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人李文曾經同張湯有嫌隙,以後他當了禦史中丞,心中怨恨張湯,屢次從宮中文書裡尋找可以用來傷害張湯的材料,不留餘地。
張湯有個喜愛的下屬叫魯谒居,知道張湯對此心中不平,就讓人以流言向皇上密告李文的壞事,而這事正好交給張湯處理,張湯就判決李文死罪,把他殺了,他也知道這事是魯谒居幹的。
皇上問道:“匿名上告李文的事是怎樣發生的?”
張湯假裝驚訝地說:“這大概是李文的老朋友怨恨他。”
後來魯谒居病倒在同鄉主人的家中,張湯親自去看望他的病情,替魯谒居按摩腳。
趙國人以冶煉鑄造為職業,趙王劉彭祖屢次同朝廷派來主管鑄鐵的官員打官司,張湯常常打擊趙王。
趙王尋找張湯的隐私之事。
魯谒居曾經檢舉過趙王,趙王怨恨他,于是就上告他們二人,說:“張湯是大臣,其屬官魯谒居有病,張湯竟然給他按摩腳,我懷疑兩人必定一同做了大的壞事。”
這事交給廷尉處理,魯谒居病死了,事情牽連到他的弟弟,就把他弟弟拘禁在導官署。
張湯也到導官署審理别的囚犯,看到魯谒居的弟弟,想暗中幫助他,所以假裝不察看他。
魯谒居的弟弟不知道這個情況,怨恨張湯,因此就讓人上告張湯和魯谒居搞陰謀,共同匿名告發了李文。
這事交給減宣處理。
減宣曾同張湯有嫌隙,待他接受了這案子,把案情查得水落石出,沒有上報。
正巧有人偷挖了孝文帝陵園裡的殉葬錢,丞相莊青翟上朝,同張湯約定一同去謝罪,到了皇上面前,張湯想隻有丞相必須按四季巡視陵園,丞相應當謝罪,與我張湯沒關系,不肯謝罪。
丞相謝罪後,皇上派禦史查辦此事。
張湯想按法律條文判丞相明知故縱的罪過,丞相憂慮此事。
丞相手下的三個長史都忌恨張湯,想陷害他。
最初,長史朱買臣是會稽人,攻讀《春秋》。
莊助讓人向皇帝推薦朱買臣,朱買臣因為熟悉《楚辭》的緣故,同莊助都得到皇上的寵幸,從侍中升為太中大夫當權。
這時張湯隻是個小官,在朱買臣等面前下跪聽候差遣。
不久,張湯當了廷尉,辦理淮南王案件,排擠莊助,朱買臣心裡本來怨恨張湯。
待張湯當了禦史大夫,朱買臣從會稽太守的職位上調任主爵都尉,位列九卿之中。幾年後,因犯法罷官,代理長史,去拜見張湯,張湯坐在日常所坐的椅子上接見朱買臣,他的丞史一類的屬官也不以禮對待朱買臣。
朱買臣是楚地士人,深深怨恨張湯,常想把他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