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金氏钗黛—解紅樓金書 > 第141章 神雕真相

第141章 神雕真相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一個好的作家,重要的事情會通過一些很平常的對話來體現,這是符合生活常态的,在生活裡,人們很少會大聲的喊出自己的目的,人情世故往往在一團和氣中你來我往,暗藏鋒芒。

最近看到胡玫導演的新版《紅樓夢》要上映了,有感而發,據說她這版的主題是陰謀與愛情,會把林黛玉家産的事情拍出來。

雖然看到選角,個人認為不是很成功,各個主角都不怎麼符合預期,尤其是林黛玉,缺乏書卷和高貴的氣質,但是胡玫的這個拍出所謂陰謀論的方向是對的,以往《紅樓夢》的拍攝,包括最成功87版,其實都犯了一個最根本的錯誤,就是對原著的誤讀。

别看據說當初請了紅學的專家顧問,但是他們的想法是被續書作者高鹗牽着鼻子走的,并且帶有時代特色,把黛玉當做一個孤女,寶玉和她都被塑造成反封建的形象。

胡玫在這方面走出了第一步,打破一些固有的成見,但是調包計這種與前八十回明顯違和的片段估計還在,這個情節設計和賈母、王熙鳳、賈琏等人的之前行為相悖,是不合乎邏輯的,真的是非常無奈。

希望将來關于金書的影視劇改編也會有突破,而不總是固定在當時六十七年代讀者的閱讀理解為主流。

一本好書應該常讀常新,回頭再想《紅樓夢》裡關于林黛玉的身家。

第十四回林如海在蘇州病逝,是賈琏陪着林黛玉回蘇州,處理林如海後事。

第二十五回,鳳姐通過幾句閑話,便當着衆人的面明着支持寶黛聯姻。

【鳳姐笑道:“倒求你,你倒說這些閑話,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

第六十六回:通過賈琏心腹小厮興兒和尤二姐的閑聊,才指出賈琏同樣也支持寶黛聯姻,在他心裡寶玉和黛玉的婚事是準定了的。

【興兒笑道:“若論模樣兒行事為人,倒是一對好的。隻是他已有了,隻未露形。将來準是林姑娘定了的。

因林姑娘多病,二則都還小,故尚未及此。再過三二年,老太太便一開言,那是再無不準的了。”】

榮國府的财政大權,前台負責人是賈琏,後院負責人是王熙鳳,這兩口子一個比一個猴精,林家的後事是賈琏辦的,整個賈府唯一明面裡提出賈寶玉娶林黛玉的也是他倆,賈母和賈政、王夫人還沒說話,他倆嘴裡倒在背後給定了。

為什麼他倆這麼積極,明顯因為他倆最清楚林家有多少錢,賈琏處理後事的時候也許還留了後手,這也是流傳說賈府挪用林家銀兩的由來。

王熙鳳後來與平兒私下談起林黛玉的嫁妝時,也是肯定了寶黛會成婚,并且故意說黛玉的嫁妝要從老祖宗的體己錢裡出,都體現出了她的精明算計。

她和賈琏能聯合鴛鴦,在賈母眼皮底下偷東西,會不打林家家産的算盤?

林黛玉的身家,作者已經在這些閑聊裡體現出來了。

這兩口子可不做虧本的買賣,作者說王熙鳳【機關算盡太聰明】,她在書中行過的善就數出一個劉姥姥來,但是劉姥姥是王夫人的親戚,王熙鳳和王夫人關系緊張,正好借劉姥姥緩和關系。

而且很多富人都做慈善,迷信點說就是積德,王熙鳳此舉可以說是花小錢改善形象,收買人心的好機會,所以對貧窮的劉姥姥沒有捧高踩低,不計回報的好,根據她的人性來說,難保也是她機關算盡的一部分。

不過做人留一線,鳳姐的這一善舉總算是遺澤了子孫,讓巧姐受益了,所以有人會說論迹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

包括金陵四大家族的情況,書中也是通過旁人的八卦聊出來的。

為什麼金庸敢說希望他的書一百年後,仍然有人看,因為他的确是參照了《紅樓夢》這樣的名著來寫書的,至于能不能達到名著的标準,那就另說了。

我是邊讀邊談想法的,看到小龍女偷嬰兒栽贓楊過的細節,才肯定作者是把小龍女這個人物當反派塑造的,于是再回顧,發現我對楊過和小龍女這兩個人物關系的解讀還是不夠深入。

原來楊過和小龍女這兩個極聰明的人,從相遇那一刻起,就在鬥智鬥勇,勾心鬥角的博弈。

對于有些人來說,愛情是相濡以沫,是志同道合的努力,成全更好的彼此,可是對另一些人來說,愛情是一場戰争,必須有人獻祭,有流血有犧牲。

當楊過和小龍女相遇時,他們就抱着各自的目的,也就注定了他們之間關系成就不了單純美好的愛情。

楊過在全真教待不下去,究其原因,是因為他想學到高深的武功,而郭靖送他的當天,打翻衆道士的場面,讓他看不上全真教的功夫,所以從一開始他就有抵觸心理,并因此造成和趙志敬關系不和。

而且楊過有一個執念,一定要勝過郭芙和大小武,不能被郭芙看不起,按他的預期,郭芙他們跟着郭靖學武,而他被送到終南山,去學遠遠不如郭靖的全真教武功,将來必然會輸給郭芙他們,所以他打心眼裡就不想留在全真教。

新版楊過出場雖然隻有十二三歲,但是油腔滑調,堪比韋小寶。

【就在這時,一個衣衫褴褛的少年左手提着一隻公雞,口中唱着俚曲,跳跳蹦蹦的過來,見窯洞前有人,叫道:

“喂,你們到我家裡來幹麼?”

走到李莫愁和郭芙之前,側頭向兩人瞧瞧,笑道:“啧啧,大美人兒好美貌,小美人兒也挺秀氣,兩位姑娘是來找我的嗎?姓楊的可沒這般美人兒朋友啊。”臉上賊忒嘻嘻,說話油腔滑調。】

楊過一個人浪迹江湖,手裡能提着一隻公雞,口中唱着俚曲,雖然小小年紀孤身一人,日子卻過得還挺滋潤,說明他非常機靈,混迹江湖已經相當有經驗了。

他不僅聰明機智,而且獨自在社會底層混了好幾年,可不是對世俗什麼也不懂,單純的小孩。

楊過之所以大鬧全真教,全因為他看到全真教道士被郭靖的武功碾壓,所以他看不起全真武功,不願意用心去學習。

【楊過眼見全真教群道給郭靖打得落花流水,又見丘處機等被霍都一班妖邪逼得手忙腳亂,全賴郭靖救援,認定這些道士本領全都稀松平常。他對丘處機尚且毫不佩服,更何況對趙志敬?】

所以你認為楊過逃進古墓,隻見到一個年老醜陋的孫婆婆和一個十幾歲的小龍女,就會安心願意拜她為師,學武功嗎?

首先為什麼一見面,孫婆婆要楊過叫小龍女姐姐,楊過卻叫她姑姑?

【那少女披着一襲薄薄的白色布衣,猶似身在煙中霧裡,看來約莫十六七歲年紀】

【其時她已過十八歲生辰,隻因長居墓中,不見日光,所修習内功又是克制心意的一路,是以比之尋常同年少女似是小了幾歲。】

楊過進古墓的時候,将近十四歲,而小龍女實際年齡這時候十八歲零九個月,但是她由于練功的緣故,看起來約莫十六七歲,也就是說此時從楊過的視角看,小龍女看起來不過是比他大兩三歲,那麼他自然該叫小龍女姊姊。

所以【孫婆婆笑道:“這位龍姊姊是這裡的主人,她問你什麼,你都回答好啦!”】

孫婆婆此時必然知道古墓的規矩,想為小龍女找一個可以為她死的男人,以及陪練玉女心經的人,根據孫婆婆後面的表現,她臨死前讓楊過和小龍女答應照顧彼此一生一世,明顯是想拉郎配的。

楊過是什麼人,很會撩人,十二三歲出場就管三十幾歲的李莫愁叫大美人。

要知道沒有女人想被人把年齡往大裡叫,後來楊過叫程英姊姊,被程英幾次三番糾正自己年齡比他小,完顔萍叫程英姊姊,程英也很不樂意。

後來楊過想叫程英姑姑,作為楊過的死忠粉,一向以溫柔示人的程英馬上正色拒絕,我可不是你姑姑,堪比溫厚的薛寶钗,聽到賈寶玉把她比做楊貴妃的反應。可見姑姑這個稱呼,對于年輕女孩着實不是什麼好稱呼。

還記得新聞裡那個因為被服務員叫阿姨,而大鬧餐廳,索求精神賠償的女人嗎?雖然她屬于極端個例,但是女人不喜歡被人叫老是事實。

所以想想對于古墓派駐顔有術非常自信的小龍女,被楊過叫姑姑時的心情吧,想想如果你是高中女生,被一個初中男生叫阿姨,心态會不會崩。

楊過之所以叫小龍女姑姑的原因,看他見到小龍女第一面之後的反應:

【竟不自禁的感到恐怖:“這姑娘是水晶做的,還是個雪人兒?到底是人是鬼,還是菩薩仙女?”】

後來楊過對洪淩波描述也是墳墓裡有個白衣女鬼。

此時楊過對小龍女的感覺是恐懼,自然會警惕和提防,他看到小龍女聯想到的是鬼怪佛仙,直白點講,就是想到民間的鬼怪故事了。

民間故事,在荒郊野嶺的大墳裡遇鬼的故事,大多是一個老婆婆帶着女鬼,女鬼勾引書生之類的男人,所以他很機靈的叫小龍女姑姑,把輩分拉開,有意避開可能會發展成親密關系的姊姊稱呼。果然後來小龍女想讓楊過叫她龍姊。

楊過在古墓醒來之後,将自己的經曆從頭到尾叙述了一遍後。

【小龍女緩緩站起,道:“他的傷不礙事,婆婆,你送他出去罷!”

孫婆婆和楊過都是一怔。】

楊過一怔很好理解,孫婆婆為什麼也一怔?

【孫婆婆道:“孩子,非是我們姑娘不肯留你過宿,實因此處向有嚴規,不容外人入來,你别難過。”】

既然孫婆婆知道這個嚴規,還替小龍女解釋,小龍女讓楊過走,她為什麼要一怔?

因為小龍女等像楊過這樣一個全真弟子已經很久了,楊過的到來可以說是雪中送炭,楊過沒醒的時候,孫婆婆和小龍女心裡都明白。

孫婆婆不明白好容易有人來自投羅網了,為什麼卻要把人送走,因為她沒有小龍女的心機,後來孫婆婆背着楊過,跟小龍女又讨教了一番,才明白自家龍姑娘的用意。

當楊過賣弄自己的口才,把自己的身世遭遇從頭至尾繪聲繪色的全說了,包括在桃花島和全真教的全部經曆,小龍女就看穿了楊過的心中所求,以及他的性情和頑劣,想好如何拿捏他了。

試想如果小龍女當時就留下楊過,第二天主動對楊過說你拜我為師吧,楊過會心甘情願同意嗎?

他連全真教都看不上,憑什麼信服你一個野外住着,無名無姓才十幾歲的女孩?

所以小龍女讓孫婆婆送走楊過,她全程跟蹤,為的就是讓孫婆婆無理取鬧,和全真教故意起沖突後,她出來立威。

你郭伯伯能打敗全真弟子,我也能,看你服不服。

但是小龍女的武功跟郭靖差很遠,論實力其實根本比不上全真七子。

所以小龍女開始采取非常手段,祭出自己的不谙世事大法。

所謂的不谙世事大法,後世的厚黑學也自歎不如,厚黑學是隻要我不要臉,你能奈我何?

不谙世事大法是我不要臉,你奈何不了我,而且還裝成我不懂不知道的樣子,你們還指責不了我,否則就是欺負我。

大家都記得郭靖帶楊過上山那天,小龍女不僅用琴聲回答霍都,後來還用琴聲答謝丘處機。

【果然林中琴聲變緩,輕柔平和,顯是酬謝高義之意。】

小龍女是懂禮數的,但是此時小龍女變得什麼也不懂了。

【按照輩份,郝大通高着一輩,小龍女動手之際本該敬重長輩,先讓三招,但她一上來就下殺手,于什麼武林規矩全不理會。】

讓人覺得自己什麼也不懂,裝成天真無邪就是小龍女的大殺器,每當她想達到什麼目的,就會裝出我不懂的樣子。

【郝大通心想:“這女孩兒武功雖然不弱,但似乎什麼也不懂,顯是絕少臨敵接戰的經曆,再強也強不到那裡。”】

小龍女一直跟蹤着孫婆婆和楊過,為什麼看到孫婆婆和全真教起了沖突不出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