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讀者發現,自從小龍女下山找楊過以來,她就像變了一個人,從之前高冷的禦姐,忽然就變成了一個什麼也不懂,在楊過面前會撒嬌的小女孩。
之前小龍女對楊過,都是強制要求,不滿意就是死亡威脅。叛逆如楊過,也在她面前俯首帖耳,幾年間無一事敢違逆師父。在年齡大的孫婆婆面前,小龍女同樣具有威嚴,孫婆婆也是聽命于她。更勿論對付魔頭李莫愁,全真教,也是遊刃有餘。
在古墓,她不僅懂得姑侄師徒身份有别,也知道教育楊過殺師不詳。知道師徒野外脫衣練功是醜事,不想外揚,起初想殺死目擊者,後又逼迫其發誓不可外揚。更明了楊過内心,知道他向往紅塵,不可能将他長久羁絆于古墓。
但是當她下山來找楊過時,這一切忽然都變了。她開始對楊過從施壓逼迫,改為撒嬌退讓,對外人的策略則一概以一句“我不懂”應對,很巧妙的将自己置于世間一切規則之外,以一句“我不懂”隐藏起她所有的目的。就好比對熊孩子的那句“她還小”一樣,不管一個孩子闖了再大的禍,大家都會以她還小,不懂事來原諒她。
但是這并不妨礙小龍女用世間規則來要求他人,比如她指責趙志敬欺詐,公孫止言而不信,自己卻可以毫無心理負擔的悔婚,騙公孫止自己姓柳等等。
而便宜占盡,恰恰暴露了她的心機,這就是所謂的聰明反被聰明誤,一個人如果太聰明了,到頭來反而算計了自己,天道在上,人算終究不如天算。
現在的問題是,小龍女為什麼會改變策略?這裡就涉及到一個她和楊過之間的力量對比,此消彼長的問題。
一個是楊過年齡漸長,從一個男孩變成一個男人,自然不再那麼好控制,來到外界,環境改變也是一個因素,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機關就是玉女心經和九陽真經的博弈。
為什麼楊過對玉女心經是一門旁門左道如此清楚?因為他自己身受其害,親自體驗過。
【楊過道:“昨晚我走火之事,你可千萬别跟郭伯母說,她知道後定要笑我,說我學了龍姑姑旁門左道的功夫,以緻累得郭伯伯辛苦一場。”】
而郭靖的回答卻是:
【郭靖道:“我自然不說。其實龍姑娘的功夫也非旁門左道,那是你自己胡思亂想,未得澄慮守一之故。”】
因為郭靖未曾親曆,自然不明白楊過為何如此诋毀自己師門的武功,出于客氣說些好話。
那麼為什麼說玉女心經是旁門左道呢?
仔細看書中描寫,你就會發現,玉女心經,雖為二人同練,但受益者其實隻有主導方一個。之所以它是邪術,以楊過小龍女為例,其實楊過就相當于小龍女的鼎爐。
林朝英當年對王重陽由愛生恨,以至于古墓派的人,都要朝王重陽吐唾沫。
而她自創玉女心經的主要目的,也是要勝過全真,而非與全真合作。
所以玉女心經外功就是招招克制全真劍法,這點因為事先已經研究了全真口訣,招招都料敵于先,所以比較容易做到:
【過得數月,二人已将《玉女心經》的外功練成。有時楊過使全真劍法,小龍女就以玉女劍法破解,待得小龍女使全真劍法,楊過便以玉女劍法克制。
那玉女劍法果是全真劍法的克星,一招一式,恰好把全真劍法的招式壓制得動彈不得,步步針鋒相對,招招制敵機先,全真劍法不論如何騰挪變化,總脫不了玉女劍法的籠罩。】
而内功卻沒那麼容易,因為全真内功,是玄門正宗,【博大精深,欲在内功上創制新法而勝過之,委實談何容易?林朝英也真絕頂聰明,居然别尋蹊徑,自旁門左道力搶上風。】
其實外功玉女心經也是走的邪門,先偷别人口訣,也不光明正大,但是内功更邪門,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勝過王重陽,而不是與他合作,所謂心意相通的雙劍合璧,隻不過是假象。
而實質真相是:
林朝英【枯居石墓,自創詭異武功,将一番無可奈何的相思之意,寄托于招式之中,想象自己遇到危難,愛侶王重陽竟能不顧自身安危,奮力來救,代為擋開敵人。】
所以玉女心經内功描寫,都是讓男人奮不顧身的保護女人,女子才是練功主體,是主人,男子是回護者,是工具。
所以練“亭亭如蓋”時,小龍女教導楊過:【以拳掌或刀劍再來傷害我,你須撲将過來,擋在我身上,代我受這一擊。敵人舉起拳掌或這刀劍,要擊在你身上。】
有危險時,楊過必須當擋箭牌,代受一擊。敵人的武器都要打在男人身上,讓他甘心受這一擊。然後還要接着回護她:
【你撲在我身上回護之時,必須兩腿分開,撐在地下,腰脊出力挺住,上身才不緻當真壓在我身上。】
玉女心經内功,不僅“亭亭如蓋”一招如此,其實招招皆是這樣:
【但練到第七篇下段的功夫,每一招每一式皆是由自己奮力回護對方,心中假想敵人出招淩厲兇狠,小龍女難以抵敵,時時處于極大兇險之中,拆招既久,心中自然而然覺得小龍女已不是武功較己為高的師尊,隻覺她柔弱可憐,受惡人欺淩,非自己出力保護不可。】
此時楊過已經被邪門歪道的武功所洗腦,漸漸入道了。
【這套武功一練,楊過到後來隻覺小龍女是個依賴自己保護的小妹子,更不當她是姑姑師父,所有拳招劍法,盡用于代小龍女擋架敵招,竟不顧及自己。】
然後又講了他倆練一招“願為鐵甲”:
【這日練到一招“願為鐵甲”,楊過須得雙臂環抱小龍女,似乎化為一件鐵甲,将她周身護得不受敵傷,小龍女則須束手受護,自行調勻真氣。】
同樣的套路,男人心甘情願做鐵甲,女人則在工具保護下,自行練氣。
這時候楊過已經有點走火入魔了:【楊過縱身向前,雙臂虛抱,其實并沒碰到師父身子,但眼光中脈脈含情,顯得決意自舍性命,為她盡受敵人刀槍拳腳。】
這天又練那招邪門的“亭亭如蓋”,楊過沒穿衣服,俯身在同樣如此的小龍女上方,差點走火入魔:
【楊過腰背出力撐住身子,不令自己壓到小龍女身上,卻見她眼波盈盈,滿臉紅暈,嘴角邊似笑非笑,嬌媚百端,不禁全身滾熱,再也難以克制,雙臂抱住了她身子,伸嘴欲在她臉頰上一吻。】
後來被趙志敬、甄志丙撞破的那晚,同樣也是如此:
【楊過練的是“陽退”功夫,随時可以休止,小龍女練的“陰進”卻須一氣呵成,中途不能微有頓挫。】
而小龍女說過:【這門内功步步艱難,時時刻刻會練入岔道,若無旁人相助,非走火入魔不可,隻有你助我、我助你,合二人之力方能共渡險關。”】
說的好聽,是互助,其實陽退随時可以休止,也就是說男方是随時可以終止來防護女方的,主要任務還是一個護具和輔助的功能。
玉女心經的邪門之處已經很清晰了,就是讓男方心甘情願的做護具,例如鐵甲、亭蓋之類的,助女方功成。試想不攝人之魂,會讓别人甘願做工具,做到如此嗎?所以它的本質實際與攝魂術一。
因此才有王重陽苦思冥想,最後以九陰真經移魂大法來破解玉女心經。
【移魂大法”中放心離魂之術,神遊物外,心不附體】
【玉女心經中的最高明部分神光離合、似有似無、若隐若現、難以捉摸,必須用到放心離魂之術,方能神遊物外,不萦于心,若無其事,虛虛實實,真幻莫測,方能免為所制。
那時也不能說是全真派武功高,還是玉女心經高,隻不過誰也不能制服對方,也不緻為對方所制,各自悠遊自在而已。】
也就是說玉女心經其實也是攝魂之術,用了九陰真經的離魂之術,才能不受玉女心經所制,不再被玉女心經攝魂。其厲害程度,與九陰真經的移魂大法不分伯仲,學了移魂大法,也隻能做到不受其擾。
所以為什麼楊過後來認王重陽為祖師,因為自從楊過學會了重陽遺刻的移魂大法,才能神遊物外,開始逐漸擺脫小龍女玉女心經的控制。可以說學到九陰真經移魂大法是楊龍關系的一個分水嶺。
在學到移魂大法前,楊過基本處于小龍女完全的情緒掌控中。比如李莫愁來古墓,小龍女以讓楊過逃走,來試探他對自己的忠誠度。
楊過一開始是答應了,收拾了行李想走。
但是小龍女的一個眼色,楊過馬上熱血上湧:
小龍女:【可不像你!”說着瞪了他一眼。楊過胸口熱血上湧,伸手挽住她手臂,道:“姑姑,我聽你的話就是。”】
小龍女也會總在最後時刻,回頭來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