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背錯了書,那公子嗓音淡淡地糾正道:“不知細葉誰裁處,二月春風似剪刀。陳绾月,故意的,你想做甚?”
忍冬眼睛一亮,這句詩她也知道呢。
雖說家裡人丁少,她沒有讀書識字,隻跟着爹娘種莊稼管莊民事情,但願意跟她玩耍的朋友不少,走街串巷總能聽見這句。
垂髫孩童都知道這句呢。她也知道。
忍冬忽然低下頭,心中有一個念頭莫名萌發。
.
書房内,氣氛凝固。
陳绾月用書擋住半邊臉,趴案上不說話,時不時幽怨朝毫無同情心的男人看去一眼。
他讓她在書房背半天書了。
喝茶的功夫都不忘監督她。陳绾月看着他喝了一杯又一杯,還悠哉持卷翻開,要麼慵懶靠在榻上阖眸小憩,真心好奇,他不用去如廁嗎?
他是舒服了,她屁股坐得實在不舒服。
韋延清輕叩案面,眼神不耐,垂眸睨道:“态度不端正,你自己過來,還是我拿戒尺過去?”
又來。
這是他第八次要做嚴師。陳绾月放下手,伸出雙手,不想再做高徒了。
到了真要打的時候,韋延清反倒沒管戒尺,盯她半晌道:“倦了?”
陳绾月飛快點點頭。
韋延清起身去找書,淡聲道:“既然承應了教你,我便不好懈怠,你也一樣,若有心求學,亦不可中途而廢。再看一卷,勞逸結合,讓追魚吩咐廚房多做些你愛吃的。”
陳绾月沒有立即答應:“這樣會不會......太興師動衆?”
“隻你我兩個人,何來興師動衆?”
陳绾月先是驚訝,後有疑慮。她低眸思忖許多,忽而藏起心事,小聲再次确認:“二哥哥的意思是,我今晚不用去老太太那邊用飯了嗎?”
“嗯。”韋延清複又坐下,仿佛這隻是一件對他來說微不足道的事情,并沒放在心上,隻淡淡應了,把書卷遞給陳绾月。
“......知道了。”
韋延清擡眸道:“不光今晚,但凡我在府中,每逢早中晚必要考問你的功課,你做好準備。為圖方便,你的一日三餐,都在次院。”
“每早中晚?!”
“嗯。”
“......”
陳绾月急紅了臉,又深知二哥哥脾性,他說定的事,并無回轉餘地,偏又是一心為她好,反駁了倒像她不識好歹。
但是,她眨眨眼,懇切地問:“二哥哥,考問的次數是不是太多了?”
“多嗎?我不覺得。”韋延清頭也沒擡,雲淡風輕靠卧在寬榻上,指尖輕點扶手。那雙鳳眸起伏不大,頗為嚴正。
陳绾月聳拉着腦袋,嘀咕:“那你幹脆把我拴在褲腰帶上得了......”
“拴哪兒?”他居然接腔。
陳绾月坐正身體,申請道:“但是明天我得在薛姨娘那裡用晚飯,姨媽說三哥哥染了風寒,身子不适,姨娘又傷心,讓我去陪姨娘吃飯安慰幾句。”
韋延清:“你陪她?怎麼,那院的丫鬟是死絕了嗎?輪得到你陪?你若實在沒人想陪,搬去偏房陪小丫頭們。杜姨媽也是,拎不清體面,若非她讓你去,你可願插手别人家事?”
窗外,忍冬才張開口要喊,這下又吓得默默縮緊脖子,蹲去牆角了。
陳绾月胸腔憋悶,又不知該作何反駁,他說的句句在理,隻有最後一句:“我沒想插手别人家事......”
韋延清挑了挑眉,冷冷注視她道:“我何時去花心思陪一個姨娘?又何時不長腦子,去跟一個染了風寒的男人同吃一席?”
“三哥哥還不是男人。”陳绾月下意識覺得怪異,反駁解釋了句。
最多是少年。
韋延清撂下書,嗤笑:“你罵他不是男人?也對,老三兒時府門前有個道士經過,說他若為女郎,倒還好過,若為男人,孤苦一生,知道的隻有我和你大哥哥,自那之後,我和你大哥哥便沒敢拿他當男人看,你怎知道的?”
陳绾月不信,聽得滿臉通紅。
“二哥哥你太過分了。”這種話張口便來。她口齒挺伶俐的,每次到他這,都像出門遇到瓢潑大雨,連人帶傘都被大雨沖跑了。
以前錢乙哥哥話術那樣厲害,喝三兩酒滿嘴灑脫也說不過他。
一切話術和道理,仿佛遇到韋延清的嘴巴便會瞬間失靈。
然話雖難聽,他每次說的卻都是有用且對人有幫助的話,并不會因此得罪人。反而容易增加旁人對他的崇拜。
但唯獨這次,陳绾月思來想去還是覺得不大好。若那件事是真的,倒沒什麼,若是假的,二哥哥未免太有情緒了些。
太有情緒這四個字,本就不像韋延清做出來的事。難不成那件事是真的?陳绾月想了想,即使真有道士這麼說,也不必當真呀。
三哥哥是個很好很好的人。
他肯定不會孤苦一生的。
韋延清懶得解釋,靠後道:“别的時候不管你,明晚不行。”
“為何?”
韋延清:“明晚荊元坊有煙火,你跟我去。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看你刻苦努力,不管是作為什麼身份,我都該盡一份道義,如此便無虧欠。我不喜欠人情分,你去玩一趟,算我賬上,把這幾日的道義情消了。”
陳绾月:“......”
“明晚恐怕不行。”
韋延清起身的動作一頓,擡眸看她:“得寸進尺?”
才不是,她怎麼敢。他總能像團雪球一樣,淡定撫順她進的那一尺。現在她進半尺都覺累。
還是不進,任由他搓揉頓扁的好,省力還有獎勵。
陳绾月道:“是晏華折芳吧?崔哥哥已經跟我說過了,他沒有合适的姑娘作伴,我之前欠他個人情,昨天就已答應了陪他一起去看煙火,不能食言。”
韋延清一怔,鳳眸微眯,想了半天搜尋不出來身邊有誰姓崔,又可能跟她走近的:“你什麼時候有姓崔的哥哥了?”
陳家祖上,也沒有姓崔的表親,遠親也沒姓崔的。
“崔琛崔哥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