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什麼對付因因,這個解釋很簡單啊。”
“越是無能的人越想要掌控,他就來沒體驗過這種爽感,好容易有一次機會,哪裡會錯過?”
“誰知道因因居然不受控,直接讓他幻想破滅了,被當衆赤裸裸地拉回到現實。”
“越是無能的人自尊心越強,被當衆戳破他的幻想和無能,心裡早就崩潰扭曲了好吧!”
“前面的,說人話!”
“他想給因因當爹,沒成功,無能狂怒了。”
“……”
網上衆人沉默片刻,瞬間迸發出大量的爆笑。
“哈哈哈哈!”
“你這麼說還真的是!”
“秒懂了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艹,我腦子裡直接有臉了。”
這句話簡明扼要,三言兩語就把那個具體的形象描繪了出來。
又貼切又逼真,不少人都能在身邊找到影子。
網絡上這些肆無忌憚的讨論,像是一記又一記巴掌,狠狠地抽在吳以南臉上。
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自己小心翼翼掩飾的東西,居然被AB班那些學員透出了馬腳。
讓他淪落到如今的境地,被人挂踩在他臉上嘲諷。
這種感覺簡直要把人逼瘋。
在理智狀态下的吳以南,也許會選擇解釋。
童司因的流量他是清楚的,他一直十分眼饞,一邊想要控制童司因,一邊嫉妒着童司因,還一邊想要占她流量的便宜。
這種既要又要還要的狀态,讓他在幾種情緒間互相拉扯着,每次都想要報複,每一次都不敢徹底破釜沉舟。
而且AB班學員的反應和話語,算不上什麼實質性證據。
網絡上說的再有理有據,也不能證明吳以南做了什麼,他想要解釋的話,完全是可以圓得回來。
可如今吳以南不想解釋!
他在童司因面前三番五次的受挫,每一次都在衆目睽睽之間,本就令他顔面盡失。
好容易《東方畫卷》吸引了衆人注意力,誰知還沒喘息片刻,又被人繼續挂在網上罵。
尤其還是在他發現童司因的“把柄”後!
這些“把柄”就像是發瘋的免死金牌,膨脹感再次充斥他的胸腔。
網絡上再次洶湧的謾罵,便是最後的導火索,将他徹底點燃!
粉絲在網絡上讨論得熱火朝天之時,突然有人看到:
吳以南發布了一條新博文。
“現在流量是真是了不得,還沒變成明星呢,粉絲就惹不起了。”
這句話攻擊性拉滿,陰陽怪氣至極!
吳以南所在的圈子,也很難像流量明星那麼高收入,能成名賺錢的人不多,心比天高的卻并不少。
面對着流量明星,多多少少帶着一股酸氣。
他這樣一條博文下,頓時吸引了不少圈内人,在回複下面蓋樓。
“老吳,這是誰惹你了?”
“這還用說,翻翻熱搜把哥們,看一眼你就明白了。”
“現在的小孩一點規矩都不懂,還沒進圈呢,就開始網暴前輩了。”
“兄弟,不是前輩,是導師。”
“原來覺得流量明星傲,如今還沒出道就已經傲起來了?”
“那還用說,有點流量就分不清東南西北了不是。”
“太魔怔了,魔怔得讓我失去所有力氣和手段。”
這些人沒點名沒道姓,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
他們就是在嘲諷童司因。
童司因粉絲哪能看得了這個,頓時起了急。
“你考試出題惡意針對因因,什麼時候給個解釋?”
“為什麼别人都知道rap考題,隻有因因不知道?”
“你們究竟在背後做了什麼事,是不是孤立因因了?”
“明明是你先找事,你怎麼還委屈上了,倒打一耙是吧?”
“欺負因因的事你們可以做,但是不許别人說?”
“你們是多嫉妒别人的流量,才張嘴閉嘴把流量挂在嘴上!”
“擺什麼前輩架子啊,要作品沒有作品,要能耐沒有能耐。
不會以為早出生兩年,就可以倚老賣老了吧?”
“熱知識,人的能力是靠努力獲得的,不是多活兩年自然增長的!”
“廢物多活幾年不會變成天才,隻會變成老廢物!”
雙方唇槍舌劍你來我往,吳以南的評論區很快就變成了戰場。
《極限女團》開播沒幾天的時候,營銷号就發現過一個鐵律——
有童司因的地方,就必然有流量可賺。
那時好多營銷号都蹲在直播間裡,天天等着看熱鬧,隻要童司因身邊有消息,就第一時間轉發。
不少賬号都憑借這個招數,賺取了大筆流量。
可惜好景不長,自從童司因與鄭期之簽訂經紀合約後,便高調起訴了一串營銷号。
工作室執行力巨強,所有列上名單的賬号無一放過,Erie手腕極其強硬,不接受任何道歉和調解,
營銷号們人人自危,着實偃旗息鼓了一陣,生怕被貼上“造謠”的标簽,封号賠款一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