掌:“陛下所料不錯,這一個月的名額都已訂滿了。”
“每個園子一個月的門票費,加上預訂的宴會租金,那就是……”
蕭無咎看着小皇帝掰着手指頭算賬的模樣,歎了口氣,手指輕叩桌面:“攏共不過九千兩,陛下不用算了。陛下,這點銀錢可不夠堵戶部尚書的嘴。”
連瑜咬了咬唇道:“沒事,大不了就動朕的私庫——”
聞言,蕭無咎沒忍住“呵”了一聲,打斷了小皇帝的幻想:
“陛下想來是忘了,您向來是國庫私庫混着用,往日花銷大時百官不同意用國庫銀子,您就用私庫銀子填,陛下登基三年,想來私庫是不剩多少銀錢了。”
“不會吧?朕好歹是一個皇帝,破船還有三分釘,三瓜兩棗總能拿的出來吧!”
連瑜不信,扭頭問喜公公,“你說,朕究竟還有多少錢?”
一聽陛下提起私庫,喜公公就暗道一聲糟糕,此時見陛下一臉惱怒地看過來,立刻塌着背顫顫巍巍答道:“回陛下,月初内務府報上來,說廣儲司銀庫裡統共隻剩八千八百八十八兩銀子。”
“……”
連瑜傻了。
這數字聽着挺吉利,但……對于國家财政來說,果真就是仨瓜倆棗。
旁邊傳來一聲淡淡的譏笑,連瑜惱羞成怒地瞪着他:“看來皇後家資頗豐喽?”
蕭無咎狀似苦惱:“臣母親是留了些産業,每年進項不過萬兩,剩下的便是身為皇後每年發下來的一千兩俸祿。”
連瑜:“……”比朕有實力,你牛掰行了吧。
午時尋了酒樓用完膳,蕭無咎就道了告辭。
他的手下找到了撫遠王埋在京城的一個探子,也不知審問得如何,蕭無咎還要回去等候消息。
連瑜便帶着喜公公去巡視了京郊園子,從園子裡出來時,正好碰見了連霄明和同他形影不離的兩個好基友。
見聖上不甚開懷的模樣,連霄明便邀請道:
“時辰還早,堂哥不如和我們一道去怡紅院聽曲?那可是個好地方,堂哥這會子累了剛好松泛松泛。”
怡紅院?
連瑜眼睛一亮,想到什麼又有些扭扭捏捏:“這青天白日的,咱們這幾個人一起去那裡……不好吧?”
“您這說的什麼話!有什麼不好的?”連霄明一擺手,渾不在意,“就是要結伴去才能體會個中樂趣,人越多越熱鬧,越多越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