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谛醉眼朦胧,嘴角含笑,他雙掌随着樂舞擊節,但卻顯得興意寥落。
天家太子,再盛大的歌舞落在他的眼裡,總歸是顯得尋常了。
“铮——”突然間樂曲忽停,十數女子退步聚于一處,靜止凝神,如同回歸畫卷一般。
“叮——”随着一聲琴音再度響起,那些聚在一處的女子們便紛紛散開,羅紗飄蕩之間,有一人足尖點地,穿過回蕩的煙雲,飛身而來。
李谛眉頭微挑,正了正身子,饒有興緻地凝神瞧着這一變化。
“唰!”一道銀光閃過,一柄劍刃穿透煙霧而出!
霎時間殿内護衛當即戒備,正要上前,卻被李谛擡手制止,隻見那位風流太子嘴角含笑,眼中滿是興味。
那人身前的煙霧終于徹底消散,那隐沒在煙雲之後的面容也終于浮現在太子李谛的眼前。
李谛善畫,他常說,畫中人須有傳神目,方得法門,因此他瞧人,也總是先瞧一雙眼睛。
而此時此刻,李谛卻不知該如何描繪自己所見的這雙眼睛,他持着酒盞的手都為之在空中一滞。
世間最妙丹青手,繪得天成含情眸,瞳如霜雪尾如鈎。
無心而似多情者,最是尤物。
如此的一雙眼睛,左眼下那一粒平添神韻的小痣,這人便是小春。
小春踏雲煙而來,身着盛裝,玉帶飄飄,竟是雌雄莫辨。
隻見他手腕一轉,他手中劍刃當即随之而轉,他身形舞動之間,那柄劍也仿若注入神魂一般,如遊龍飛舞,輕盈飄逸。
飛煌舞,至柔則無骨,至剛而易折,唯有陰陽平衡,剛柔兼濟,方得要領。
而小春一曲劍舞,正着要的!
衣袂飄飄,劍光如虹,劍花連綿宛若驚鴻照影,倏忽回身一劍,凜凜生風。
“咚——”李谛看着小春舞劍之姿,不禁擊鼓而和,口中輕聲念道,“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琴瑟之聲愈演愈疾,小春舞劍動作也愈發大開大合,飄飄乎如回風流雪,罡勁者卻又如石破天驚。
玉冠微斜,羅帶翻飛,劍光凜凜,不時照徹他眼角勾勒的一尾薄紅。
“耀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骖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李谛吟詠聲音逐漸高昂,他手下鼓點愈擊愈烈,與铮鳴琴音、劍鋒破空之聲混雜在一起,在這滿室煙雲,如來像下,奏響一曲輝煌绮麗的浪歌。
樂聲如浪潮翻湧,一浪高過一浪,層層堆疊,終于達到一個高聳的峰頂,小春于這萬丈潮頭,淩空一躍,身姿飛旋,劍光如白虹貫日,殿中煙雲萦繞在其身側,日光透過窗棂照耀在他每一根發絲之上,那一刹那,他便似塵世飛仙,似要斬斷塵緣枷鎖,重回天上白玉京!
“咚!”“叮!”“铮!”積蓄已久的浪潮終于轟然下落,驚濤拍岸而響徹萬古轟鳴,小春在這餘音之中,持劍蓦然回首。
應回天上去,不似凡塵人。
“砰——”李谛手中鼓掉落在地,他仰頭大笑道:“妙哉,妙哉!”
“妙哉——”
初時大笑,後又歎息,性情反複,颠倒異常。
大喜過後則是大悲,盛大的輝煌落幕,纏繞在李谛心頭的隻有無盡的寂寥。
“你叫什麼名字?”李谛對小春伸出了手,他目不轉睛地看着小春。
音有絕,舞有盡,歡快不過一時,連漢家陵阙也不過西風殘照,可小春站在那裡,仿佛世間所有绮麗顔色都為之停留。
小春走到李谛身前,低着頭跪了下來,道:“回殿下,小春。”
“小春——”李谛喚着小春的名字,他似乎還帶着三分醉意,以至于這一聲名字,都被他喚得綿長而多情,他全然不像這東宮之主,國之儲君,倒像個浪蕩的公子,在喚着情人的姓名。
“劍舞絕妙,可終究缺了些東西。”李谛站了起來,他揚聲吩咐道,“取朱砂來。”
身邊的侍從即刻取了一碟朱砂與筆墨來,李谛挽袖舉筆,沾上一筆朱砂。
“為何垂着眼睛,是本王面容不堪入目嗎?”他似笑非笑,輕佻至極。
“奴才微賤之人,不敢不敬。”小春垂着眼睛,他濃密而纖長的眼睫也随之垂了下來,半遮半掩地覆蓋在眼瞳之上,在空中簌簌地顫抖着。
“本王準你不敬。”李谛微彎下腰,伸手挑起小春的下巴,居高臨下地與小春對視着。
他眼中掠過一瞬的驚豔,似乎盡管閱遍美色,也不禁為小春的面容一滞。
而小春被迫擡起頭來,仰頭看着李谛的面容,卻是蓦地一怔。
李谛生有佛相,卻又一副浪子模樣,可他着實俊朗,但小春并不是為這一副皮囊而失神。
他隻是在凝視着李谛的眼睛。
丹鳳眼,李谛有一雙難得的丹鳳眼。
上挑的眼尾,流轉的光華,像極了他記憶中最刻骨銘心的一位故人——
謝清之也有這樣一雙丹鳳眼。
小春隐藏在長袖下的指尖都不住地顫抖,他拼命壓抑着沖動,他生怕自己下一刻,就會不住地撫上那雙叫他魂牽夢萦的眼睛。
小春藏得太好,他把那些足以瀝幹心血的情緒都掩飾為一片平靜,李谛似乎也被他騙過,而沒有察覺出他此刻的失态,又或許,他根本不屑察覺。
沾染朱砂的筆尖漸漸靠近小春的面容,在小春的眉間輕輕一點——
肌膚勝雪,朱砂一點,宛若茫茫雪地之間,簌簌一株紅梅。
李谛輕撫過小春的面容,他不禁喟然歎道:“我從此不敢——”
“見觀音呐。”
“小春,你與本王有緣,以後便來身邊服侍吧。”他看着小春,莫名呢喃了一句谒語,“諸法因緣生,緣者,最是不可說......”
小春跪在地上,他低着頭,神情莫測。
諸法因緣生,小春也曾讀過佛經,他知道下一句是什麼。
諸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是生滅因緣。
因緣生滅法,佛說——
皆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