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金氏钗黛—解紅樓金書 > 第147章 神雕真相

第147章 神雕真相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這一章就是掘根之作,把楊龍情義從根上給挖了,從此别再說什麼不谙世事,同生共死,連戀母恩義也别談了,隻有爾虞我詐,恐吓SE誘和垂死掙紮,大不了楊過還有一些沖動和義氣。

【小龍女道:“你心裡害怕,是不是?挺快的,隻一劍就完事。”楊過見她眼中忽發異光,知她立時就要下殺手,】

想象下當時的情境,把小龍女的話和恐怖電影裡的變态殺人魔相比,是不是一模一樣?

眼中發着異光,乖,挺快的,一下子就完事,不疼。

這種惡魔吓人人哭,吓鬼鬼崩。

楊過後來出了古墓,說她是惡鬼,白衣女鬼,想讓洪淩波殺了她一點也不冤。

但是長久以來,小龍女在世人的心裡大多就是白衣飄飄,單純無邪,冰清玉潔的樣子。

她這樣變态恐怖,很多人會覺得是個性,腦回路清奇,沒人去體會楊過在面對死亡的恐懼。

楊過此時才十六歲,正是朝陽般的年紀,對世界充滿希望和熱愛,所以此時面對小龍女冰冷劍鋒,以為小龍女傷重要死了,他想殉情嗎?不,他【胸中求生之念熱切無比】。

想想一個未成年的孩子被自己媽媽拿刀對着,說要殺死他是什麼感受?小龍女和自己想死,先把孩子扔下樓的瘋女人的想法有什麼區别?至少瘋女人自己也許的确想死,可是小龍女自己卻不想死。

但曾經幾乎所有的人讀書時體驗都不一樣,包括我。

是我變了,還是我讀過的書變了?有的人說我們生活的世界變了,我們可能已經進入了另一個平行空間?其實是我們的内心世界變了,對世界有了新的認識。

《神雕俠侶》講的是沖破封建禮教的故事嗎?

作者在書中說的清清楚楚,在宋朝徒弟娶師父,相當于母子亂LUN,而我們反的封建禮教是那些迂腐的婚姻父母做主,女子從夫等等,從來沒說可以亂LUN,也沒贊成過老師可以強逼學生娶她,古時姑表親可以結婚,随着現代文明進步,三代之内不能成親,反封建絕不意味着可以罔顧人倫亂搞。

楊過在古墓一直待小龍女如母如姐,那麼小龍女逼楊過娶自己行為,跟元人子繼父妻有什麼區别?

蛇女跟元人根本蛇鼠一窩,怪不得得到忽必烈的贊許後沾沾自喜,與之惺惺相惜。

忽必烈的第一任妻子是他的親侄女;第二任皇後在輩分上是他的姑姑,同時是他第一任皇後的奶奶;第三任妻子輩分上是忽必烈的孫侄女,一人娶妻跨四輩。

而且窩闊台曾想讓忽必烈的媽嫁給他兒子貴由,也就是忽必烈的堂哥。等于媽嫁兒子,這就是亂LUN,但是在當時的草原文化中很正常。

【蒙古人于什麼尊師重道、男女大”防等禮法本來遠不如漢人講究,忽必烈聽了楊過的話也不以為異,隻聽說這少女傳過他武藝,不由得多了一層敬意,笑道:“果然是郎才女貌,天生佳偶,妙極,妙極。來,大家盡此一碗,為兩位慶賀。”說着舉起酒碗,一飲而盡。國師微微一笑,也舉碗飲幹。餘人跟着喝酒,麻光佐更連盡三碗。

小龍女對蒙古人本無喜憎,聽忽必烈稱贊自己與楊過乃是良配,心中甚喜,喝了半碗酒後,容色更增嬌豔,心想:“那些漢人都說我和過兒成不得親,這位蒙古王爺卻連說妙極,瞧來還是蒙古人見識高呢。”】

再回頭看看書中這段話諷刺不諷刺?我堂堂中原文明,被亂LUN觀念入侵,還引以沾沾自喜。

金庸詩書繼世之家,連母子師徒大防都要崇拜當時蒙古人理念?

楊過以小龍女為母為姐,小龍女先逼嫁楊過,等于母嫁子。

後跟楊過的師叔甄志丙席天慕地。

又要嫁給公孫止。公孫綠萼和楊過同輩,公孫止和甄志丙同輩。

後又跟楊過的師祖周伯通暗通款曲,周伯通是甄志丙師爺,等于孫女嫁爺爺。

小龍女一女侍四代,不是反禮教,是反人倫,人無禮教,與畜牲何異?此女居然被世人當做冰清玉潔的代名詞,這個世界真是颠了。

【他自經絕情谷中一番出生入死,更将羁縻普天下蒼生的禮法習俗絲毫不放在眼裡,心想偏偏要讓世人皆知,我楊過乃娶師為妻。】

當時的楊過何其幼稚可笑,那隻沾染了毒蛇氣息的小蟋蟀,就是他身上的毒氣,郭芙一腳将之踩死,寓意着将來必是郭芙以武犯禁,拯救他脫離毒害。

當時元人是外敵,小龍女因為自己輕浮悔婚惹來禍事,卻教唆楊過不管襄陽衆生,在國難當頭時刺殺守城将領,就是自私自利,雞鳴狗盜,虛僞狡詐的内奸。

欲望發作時骨骼格格作響的小龍女,跟絕情谷的公孫止一個德行,都是國難時跑到絕情谷獨善其身避世,假裝清心寡欲的山中高士,最後欲望大爆發,徹底裝不下去了。

金庸效紅樓夢以禽獸喻人,楊過說絕情谷的鳄魚是毒龍,相對應古墓的小龍女是毒蛇,黑龍潭的瑛姑就是泥鳅。

書末又以蕭史乘龍的典故,說弄玉像林朝英,弄玉郭芙顔若朝華,以林朝英影射郭芙,王重陽林朝英抗金,對應楊過郭芙是一對抗蒙俠侶,實在是用心良苦。

雕蛇之争從射雕三部曲第一部《射雕英雄傳》就是定調了的。

之所以第一部叫射雕,是因為郭靖一開始在蒙古長大,是射雕英雄,後來知道了嶽武穆嶽飛的故事,得到嶽飛的武穆遺書,始攜雙雕棄蒙返宋。

大家都知道嶽飛就是金翅大鵬鳥轉世,即天龍八部裡的迦樓羅鳥,以蛇為食,郭靖就是武穆遺書的傳人,所以射雕的第一反派歐陽鋒就是蛇派傳人。

降龍十八掌、斷龍石,屠龍刀,以及楊過助大雕滅蛇,都表明叫小龍女這個名字,一開始就跟赤練仙子一樣,設定就是反派。之所以後來寫成這樣,不是作者借鑒紅樓和阿加莎,就是迎合當時的讀者呼聲,畢竟當時明報剛創建,極度缺乏資金,需要打開銷路。

接着上篇說小龍女如何欺騙楊過,她為籠絡楊過之心,不惜毀掉王重陽苦心建造的古墓。王重陽當初建造古墓時,設下斷龍石,是為了萬不得已之時,與敵人同歸于盡之用。

前面也講了就算小龍女有内傷,但小龍女一個機關就能困在李莫愁,自己去别處療傷的情況下,甚至沒嘗試過一下,就決定放下斷龍石,所謂何來?

小龍女為表對楊過的深情,宣稱遇到李莫愁就會被抓住折磨,所以要送楊過出去。

李莫愁此時被關在古墓中間的一間屋子裡無法出來,熟悉古墓機關的她明明在外面想怎麼走就怎麼走。

古墓裡機關暗道錯綜複雜,也不是自古華山一條道,而小龍女的選擇是找到李莫愁,開房門進房子裡,把楊過送到李莫愁面前一番打鬥,然後再拉着楊過跑出來,把李莫愁繼續關在屋子裡。

小龍女先帶着楊過進屋裡逛一圈,從東門進,再從西門出,就是為了玩。

何況純以武功,她對李莫愁時,還弄斷了李莫愁的佛塵,當真是有内傷毫無還手之力嗎?

【小龍女不動聲色,道:“你本事好便怎樣?”半截斷帶揚出,已裹住了她拂塵的絲線,右手綢帶倏地飛去,卷住了拂塵木柄,一力向左,一力向右,啪的一聲,拂塵斷為兩截。這一手論功力遠比李莫愁适才震斷綢帶為淺,但出手奇快,運勁巧妙,卻也使李莫愁措手不及。】

【又拆了十餘招,小龍女已退到了東邊石壁之前,眼見身得已無退路,忽地反手在石壁上一抹,叫道:“過兒,快走!”喀喇一響,西北角露出個洞穴。】

然後一把玉蜂針就殺的李莫愁和洪淩波雙雙跌倒。

【李莫愁如影随形,伸手向她背心抓去,叫道:“别走!”

小龍女回手一揚,十餘枚玉蜂針擲出。李莫愁蓦地聞到一股蜜糖的甜香,知道厲害,大駭之下,忙挺腰向後摔出,正撞在洪淩波身上,兩人一齊跌倒。】

然後小龍女又關上門,李莫愁和洪淩波就又被關住了。

【但聽得叮叮叮極輕微的幾響,幾枚玉蜂針都打上了石壁,接着又是軋軋兩聲,卻是小龍女帶着楊過逃出石室,開動機關,又将室門堵住了。】

緊接着小龍女帶着楊過穿過古墓的甬道,跑出古墓。

【楊過随着小龍女穿越甬道,奔出古墓,大喜無已,在星光下吸了幾口氣,道:“姑姑,我去放下斷龍石,将兩個壞女子悶死在墓裡。”說着便要去找尋機關。

小龍女搖搖頭,道:“且慢,等我先回進去。”】

誰能給我解釋解釋,這是萬不得己,要同歸于盡的情況?

然後小龍女聲稱自己要聽師父的話,誓死守護古墓,事實大家都看到了,她是為了一己之私,不惜放下斷龍石來毀了古墓,因為王重陽設計斷龍石就是同歸于盡的毀滅之道。

楊過這時想活嗎?他當然想,前面也寫了,當小龍女要殺他時,他心裡求生之念無比熱切,不可能才過了一夜就不想活了。

但是楊過就是這種個性,生性偏激,又熱血。當看到小龍女自己要死,也先送自己出來後,便也意氣用事,在斷龍石放下的那刻回來了。

正像黃蓉勸走小龍女後,楊過又去追,黃蓉問他這又是何苦時,楊過說的:

【楊過隻有苦笑,搖頭道:“郭伯母,我傻裡傻氣,心頭熱血一湧,這就管不住自己了。】

在回來前的那一刻,他還是那麼留戀外面的世界。

【楊過心意已決,深深吸了口氣,胸臆間盡是花香與草木的清新之氣,擡頭上望,但見滿天繁星,閃爍不已,暗道:“這是我最後一次瞧見天星了。”】

而在賭楊過會不會回來的小龍女在看到楊過回來後:

【小龍女驚喜交集,激動過度,險些又要暈去,撲在楊過身上,隻是喘氣。】

小龍女的種種表現,可有一絲想犧牲自己,放楊過求生之意?

當然小龍女種種反常奇怪舉動,以楊過之狡狯,不可能不懷疑小龍女在考驗他,他除了感動之外,也不敢真丢下小龍女自己跑了,畢竟此時小龍女武功比他高,又是他師父,如果小龍女是在考驗他,再出來後,受到刺激的小龍女,難保會像同門李莫愁那樣千裡追殺他,不死不休。

他後面回到古墓以後的垂死掙紮,說明他也在賭。

小龍女見楊過回來,于是又拉着楊過去挑釁李莫愁。

你放下斷龍石的借口,不就是說怕李莫愁抓你們大加折磨嗎?為何屢次自己主動去送貨?

【小龍女才道:“好罷,咱兩個便死在一起。”牽着楊過的手,走向内室。

李莫愁師徒正在四周找尋機關,東敲西打,茫無頭緒,焦急萬狀,突見二人重又現身,不由得喜出望外。

李莫愁身形一晃,搶到小龍女與楊過身後,先擋住了二人退路。

小龍女冷冷的道:“師姊,我帶你去個地方。”

李莫愁遲疑不答,心道:“這墓中到處都是機關,莫要着了她道兒。她若使甚手腳,我可防不勝防。”】

李莫愁正像無頭蒼蠅一樣,焦急萬狀,見到小龍女以後又喜又怕。

喜的是終于有個知道路的了,怕的是古墓機關太多,怕着小龍女的道。

結果是李莫愁怕小龍女,再問小龍女放下斷龍石的依據在哪?要說她天真智障,那為何十三四歲時,面對李莫愁數次進攻,都可以輕松退敵?作者分明在跟讀者開玩笑。

于是小龍女提出帶李莫愁來放棺材的墓室,她幹這一切都是有目的性的。

對于她的命令,李莫愁根本【違抗不得】,【跟随在後,步步提防,不敢有絲毫怠忽。】

小龍女帶着李莫愁來到墓室,用死亡恐吓李莫愁,其實同時也是威吓楊過,并宣布斷龍石已經放下。

【李莫愁臉色立時慘白,墓中諸般機關她雖不盡曉,卻知“斷龍石”是閉塞墓門的最厲害殺着,當年師父曾遇大敵,險些不能抵禦,幾乎要放“斷龍石”擋敵,後來終于連使冰魄銀針和玉鋒針傷了強敵。不料師妹竟将自己閉在墓内,驚惶之下,顫聲道:“你另有出去的法子,是不是?”】

李莫愁如此陰險狠辣,都想不到小龍女居然比她還變态。

小龍女之所以刺激李莫愁,主要目的之一是為了激得李莫愁動手,以檢驗楊過是否願意為了自己而死。

所以李莫愁動手,她根本不還手 也不躲,等楊過來擋,好考驗楊過是否可以為她死,再次體驗楊過以死保護她的快樂。因為她如果動手,不說纏鬥一會毫無問題,一把玉蜂針也能解決問題,所以她在李莫愁打她時,一動不動,任其所為,她早拿準李莫愁還想讓她帶路出去,不會拿她怎麼樣。

所以不出意外,李莫愁輕而易舉劍指楊過,讓楊過選是他死還是小龍女死時,楊過說他死。

于是李莫愁趕忙說【“師妹,你的誓言破了,你可下山去啦。”】

李莫愁之所以抛給楊過這個選擇題,明顯有自己的打算,因為她也希望小龍女破誓下山,那樣就可以帶她出去了。

但是李莫愁也是個變态,執着心重,此時忽又想到陸展元的相負,對小龍女又羨慕,又惱恨,頭腦發熱,暫時忘了生死一事,又去刺楊過。

李莫愁【惱恨心起,要師妹也享不到真心情郎之愛,長劍疾向楊過喉頭刺去。小龍女見她真下毒手,事到臨頭,不由得不救,左手揮動,十餘枚玉鋒針急擲而出。】

小龍女是不得不救,也就是說前面根本就是不想救,一切都是演戲,她要是想救,根本不費吹灰之力,她就像貓捉老鼠一樣的玩别人。

【李莫愁身子躍起,避開金針。小龍女已拉了楊過奔向門口,回頭說道:“師姊,我誓言破也好,不破也好,咱四個命中注定要在這墓中同歸于盡。我不願再見你面,咱們各死各的罷。”伸手在壁角按落,石門落下,又将四人隔開。】

小龍女在古墓,利用機關玩李莫愁太容易了,她如果不帶李莫愁來墓室,李莫愁根本自己就來不了,所以她必須帶李莫愁來,因為後面還需要李莫愁來這裡配合她演戲。

這時候小龍女又跟楊過回到二人世界,終極大考也來了,她導演了這麼一出大戲,不惜毀了古墓,不過是想聽到楊過的誓言和衷心,想改變他們之間的關系。

【小龍女心情激動,一時難以舉步。楊過扶着她到孫婆婆房中休息,倒了兩杯玉蜂蜜,服侍她喝了一杯,自己也喝了一杯。小龍女幽幽的歎了口氣,道:“過兒,你為什麼甘願為我死?”】

潛台詞,希望你别說是師徒之義,我要聽你說我愛你。

【楊過道:“我在世上就隻你一個親人,你待我好,我舍不得離開你。我怎能不為你死?”】

答案不合格,于是【小龍女不語】,開始思索對策,【隔了半晌,才道:“早知這樣,咱們也不用回進墓來陪她們一起死啦。不過,若不回來,不知你甘願為我而死,我這誓言也不能算破。”】

微露口風,暗示楊過因為他剛才的表現好,其實是有活命機會的,以死威脅,再以活誘導,挑起楊過熱切的求生念,終于忍不住求她。

【楊過道:“咱們想法子出去,好不好?”

小龍女道:“你不知道這古墓的構築多妙,咱們不能再出去啦。”楊過歎了口氣。】

小龍女意識到楊過還是想活,并不真的想為她死,接着追問。

【小龍女道:“你後悔了,是不是?”】

楊過又不傻,當然不敢說想活。

【楊過道:“不,在這裡我跟你在一起,外邊世界上又沒疼我的人。”】

楊過熱切的想活,向往外面的世界,明擺的謊言,就是想讨好小龍女,但他此時還不明白小龍女到底想要什麼,所以讨好的話無法滿足小龍女。

小龍女雖然感安慰,但是仍然不放心,于是繼續追問。

【小龍女以前不許他說“你疼我什麼”,楊過自後就一直不提,這時她心情已變,聽了不禁大有溫暖之感,問道:“那你幹麼又歎氣了?”】

楊過以利誘之,說外面十分好玩,許諾和她一起玩,其實潛台詞還是想出去。孩子愛玩,便以為小龍女也會喜歡,他根本不懂小龍女的欲求在哪。

【楊過道:“我想倘若咱倆一塊兒下山,天下好玩的事真多,有你跟我在一起,當真快活不過。】

小龍女問來問去,終得不到自己滿意的答案,于是開始情動奔跑,并希望楊過抱她。

【“反正我就要死了,他也要死了。咱們還分什麼師徒姑侄?如他來抱我,我決不推開,便讓他緊緊的抱着我。”】

此時她終于還是保持不住自己師父的形象,要下手了,真是醜态畢露。

于是主動拉起楊過的手摸自己的臉,【低聲道:“過兒,你喜不喜歡我?”

楊過隻感她臉上燙熱如火,心中大急,顫聲道:“你胸口好痛麼?”

小龍女微笑道:“不,我心裡舒服得很。過兒,我快死啦,你跟我說,你是不是真的很喜歡我?”

楊過道:“當然啦,這世上就隻你是我的親人。”】

以死相逼,以色相誘,楊過還是死心把她當親人,不解風情至此,真是可笑可歎。怪不得金庸說楊過對小龍女至死糜他,感情始終不變的,因為一直把她當師父,死也不改變。

小龍女和李莫愁一樣偏執,依然不死心,繼續循循善誘:

【小龍女道:“要是另外有個女子,也像我這樣待你,你會不會也待她好?”

楊過道:“誰待我好,我也待她好。”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