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皓南的琴送得非常快,吃完午飯不久,程霏霏已經坐在寝室裡,開始撥弦調音了。
手裡的小提琴通體棕紅,琴身做工精細,帶着漂亮的木紋,一看就價格不菲。
雖然好久沒拉了,琴弦和琴弓依然散發着松香的氣息。輕輕一撥,聲音如泉水叮咚,從指間傾瀉而出。
程霏霏像模像樣地端起琴,試着拉了一段曲子。
剛剛還聲如天籁的樂器,一到程霏霏手中,頃刻間就變成了木頭鋸子,發出咬牙切齒的摩擦聲。
半首曲子下來,程霏霏被自己的拉鋸聲折磨得頭疼,心虛地想,幸虧此刻宿舍裡沒别人,隻有她一個受害者。
話說,程霏霏對小提琴上頭,還是高二暑假的時候。
她從帝都回來,忽然就吆喝着要學琴。隻可惜,找了老師,買了好琴,沒拉幾天就開學了。
整個高三,她忙于學業,一直練得斷斷續續。直到高考結束後,才算正兒八經學了個入門。
目前的水平實在非常有限,可程霏霏不氣餒。她要短時間内速成,去藝術節的晚會上貢獻一場盛大的獨奏,用琴聲對心儀的對象表白,好将人一舉拿下。
在她的認知裡,沒有什麼比這個方式更詩意、更浪漫、也更加适合李澤昱了。
又鋸了一會兒木頭,程霏霏給自己吵得頭暈眼花,手臂也酸疼不已,不得不放下小提琴。
她找出手機,連上藍牙音響,開始播放聖桑的《影子與回旋随想曲》。
悠揚舒緩的旋律在寝室裡回蕩,療愈着耳朵剛剛遭受的創傷。
這是她當年第一次見到偶像——著名小提琴家羽婷老師,在自己的演奏會上所演繹的曲目之一。
身為國内首屈一指的小提琴演奏家,羽婷老師人到中年,不僅桃李滿天下,還有衆多令人耳熟能詳的代表之作,其中就包括那首由她丈夫作曲、她本人獨家演奏的同名單曲《雨停》。
那首曲子,以及其他多首經典的小提琴曲目,一直都在程霏霏的播放列表上占據着一席之地。
程霏霏身邊的人都驚訝過,她這樣一個自由不羁的年輕女孩,竟然會聽古典音樂。
程霏霏從沒對别人解釋過,那個夜晚,她第一次踏入演奏會的大廳,茫然而彷徨地聽完一場音樂盛宴時,内心無與倫比的震顫。
音樂響起的一刻,時間仿佛凝固了,所有的喧嚣與紛擾都被隔絕在外。程霏霏的心頭泛起無所适從的動容,好像把短暫的一生重新活了一遍。
徜徉的旋律就如破雲而出的陽光,直直地照進她的心底,将内心深處那些支離破碎的憤怒和恐慌一一擊碎,在音樂的滌蕩下,化為涓涓細流,溫柔地湧向四肢百骸。
仿若一場重塑與拯救。
程霏霏自記憶中抽離出來,從椅子裡起身,抹了一把滾至下颌的淚水。
心中有一道聲音,叫嚣着、催促着她,快些把琴練好,然後去那個場合表明心意。
她要告訴李澤昱,她找了他很久,想要當着他的面,将謝意與愛意一并訴說。
程霏霏拿起小提琴,重新練了起來。
這一練,就是一個月。
期間,江城大學也迎來了開學的日子。老生們熱鬧返校,新生如潮湧至,校園裡每天人來人往,連乍起的秋風都夾帶着蓬勃的生命力。
而程霏霏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顧着練琴。
她把接下來兩個月的日曆打印出來,貼在床頭,還給藝術節晚會的那天标了個大大的紅心,仿佛備戰考高一般,規劃着練習的進度。
當然,以她的水平,關起門來死磕是不成的,需要請老師指點。
好在程霏霏人脈頗廣,拐着彎認識了一個音樂學院的學生。對方雖然是學聲樂的,但對小提琴也有所涉獵,指點一下她這個外行也不是不行。
不僅如此,小老師還給程霏霏介紹了一處免費的練習室。地點在音樂學院的舊樓,靠近後街一帶,有一間閑置的音樂教室,可以供她使用。
黎玥聽說之後感動壞了,慷慨地請小老師連喝了三天奶茶,說是感謝她對程霏霏的授業之恩。
然後每天像恭送佛爺一般,歡送程霏霏出門練琴。
這一個月以來,程霏霏每天在寝室裡鋸木頭,鋸得黎玥的血壓蹭蹭往上蹿,疑心自己年紀輕輕就患上了頭暈眼花、耳鳴心悸的怪病。
程霏霏一出走,黎玥頭也不暈了,耳也不聾了,寝室裡的日子終于又回歸了藍天白雲、鳥語花香。
而程霏霏在日複一日的勤奮練習中,竟然真的逐漸脫離了鋸木頭的階段,慢慢開始上道。
她選擇的曲子是《Remember Our Summer》,不是很難,硬練就能成。關鍵是旋律好,節奏快,耳熟能詳。
曲名還非常意有所指的,意圖懷念一場盛夏——
Come the sun
太陽升起
Come the rain
雨滴落下
I will wait even if the seasons change
即使四季不停變化我也會一直等候
I know you'll fly away
我知道你會離我遠去
Need to hold you for myself
必須将你緊緊抓牢
Will we ever meet again
我們還能否再相見
I'll escape from all these chains
我會掙脫所有的枷鎖
Please remember our summers
請銘記我們共同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