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打出頭鳥,童司因一個的吊車尾選手,莫名被分進A組,已經足夠招惹仇恨了。
如今還有人僞裝她的粉絲,在網上瘋狂地惹事,情況可想而知。
真粉此時再想要拉架,已經徹底不可能了。
事情剛鬧起來的時候,熱評還能看到兩句“别說這樣的話,會給因因惹麻煩的”,随着時間的推移,前排就已經徹底淪為了吵架的戰場。
網上争吵撕逼是這樣的,理智的聲音和勸阻的聲音很小,瘋狂的攻擊,辱罵,嘲諷,反而聲音很大。
瘋狂的言論言論更容易博眼球,更容易激起情緒,更容易被人回複,更容易頂上熱評。
而那些勸阻的聲音無人問津,便會在雙方的唇槍舌劍中,默默地被擠進角落,最終消失不見。
網咯上鋪天蓋地的言論,最終隻總結成了一句話。
-#童司因粉絲嘲諷極限女團成員太醜了\#
四方立場的人瘋狂拉扯,最終唯一倒黴的,卻是童司因粉絲。
人性的幽微之處,很容易被利用,卻又很難被改變。
兩個群體之間的矛盾,隻要有一方起了個頭,便會向永動機一般,你來我往,你來我往。
循環往複,無法停歇。
……
眼看着輿論走勢越來越糟糕,謝卞晨的經紀團隊陷入了沉默。
“這次是真的惹到大事了。”
這不是童司因的吸黑體質引來的奇葩黑,也不是上一次簡單的刷屏買熱搜,打直拳給節目組上壓力。
這一波黑,是有節奏,有預謀地,對全方位的輿論封鎖。
從把童司因送進A組開始,這一切就是計劃好的。
童司因“德不配位”,分到了很多選手的蛋糕,這是切實地損害到衆人的利益。
定會遭到不少選手的記恨。
隻是大家都混娛樂圈,心思深沉的比較多,有想法也會隐藏住,而非像馮之麥那樣,輕易地跳出來。
但是,隻要有機會,他們就會毫不留情地送上一刀。
接下來,就是在輿論層面的放任,對“才女”和“六門語言”的各種渲染,還是對“盛世美顔”的誇贊。
以利益層面為主,輿論層面為輔,種種手段,目标都隻有一個。
将童司因送到“高位”上。
他們故意吹得過,吹得尬,吹得假,吹到令人反感。
等童司因在高位上,她飄飄然了,她的粉絲飄飄然了,便可以趁她們不備,迅速扭轉輿論走向!
迅速大肆地渲染一個輿論:“童司因比你們強,你們都是垃圾。”
衆人們本就暗恨童司因,此時更是将情緒頂到了極點。
也為童司因進一步深化那個“狂妄自大”“目中無人”的形象。
由于這個形象存在,過不了多久,輿論定會再一次迎來轉變。
“你長得好看有什麼了不起?”
“六門語言有什麼了不起?”
“這就是你可以瞧不起人的理由嗎?”
接下來,童司因所有吸粉的優勢,也都會逐漸成為劣勢,甚至會成為遭人反感的毒點。
整個操作過程,可用兩個字來簡單總結。
捧殺。
先把人高高地捧起來,讓她感受到飄飄然。
再拉踩百家,替她得罪掉所有人,徹底破壞掉她的路人緣,為她營造一個讨厭的人設。
最後,找一個合适的機會,送上一記絕殺!
這套操作十分陰毒。
一方面是從結果上,這種大起大落式轉折劇情,營造的負面人設更深化,更遭人厭煩,更難以洗脫。
另一方面,也會對受害人造成重度的心靈折磨,将她整個人都捧到雲端後,再狠狠地踩回地獄!
這番大起大落,無論是從結果上,還是心理上,都會給人帶來雙層重創!
不知道多少新起之秀,就死在這套操作上,從此一蹶不振,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
“我靠!什麼深仇大恨,有必要做到這種程度?”
“你圈不就是這樣嗎,你擋我财路了,你就去死吧。”
鄭期之的經紀團隊,已經沒辦法像之前那般冷眼旁觀了。
這幫人不好好工作,在工作時候觀測童司因的輿論走向。
經過這兩天隔着屏幕“相處”,童司因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已經在這個團隊裡圈了一波粉絲。
還是越虐越深情的死忠粉絲。
“她這兩天就沒有躺在床上,好好地睡哪怕一個小時覺!”
他們偷偷地看着童司因熬夜練舞的視頻,心疼得不得了。
“她做錯了什麼啊?為什麼要遭受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