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禹中途被罷官,不久當了廷尉。
最初,條侯周亞夫認為趙禹殘酷陰謀,不肯重用。待趙禹當了少府,與九卿并列。
趙禹做事嚴酷急躁,到晚年時,國家事情越來越多,官吏緻力于施行嚴刑峻法,而趙禹卻執法清援,被稱為平和。
王溫舒等人是後起之官,執法比趙禹嚴酷。
因為趙禹年老,改任燕國丞相。
幾年後,犯有昏亂背逆之罪,被免官,在張湯死後十餘年,老死在家中。
義縱是河東人。
少年時代,曾與張次公一塊搶劫,結為強盜團夥。
義縱有個姐姐叫姁,憑醫術受到太後的寵幸。
王太後問姁說:“你有兒子和兄弟當官嗎?”義縱的姐姐說:“有個弟弟,品行不好,不能當官。”
太後就告訴皇上,任義姁的弟弟義縱為中郎,改任上黨郡中某縣的縣令。
義縱執法嚴酷,很少有寬和包容的情形,因此縣裡沒有逃亡的事,被推薦為第一。
後來改任長陵和長安的縣令,依法辦理政事,不回避貴族和皇親。因為逮捕審訊太後的外孫脩成君的兒子仲,皇上認為他有能力,任為河内都尉。
到任後,他就把當地豪強穰氏之流滅了族,使河内出現道不拾遺的局面。
張次公也當了郎官,憑着他的勇敢骠悍當了兵,因為作戰敢于深入敵軍,獲得軍功,封為岸頭侯。
甯成在家閑居時,皇帝想讓他當太守。
禦史大夫公孫弘說:“他在山東當小官時,甯成做濟南都尉,他處理政事就像狼牧羊一樣兇。甯成不可以用來治理百姓。”
皇上就任命甯成當關都尉。
一年以後,關東郡國的官吏察看郡國中出入關口的人,都揚言說:“甯肯看到幼崽哺乳的母虎,也不要遇到甯成發怒。”
義縱從河内調任南陽太守,聽說甯成在南陽家中閑居,等到義縱到達南陽關口,甯成跟随身後,往來迎送,但是義縱盛氣淩人,不以禮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