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看來你的野心不小。”常聿聽見了,薄唇揚起玩世不恭的弧度:“連滿天神佛都被你難為住了。”
逢潭笑笑:“大概是吧。”
“不過在我看來,這種東西原也就是作給往後的念想罷。”常聿端睨着她面上神情歎口氣,放輕了語量:“幾分天意,幾分人為。說不準這回就遂願了。”
她垂目,縮在袖下的雙手帶着矛盾的執拗,不覺攥緊了幾分。
他攤手,掌間赫然垂躺着一條赤目的紅絲。方才她想的入神,無心注意到那僧人幾時給予,又是何時離去:“再試一回罷。”
良久,她終是躊躇地慢慢拾起橫在眼前的這條紅絲:“……”就在紅絲将要離手的瞬息間,常聿手指驟然疊覆又将它握住。
“想好寫什麼了?”
逢潭:“...不寫了。”
常聿也沒再問别的:“那說說看。”
逢潭溫吞擡眼:“不是說出來就不靈了嗎?”
常聿理所當然地說:“你都沒寫,要是再不說出來,回頭怎麼幫你實現?”
“……”
也是。
“那就……”逢潭頓了頓,深深地看他一眼:“祝我眼前之人能夠得償所願吧。”
常聿一怔:“什麼?”
逢潭施然笑望他:“我說,我向滿天神佛許願,祝常聿今生美滿,歲歲平安。”
“……”
她的話輕飄飄進了耳裡,落在心口悠悠打着轉。詛咒的惡言聽得多了,也早就習慣了摞疊在自己身上的貶義之詞。原以為這顆心早就堅如磐石,雷打不動。然今時聽着這般溫情和善的話用在自己身上,恍若如沐春風柔雨,絲絲縷縷沁進體膚,竟也忍不住動容。
常聿思緒陡然懵顫,耳間嗡鳴聽不進外界的任何,唯有自己那“砰、砰砰——”跳動的愈來愈快,逐漸将五髒六腑震得發麻的心跳聲。
“...祝你自己。”
他淡漠地移開與她相融相交的視線,指尖微微蜷縮,不住地顫抖。
逢潭娴靜婉笑,踩上旁邊墊腳的石頭:“隻要你好,這就是在祝我自己。”
她這句話沒說錯。身處困人的深宮,一無帝王的恩寵,二無可供自己退路的母家,她孑然一身存于世,輕如鴻毛,就風随手就揚了。想想也是諷刺,曾經欲取她性命的人,成了她現在唯一的依靠。
倒也不奢求他能對自己多好,隻希望将來他能夠看在這點子微不足道的同盟一場的交情上,對逢家仁慈一點。不求達官顯貴,富貴榮華,留下性命,便就足以。
至于她的這條命……等到一切事情都有了了結,他若還想要,贈他就是。
常聿眼底沉黑隐晦,聲音卻又淡的發輕:“那你可得系牢一點才是。”
逢潭在頭頂尋了一處空隙,将紅絲系挂上,三兩下就打了個漂亮的玉結:“我當然要打死。”說完,她還試探着去拉扯了兩下,見牢固度尚可,滿意地向他展示道:“看。”
常聿垂着眉眼,深邃的眸底翻滾言辨不明的意味。
*
“大人,您的手……”
将逢潭送回住處,黏膩的血液壓不住地順着常聿指尖滴落。
蠻枝擰眉,他從先前那會兒便注意到常聿左手臂的異樣。
常聿冷暼:“無礙。”
蠻枝憂心又不解,怎麼想怎麼覺得不對。
且不說晉唐一幹人早就是那甕中之鼈,他家大人向來武功了得,以一敵百都不在話下,任人輕易近不了身,為何昨晚會落得如此狼狽?
而且還是和逢美人一起……
皇家寺院,沈家巡守,嚴絲合縫豈是随随便便什麼人就能進的?
不日前,暗線遞了消息,晉唐在流放地被人救走。再到近幾日,晉唐進京,期間過程進展的如此順利,原不過是因一切皆由常聿從中推波助瀾。
蠻枝接過常聿脫下的染血的衣袍,神情肉眼可見地焦慮:“屬下不明,大人何故遭此?”
常聿随意扯下被血浸濕的布條,露出深痕可畏的傷口,頃刻稍頓:“不重要。”
昨晚情局,他孤身就是為了放線,明面上給予晉唐一個有機可乘的機會,吊他上鈎。繼候在方圓百米的蠻枝,目送着晉唐随在常聿身後漸遠,隐入山中。
然不想靜等多時,卻遲遲沒有等到魚兒收網的信号。
就在蠻枝欲循着他們消失的方向靠去時,恰将躊躇滿志,準備離開的晉唐抓了個現形。從他口中得知常聿墜崖,蠻枝懷揣着諸多疑慮和不解,攜數名影衛在山下尋找了一夜。
晨曦初破,天稍微見亮,萬物尚未從睡意中醒轉。除去蠻枝他們,唯剩面帶焦躁的影蓮,無頭蒼蠅一般的在外面突兀的亂轉。
蠻枝自是知道自家大人與逢美人的往來,是以當時随口過問了一嘴,幡然得知逢美人也不見了!他心中隐約有了影兒,稍作安撫了她兩句,叫她不要輕舉妄動,回去安靜等着。
現今,蠻枝張了張嘴,視線落在常聿的左臂,欲言又止:“……”
雖說這點小傷,于他們早些年而言,就早已是家常便飯,不足挂齒。可今時終歸不同往日,常聿莫名受此,實為讓人心顫。
“招了?”
蠻枝思緒回轉,知常聿言下所想,了然答道:“是晟王。”
常聿聞之哂然一笑,唇齒輕啟:“不知死的蠢貨。”旋即他黑眸微轉,語如柳絮輕撫湖面,輕飄無波:“動手罷。”
蠻枝應聲,後在整理常聿衣物時,蓦地驚覺後者随身的長匕沒了蹤影。
“……”
不知作何緣故,蠻枝的眼睛沒來由得默默量寸上常聿的傷口。接着腦間轟然地震,一個細思極恐的想法在他心中蔓延。
莫不是……?
*
晴朗的和風日下,蔚藍的雲端,偶有幾隻飛鳥掠過。敦肅威儀的祭壇之上,旭日金光照耀供台,為那雕刻繁複的龍鳳雲雷紋,渡上層層祥瑞神聖。
帝後上天壇奉香,請了神意,從外面天壇渡身到室内。
修建闊敞的大殿,諸尊神佛肅穆端正。以帝後為首,衆人随跟其後,朝滿面神佛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