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金氏钗黛—解紅樓金書 > 第140章 神雕真相

第140章 神雕真相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楊過當年來過華山,雖未上玉女峰,卻曾聽洪七公說起山上各處勝迹,對小龍女道:“這是玉女的洗頭盆,碧水終年不幹。”

小龍女道:“咱們到殿上去拜拜玉女去。”】

原來楊過當年上華山的時候,洪七公就給他介紹過山上的各處古迹了。

當大家商定五絕歸屬後,四散在華山各處尋幽探勝時,楊過馬上提出去玉女峰看一看。

【楊過指着玉女峰,對小龍女道:“咱們學的是玉女劍法,這玉女峰不可不遊。”

小龍女道:“正是。】

說明楊過既了解玉女峰,而且也對玉女峰最感興趣,所以對小龍女找了個借口,說咱們學玉女劍法,所以玉女峰不可不遊。

他不僅了解玉女的洗頭盆,甚至連半山腰上的一個無名深潭連着黃河,關于水潭的傳說都知道。

【楊過道:“這個深潭據說直通黃河,是天下八大水府之一。唐時北方大旱,唐玄宗曾書下禱雨玉版,從這水府投下去。”

郭襄道:“這裡直通黃河?那可奇了。”】

你說楊過能不知道華山玉女祠裡供祀的是誰嗎?金庸就是這麼喜歡捉弄人。

其實就算當年洪七公跟楊過講過華山的古迹,也很可能不會講的這麼詳細,當時洪七公先在大雪裡昏睡三天裝死,後對付藏邊五醜時,歐陽鋒就出現了,一直跟歐陽鋒生死比試,哪顧得上跟楊過唠那麼多關于華山的古迹傳說?

關于玉女峰的事,楊過十六年間遊曆,還不知是從哪來打聽的這麼詳細,隻要關心,世上沒有打聽不着的事,更何況神通廣大的神雕大俠呢。

事實上楊過最擅長的事是裝傻,并以裝傻為樂,當初遇到洪淩波他就裝傻子,後遇到陸無雙又裝傻蛋,這大概就是聰明人的樂趣所在,他在小龍女面前隻不過不像那樣明着裝傻而已,畢竟他和小龍女彼此太了解對方了。

他為什麼對華山玉女峰這麼感興趣,并非因為他和小龍女練的是玉女劍法,而是因為他跟黃藥師學了桃花島的玉箫劍法。

很明顯的原因,因為以楊過對華山玉女峰傳說的了解,他肯定知道玉女峰的玉女說的是弄玉,而非林朝英。

我們再來看看十六年間楊過的足迹。

在風陵渡口的時候,衆人一共講了楊過四件行俠仗義的事情。

第一件事楊過從江西趕往臨安救王将軍,遲了兩天,但是在臨安殺死了陷害忠良的奸臣陳大方,并把他的首級挂在了臨安東門的鐘樓檐角之上。

第二件事同樣是在臨安,楊過夜審奸相丁大全,把他的臉皮打青了,并且第二天親入皇宮,把丁大全的供狀交給了皇帝。

當時南宋的朝廷就在臨安,也就是現在的杭州。

第三件事在山東濟南,宋五蒙冤,楊過給了宋五的娘兩千兩銀子賄賂縣官,擺平了宋五的冤案,反手又在縣官家搶了四千兩銀子。

宋五這件事發生在距離風陵渡夜話五年前。

【五年多前,我在山東濟南府打抱不平,殺了一個地痞,殺人償命,判了個斬決,那也沒話好說。】

事後,宋五也去了臨安,一年多後見到海邊的楊過,後來楊過在臨安夜審丁大全時,宋五也參與了。

【我知道定是神雕俠所為,不敢再在原籍居住了,便搬去江南臨安府。

過了一年多,有人跟我說,海邊有一位斷了臂的相公,帶了一頭大怪鳥,呆呆的望着海潮,一連數天都是如此。我連忙趕去,果然見到他老人家,這才能向他磕頭道謝呢。”】

所以宋五看到楊過在海邊呆呆的望着海潮是什麼時候?

是距離風陵渡夜話三年多的時候,風陵渡時已經是十六年之約最後一年了,也就是說宋五看到楊過在臨安呆看海潮是在第十二年多上。

書中寫十六年前楊過離開絕情谷之後,到東海邊練劍,一共是用了六年時間。

【屈指算來在海邊已有六年了。】

後面又接着寫道:

楊過【某一日風雨如晦,楊過心有所感,當下腰懸木劍,身披敝袍,一人一雕,悄然西去,自此足迹所至,踏遍了中原江南之地。】

似乎是楊過在東海邊待了六年,之後就離開,在中原江南遊曆去了。

但風陵渡講到楊過行俠仗義的事看,楊過大部分時間都住在臨安,到第十二三年的時候,還在臨安海邊呆呆的望着大海彼岸。

當年楊過離開絕情谷後,先回了趟古墓,看到嫁衣委地(離開古墓時他從小龍女身上扯下來的),下了終南山就照直往襄陽來了。

楊過【下得山來,在江湖上東西遊蕩,忽忽數月,這日行近襄陽】

但是走到襄陽附近,卻因為郭芙的原因沒有進城,而是來到孤獨求敗的劍冢,也就是當初他自稱郭家女婿,使蕭史乘龍,打賭逼走大小武那個荒谷附近,他斷臂後,也曾不知不覺走到那裡,準備死在那兒。

【他雖牽記郭靖,但不願見郭芙之面,心想:“與雕兄睽别已久,何不前去一訪?”當下覓路赴荒谷而來】

在劍冢練劍住了将近一年時,楊過想去絕情谷一趟。

【眼見天寒地凍,與小龍女分手将屆周年,楊過道:“雕兄,我欲去絕情谷一行,今日和你暫别。”】

大家都知道給死者才過周年,其實此時在楊過心裡,早以為小龍女死了,認為小龍女的周年忌日快到了,所以才想去絕情谷給她過周年。否則的話,你如果相信小龍女被南海神尼帶到南海去了,一年的時候,你去絕情谷幹嘛?

因為絕情谷在襄陽的北面,所以楊過離開劍冢,想向北走,但是雕兄卻一直拉着他向南走。

于是楊過便找了個借口,不去絕情谷給龍女過周年了,想的是大概雕兄想帶他去南海找龍女,所以就往南走,結果直往東南方向而來,一直走到了東海之濱。

楊過【消了赴絕情谷之意,跟着神雕,直往東南方而來。

行了十餘裡,楊過驟然間心中一動:“雕兄壽高通靈,莫非它引我到南海去和龍兒相會麼?”

想到此處,胸口熱血奔騰,難以抑止,邁開大步,随着神雕疾馳。隻兩個月間,已抵東海之濱。】

楊過這個心路曆程就很詭異,心想去北,結果卻向南走,想向南走,去南海,結果卻去了東南方向的東海。

那麼楊過去的這個東海之濱到底在什麼地方呢,前文也講了楊過就在臨安海邊看海潮,也就是今天的杭州。

杭州臨海的地方是哪裡呢?就在錢塘江入海口。

《射雕英雄傳》開篇寫到:

【錢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無窮無休的從臨安牛家村邊繞過,東流入海。】,錢塘江入海口的海潮就是錢塘潮。

“錢塘江位于我國浙江省,最終注入東海,在它入海口的海潮即為錢塘潮。”

而在南宋,臨安就是錢塘潮觀潮的最佳處。

“南宋時期,京城臨安府府尹每年都要受命去錢塘江邊校閱水師,總是會選在一個名叫浙江亭的觀潮勝地,就是今天杭州市南白塔山下的江邊,也叫樟亭驿。”

“宋室南遷後,臨安皇宮位于現在杭州市的城南鳳凰山東宋城路一帶,城南候潮門就臨錢塘江。”

錢塘潮潮汐屬于半日潮,每天子午各兩次,中間間隔大概12個小時。

再看書中對楊過在臨安海邊觀潮的描寫:

【他幼時曾在桃花島住過,知道海邊潮汐有信,每日子午兩時各漲一次,這時紅日當空,又是潮漲之時。】

楊過知道臨安海邊的潮汐時間,和桃花島一樣,所以他非常清楚他對面的是桃花島。

錢塘潮最著名的一線潮的樣子:

“海潮到來前,遠處先呈現出一個細小的白點,轉眼間變成了一縷銀線,并伴随着一陣陣悶雷般的潮聲,白線翻滾而至。幾乎不給人們反應的時間,洶湧澎湃的潮水已呼嘯而來,潮峰高達3—5米,後浪趕前浪,一層疊一層,宛如一條長長的白色帶子,大有排山倒海之勢。詩雲:“錢塘一望浪波連,頃刻狂瀾橫眼前。看似平常江水裡,蘊藏能量可驚天。”

再看書中楊過面對的潮水:

【過不多時,耳聽得遠潮隆隆,聲如悶雷,連續不斷。】

【潮聲愈來愈響,轟轟發發,便如千萬隻馬蹄同時敲打地面一般,但見一條白線向着海岸急沖而來,這股聲勢,比之雷震電轟更為厲害。楊過見天地間竟有如斯之威,臉上不禁變色。】

所以楊過就是對着“蘊藏能量可驚天”的錢塘潮練劍的。

那麼桃花島又在什麼地方呢?

《射雕英雄傳》裡寫黃蓉和郭靖去桃花島時走的路線:

【兩人轉行向東,到了舟山後,雇了一艘海船。黃蓉知道海邊之人畏桃花島有如蛇蠍,相戒不敢近島四十裡以内,如說出桃花島的名字,任憑出多少金錢,也無海船漁船敢去。她雇船時說是到蝦峙島,出畸頭洋後,卻逼着舟子向北】

按書中以上描寫,郭黃二人在舟山上船出發後,再折而向北四十裡外就是桃花島所在,大家可以去看地圖,這個位置正對着臨安的錢塘江入海口,所以桃花島上的潮汐的時間與錢塘江海潮一模一樣。

金庸家在浙江,自然熟悉這裡的地理,但是讀者看到地名,往往囫囵吞棗,一帶而過,哪裡會留意他竟然如此煞費苦心的設計。

所以楊過十六年間,第一年待在襄陽附近的劍冢,第二年到第七年一直臨安府對着錢塘潮練劍。

後九年間,依然會常常站在臨安的海邊向大海眺望,而海那邊正對的就是桃花島。

所以雕兄真不背鍋,楊過第一年離開劍冢後,說去南海,卻到了東海,說是雕兄拉着去的,後來十幾年依然常常被人看到站在東海海邊,對着桃花島發呆,又去怪誰?

在風陵渡夜話裡,楊過做的第四件事是一個中年婦人講的,說楊過在淮北救了她的表妹,淮北位于安徽北部。

楊過在淮北救了她表妹,不代表她表妹是淮北人,因為她表妹尋父,是走了好幾個省份,找了四年,在淮北找到父親的。

最後因為她爹不做人,她娘要自殺,楊過殺了她爹,救了這婦人的表妹母女二人,并将在此事件中作惡的蒙古千戶扔進了淮河。

後來這婦人的表妹也見過楊過在海邊:

當郭襄聽完宋五的故事,問起楊過呆望海潮的原因:

郭襄問:【“那神雕俠雖然急人之難,解人之困,說不定他自己卻有一件為難的心事呢?他為什麼要呆呆的望着海潮?”】

為什麼是【為難的心事】,而不是傷心事?因為郭芙誤傷小龍女,小龍女跳崖留言,讓楊過等十六年,楊過很想郭芙,但是卻不能去見她,所以很為難。

【坐在西首角裡的一個中年婦人突然說道:“小婦人有個表妹,有緣見過神雕俠,她也曾見神雕俠呆望大海,神色古怪,因而親口問過他。神雕俠說道:‘我的結發妻子在大海彼岸,日夜記挂,不能相見。’”】

前文提到楊過是在淮北救的這個婦人的表妹,但是淮北在内陸地區,不臨海,所以很顯然這個婦人的表妹後來也去了臨安,在臨安海邊看到的楊過。

大家想想楊過所說的這個在大海彼岸的結發妻子是誰?

風陵渡提到的楊過做過的最後一件事,就是在風陵渡附近,和西山一窟鬼約架,因為他割了西山一窟鬼老七的兩個耳朵,還說要把西山一窟鬼趕出山西。

風陵渡在山西最南端,從這裡再往南走,就是襄陽方向,所以郭芙等人從晉陽回襄陽,路過風陵渡。

除了風陵渡口講到的故事,楊過襄陽大會給郭襄祝壽,連夜請的人有:

河南信陽軍趙老爵爺,常德府烏鴉山聾啞頭陀,還有江夏張大胯子。

常德在湖南最北端,與湖北接壤。

江夏與襄陽同在湖北省,位于襄陽東南方向。

還有一個少林的無色禅師,和河南信陽的趙老爵爺,都是河南的,信陽在河南南邊,也與湖北接壤。

書中提到楊過十六年間熟悉的古迹,除了華山的玉女峰,就是襄陽附近的羊太傅廟。

楊過召集人為郭襄祝壽,直接選在堕淚碑後,說明他熟知這裡。

【隻聽一人說道:“孫三哥,恩公叫咱們在堕淚碑後相候,這碑為什麼起這麼一個别扭名字?可挺不吉利的。”

那姓孫的道:“恩公生平似乎有件大不稱心之事,因此見到什麼斷腸、憂愁、堕淚的名稱,便容易挂在心上。”】

為什麼是【大不稱心之事】,與小龍女分離,應該是傷心,而非不稱心呀。

因為沒能娶到郭芙,當上郭家女婿,所以很不稱心如意。

并且和熟知玉女峰典故一樣,楊過熟知羊祜的典故和言語。

【姓孫的道:“我曾聽恩公說,羊祜生平有一句話,最是說到了他心坎兒中。”

姓陳的忙問:“什麼話呀?你慢慢說,我得用心記一記。連恩公也佩服,這句話定然非同小可。”

那姓孫的道:“當年陸抗死後,吳主無道,羊祜上表請伐東吳,既可救了東吳百姓,又乘此統一天下,卻為朝廷中奸臣所阻,因此羊祜歎道:‘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七八。’恩公所稱賞的便是這句話了。”】

‘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七八。’,和前面的大不稱心,很不稱心如意對應上了。

羊祜與楊過的名字音近:

【那姓陳的沒料到竟隻這麼一句話,頗有點失望,咕哝了兩句,突然大聲道:“孫三哥,羊祜,羊祜,這名字跟恩公不是音同……”】

而且因墜馬摔斷胳膊,留下折臂三公的典故,與楊過斷臂呼應。

關于羊祜,還有遺策滅吳的典故,羊祜生前未能完成滅吳大業,在他死後,杜預按羊祜生前的軍事部署一舉滅吳,完成了統一大業,與楊過參與倚天屠龍計劃相呼應。

總結以上提到的楊過十六年間走過的地方,以及人脈關系分布包括:

湖北襄陽:附近的劍冢,城外羊太傅廟,

浙江臨安:對着桃花島。

另外還有江西,山東濟南,安徽淮北,山西南部的風陵渡。

人脈關系:湖南、湖北、還有河南。

大家發現一個規律了嗎?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