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金氏钗黛—解紅樓金書 > 第111章 神雕真相

第111章 神雕真相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楊過聽她口氣,似乎她叫自己睡這冷床确也不是惡意,于是柔聲央求道:“好姑姑,這張冷床有什麼好處,你跟我說好不好?”】

小龍女在讓他感到性命掌握在自己手裡的同時,施以恩惠,讓他對自己産生依賴感,使其成為自己的附屬物。就像寄生一樣,産生宿主死了,他也會随之死亡的感覺,把自己性命與宿主捆綁在一起,也就是所謂的同生共死。

3.除了綁匪的單一看法之外,人質必須與所有其他觀點隔離(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訊息)。

隔絕在古墓裡,楊過幾年間隻能接收小龍女灌輸給他的觀念,正好符合這一條件。

幾年間小龍女一直在把古墓派的歪理邪說灌輸給楊過,跟郭靖和黃蓉影響楊過的俠義正道不一樣,小龍女教給他的都是背道而馳的理論。

比如在練亭亭如蓋時,楊過以善良的天性自覺這個武功不好:

【楊過搖頭道:“姑姑,這一招的确巧妙之極,敵人萬想不到,隻不過……隻不過好象太陰毒了一些。”

小龍女道:“什麼陰毒?我二人既已摔倒,那牛鼻子就該罷手,他為什麼又趕上前來,出手再來傷你?他如不上前追擊,這一劍就刺他不到。因此這一劍隻刺壞人,不傷好人。”

楊過點頭道:“對極,祖師婆婆要對付的原是壞人。”】

比如二人在談到俠義道時:

【楊過道:“江湖上總有不少壞人,咱兩個聯手對敵,來打壞人好了。”

小龍女道:“壞人随他自管自壞去,不跟咱們相幹。咱兩個在這古墓之中,自在逍遙,壞人也害咱們不到。”

楊過聽師父這麼說,似乎今後一生要在古墓中長住,不覺氣悶之極,待要反駁幾句,又想到小龍女說“咱兩個在這古墓之中,自在逍遙”,心道:“姑姑肯讓我在這古墓中陪伴她一生一世,永不分離,她說‘自在逍遙’,好似也不厭煩我陪她一生一世,那可好極了。”】

相比于郭靖黃蓉,小龍女給楊過的影響都是負面消極的。

4.人質必須相信,要脫逃是不可能的。

這四個條件下,人們就會産生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被桃花島遣送到全真教,又背叛全真教的楊過,已經無處可去,也隻能寄希望于長大以後,或者小龍女死了以後逃離古墓。

【楊過大喜,心想:“有這條規矩就好辦,那一天我想出去了,隻須不聽你話,讓你趕了出去便是。”但想這番打算可不能露了口風,否則就不靈了。】

【楊過聽她漠不在乎的談論生死大事,也就再無顧忌,道:“就算你不讓我出去,等你死了,我就出去了。”】

以上可以看到,楊過的情況符合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所有條件。

而通常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會經曆以下四大曆程:

1.恐懼

因為突如其來的脅迫與威吓導緻現況改變。

楊過初見小龍女就覺得恐怖。

【楊過擡起頭來,與她目光相對,隻覺這少女清麗秀雅,莫可逼視,神色間卻冰冷淡漠,當真潔若冰雪,卻也是冷若冰雪,實不知她是喜是怒,是愁是樂,竟不自禁的感到恐怖。】

2.害怕

在不安的環境中,身心皆受威脅。

楊過在黑暗的古墓看到棺木,說不出的害怕,不得不向令他感到恐怖的小龍女求助,和她同居一室。

【楊過自幼獨身浪迹江湖,常在荒郊古廟中過夜,本來膽子甚壯,但這時要他在墓中獨睡一室,想起石棺中那些死人,委實說不出的害怕。】

3.同情

和挾持者長期相處體會到對方不得已行為,且并未受到“直接”傷害。

孫婆婆給楊過留下小龍女可憐的印象。

【孫婆婆低聲道:“你龍姑姑無依無靠,你……你……也……照料她……一生一世……”說到這裡,一口氣再也提不上來,突然滿口鮮血噴出,隻濺得楊過半邊臉上與胸口衣襟都是斑斑血點,就此閉目而死。】

小龍女總是在言語上造成自己命苦,和楊過兩個人隻能互相憐惜的假象。

【小龍女低低的道:“是啊,世上除了你我兩人自己,原也沒旁人憐惜。”】

4.幫助

給予挾持者無形幫助如配合,不逃脫,安撫等;或有形幫助如協助逃脫,向法官說情,一起逃亡等。

幫助小龍女從古墓逃脫,安撫小龍女的行為,楊過都有過。

所以進了古墓的楊過,在感受到生命威脅的情況下,而産生恐怖的情緒,從而不僅對小龍女略施小惠的目的性從不懷疑,并且從不敢抗拒責罰,到從責罰中感覺受恩和快樂來,甚至覺得挨打是為他好。

這種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在受虐中體會到是“為他好”的不正常心理一直延續下去,以至于後來小龍女嫁給公孫止,抛棄快死的楊過,都給楊過一種是“為他好”的心理暗示,同時讀者也被這樣誤導,可以說讀者也随着楊過體會到這種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并予以認同。

【小龍女拿起掃帚,在他屁股上用力擊了下去。楊過知道求饒也是枉然,于是咬緊牙關強忍。】

對比在全真教,趙志敬作為師父打楊過一耳光,就被他咬斷指頭。在古墓被打的楊過,卻絲毫不敢反抗,咬牙忍耐,到後面甚至開始感恩小龍女打輕了,并主動替打他的小龍女陳述是為他好。

【起初五下甚是疼痛,但到第六下時小龍女落手已輕了些,到最後兩下時隻怕他挨受不起,打得更輕。十下打過,提起他往床上一擲,喝道:“你再下來,我還要再打。”】

【楊過道:“你雖打我,心裡卻憐惜我。越打越輕,怕我疼了。”】

【楊過聽她的語氣溫和,嬉皮笑臉的道:“你打得再重,我也歡喜。”

小龍女啐道:“哼,你一日不挨打,隻怕睡不着覺。”

楊過道:“那要瞧是誰打我。要是愛我的人打我,我一點也不惱,隻怕還高興呢。她打我,是為我好。】

小龍女的一句【“哼,你一日不挨打,隻怕睡不着覺。”】,等于直接說你是個賤皮子,可以說十分具有侮辱性,但是楊過欣然接受。

進古墓的第二天,楊過就主動洗碗筷,當起了仆從的角色。

【第二天兩人吃了早飯,楊過将碗筷拿到廚下,洗滌幹淨,回到大廳中來。】

一向叛逆跳脫,不服管教的楊過,自從進古墓,【對師父十分敬重,兩年之間,竟無一事違逆師意。小龍女剛想到要做什麼,他不等師父開口,早就搶先辦好。楊過又常搶着做飯燒水,盡量不讓師父勞碌。】

對于一個頑皮的孩子,是如何能做到兩年間無一事違逆師意,并且盡心盡力服侍人的?

同樣落入李莫愁手裡的陸無雙,也殷勤伺候李莫愁,也是因為性命被李莫愁掌握的恐懼,但是與楊過不同的是,她是假意如此,實際将仇恨埋在心裡。

【陸無雙聰明精乖,情知落在這女魔頭手中,生死系于一線,這魔頭來去如風,要逃是萬萬逃不走的,于是一起始便曲意迎合,處處讨好,竟奉承得那殺人不眨眼的赤練仙子加害之意日漸淡了。】

【她将父母之仇暗藏心中,絲毫不露。李莫愁問起她父母,她總假裝想不起來。當李莫愁與洪淩波練武之時,她就在旁遞劍傳巾、斟茶送果的侍候,十分殷勤。】

在全真教的楊過,也曾經是這樣正常的假裝恭順。

【但趙志敬如此相欺,心中懷恨愈來愈烈,隻是不肯吃眼前虧,臉上可越加恭順。】

因為他們當時的處境,還沒有完全構成形成斯德哥摩綜合症的條件,心理還是健康的,但是到了古墓的楊過卻不同。

在古墓呆了兩年後,楊過的心理扭曲更加嚴重,開始主動求打,求殺死,也不願意離開。

【忽然心下恐懼,悲從中來,撲身草地,哭道:“姑姑,我将來大了,你也别趕我走。我不乖,你打我好了,你殺我好了,我死也不離開你!”】

後來更是有了做貓做狗,天天被鞭打的臆想。

【楊過道:“姑姑,我喜歡見到你,陪在你身邊,你待我好不好,那不相幹。就算你天天打我罵我,用劍每天斬我一個傷疤,我還是真的喜歡你。老天爺就算要我做狗做貓,你天天鞭我踢我,我也定要跟在你身邊。】

新修版金庸加了這段,把楊過寫成有受虐傾向,有些人說他老糊塗了,但是新修版其實是他仔細斟酌後修訂的,作為一個作家怎麼會不珍視自己作品呢?顯然他是有用意的。

按照斯德哥摩綜合症的觀點,人是可以被馴化的。

桃花島上的那些啞仆,都是窮兇極惡的人,被黃藥師抓上桃花島後,刺聾,割去舌頭,隔絕外界的一切信息,生死都掌握在黃藥師手裡,便被馴化成聽話的奴仆。

世界上關于斯德哥摩綜合症的發現,始于1973年8月23日的瑞典斯德哥摩市銀行搶劫案,可是金庸寫神雕俠侶早在1959-1961年,比世界首次發現這個症狀早了十幾年。可見金庸對人性的洞察,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把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叫做古墓綜合症。

小龍女對楊過的第三重控制,就是玉女心經心通術,通過同修玉女心經,使得純粹将她當做師父看待的楊過,産生欲念的幻覺,讓他們之間的關系從師徒向情侶發生轉變。

顯然起初分析《神雕俠侶》時,我沒有仔細重讀原著,憑着自己的固有印象,将楊龍戀解讀成戀母情結,是不對的。

通過這段時間的閱讀,我發現楊過對小龍女的心理并不是依戀,相反當他離開古墓,他的行為和心理就開始分裂,他的行為往往和他的心理活動截然相反,他一直在想逃離小龍女,在與小龍女重逢時,喜悅與痛苦會同時出現,說不清哪種情緒更多一些。

比如在大勝關,他想的是回古墓找小龍女,而行為卻是走向相反的方向,遇到黃蓉郭芙,顯然金庸的用意不是想寫楊過是一個路癡。

童年的陰影需要一生去治愈,楊過用整個前半生去擺脫小龍女留下的陰影,其中離不開郭靖的感召,以及黃蓉的助力。

黃蓉數次幫助他遠離小龍女,最後要不是黃蓉編的故事,楊過十六年前就不得不跳崖殉情,和小龍女同囚崖底,又重新回到被拘禁的生活了,更不會有十六年行俠仗義,最後石擊蒙哥的神雕大俠了。

所以每每楊過都會以自己的方式向黃蓉求助,他的本能一直在幫他尋求解放。

因為關于進化心理學的解釋,心理分析學的看法,新生嬰兒會與最靠近的有力成人形成一種情緒依附,以最大化周邊成人讓他至少能生存(或成為理想父母)的可能,斯德哥摩綜合症由此發展而來,所以楊過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與戀母情結有類似之處。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