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淳維到頭曼經曆了一千多年,勢力有時大有時小,經常離散分化,因為時間久遠,所以他們的傳承世系不能按次序排列出來。
然而到冒頓在位時,匈奴勢力最為強大,使北方夷人完全服從統治,而與南方的漢朝成為敵對雙方,此後,他們的世系、國家的官位名号才被記錄下來。
設置了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
匈奴稱賢者為“屠耆(qí)”,所以通常任命太子為左屠耆王。
從左右賢王以下到當戶,大的擁有一萬名騎兵,小的擁有幾千名騎兵,共有二十四位長官,取名為“萬騎”。
衆大臣都是世襲的官員。呼衍氏、蘭氏,後來有須蔔氏,這三姓是高貴的家族。
衆左方的王和将居住在東方,一直延伸到上谷郡,東邊與穢貉、朝鮮接壤;右方的王和将居住在西方,一直延伸到上郡,與月氏、氐、羌接壤;而單于的王庭一直延伸到代郡、雲中郡:他們各自有分占的領地,追逐水草而遷徙。
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地位最高,左右骨都侯輔佐單于處理政務。
二十四位長官也各自設置千夫長、百夫長、十夫長、裨小王、相封、都尉、當戶、且渠之類的官職。
每年正月,衆官長在單于王庭小規模聚會,舉行春季祭祀。
五月,在茏城大規模聚會,祭祀祖先、天地、鬼神。秋天,馬匹肥壯,在蹛林大規模聚會,計算核對人口和牲畜的數目。
匈奴的法律,有意傷人而将刀劍拔出一尺的就要被處死,犯盜竊罪的沒收他的家産;犯小罪的碾壓關節,犯大罪的判處死刑。
坐牢時間長的不超過十天,全國的囚犯也隻有幾個人。
單于早晨走出營地,祭拜初升的太陽,傍晚祭拜月亮。
他們的座次,位高年長的坐在左邊而且面朝北方。他們重視地支帶戊、己的日子。
他們送葬的習俗,用棺椁、金銀、衣裘裝殓,沒有墳墓,不穿喪服;單于所親近的大臣、侍妾跟随殉葬的,多達幾千幾百人。
舉兵征伐之前要觀測星月之象,月亮盈滿就發動進攻,月亮虧缺就引兵撤退。他們攻伐作戰,斬殺或俘虜敵人就賞賜一壺酒,得到的戰利品就歸個人所有,劫掠來的人就用作奴婢。所以他們作戰,每個人都自動去追逐利益,善于用少量士兵做誘餌來襲擊敵人。所以他們看見敵人就去追逐利益,像飛鳥聚集在一起;他們陷入困窘,就像雲消散一樣土崩瓦解了。戰鬥之後把死者運載回來的人,就能将死者的全部家産歸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