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援會都發了澄清了,你們不會看?”
“分不清是非黑白的神經病,兩個大眼睛睜着不認識字嗎!”
随着雙方争吵越來越白熱化,粉絲說話的口吻也就越來越差。
“還有那群什麼業内老前輩,一個個也不長腦子!”
“根本不知道事情的始末,就過來當槍使!”
“狗屁娛樂圈前輩,蠢死了!”
澄清的内容沒人看,挑事的言論天下知。
那些粉絲理智發布的“時間線”根本無人在意,發洩般罵人言論卻被大量傳播,成為他們“不尊重前輩”的新罪證。
“我們說的果然沒錯,這些流量明星的粉絲就是沒素質。”
“還說沒有不尊重前輩,你們說的這些話裡,哪裡有半點尊重了?”
“……”
兩撥人在網上對罵,簡直罵的熱火朝天。
最開心的人就是吳以南。
他遇到童司因每每受挫,從來沒有占過上風。
連自己都沒想到,在網陰陽兩句,居然造成這般拔群的效果!
他甚至什麼都不需要做,就有無數營銷号幫他沖鋒陷陣。
吳以南簡直要爽翻了,心底忍不住暗笑。
“你不把我放在眼裡,你敢不把所有行業前輩都不放在眼裡嗎?”
“有點流量就不知天高地厚,不現在就讓你嘗一嘗,不尊重前輩的慘痛代價。”
“有那麼多粉絲有什麼用,現在不還是老老實實挂在熱搜上挨罵,沒有半點還手之力?”
……
童司因淩晨四點多,就被鄭期之打電話叫醒。
經紀人團隊出去聚了個餐,回來還沒來得及休息,大半夜發現輿論趨勢不妙。
隻好臨時把她拎起來,一起讨論解決方案。
還好團隊現在就在節目組,雙方商議也算方便。
童司因摸着黑從宿舍爬起來,趕到主樓陪經紀團隊開會。
看着自己大名的熱搜,以及那些“針對她”的大佬們,她自己都忍不住被驚呆了。
剛剛來到這個世界兩個月,她每日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練習,莫說去得罪這些前輩們。
她連名字都叫不全好吧!
鄭期之面容罕見地有些嚴肅,跟她分析着事情的始末。
“如今問題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在吳以南身上,另一部分在網絡上‘不尊重前輩’的負面輿論上。”
吳以南的問題還算比較純粹。
在月考開始前,童司因就跟鄭期之讨論過對付吳以南的手段。
在童司因備考的這段時間裡,經紀團隊并沒有閑着,收集到了不少有利的證據。
沒有急着出手對付吳以南,不是因為他們對付不了,而是因為如今童司因熱度正盛。
一方面是團隊精力有限,要在這個關鍵時期,将人力用在擴大童司因的正面影響力上。
另一方面是不願意分散輿論的注意力,此時爆出吳以南的負面信息,必然會分散童司因的熱度。
這件事如果想要啟動,随時都可以啟動。
但事情發展到了現在的情況,對付吳以南并不能解決問題。
如今給她帶來最大負面影響力的,是‘不尊重前輩’這個輿論走向。
童司因和導師之間有龃龉,這沒什麼大不了。
作為一個娛樂圈内後輩,早早背上了‘不尊重前輩’這個罵名,這才是嚴重的問題。
今天跟進熱搜的人,大約能看出來事情的始末,知道童司因是被冤枉的。
但…不清楚始末的人呢?這些人才占據大多數,他們聽說了這件事後,很容易便會對童司因産生負面的心裡印象。
童司因日後還要在圈内工作,必然會跟這些前輩有交集。
這些前輩初始印象會直接影響她的發展,令她的未來舉步維艱。
而‘不尊重前輩’的這個罵名,卻又很難澄清。
在負面輿論形成的過程中,有問題的環節太多了。
人是很難接受太多信息的,尤其是在快餐的互聯網時代。
如果隻澄清一個環節,那根本就難以自圓其說。
如果從頭開始澄清,那就會面對粉絲的窘境,你磨破嘴皮子說了很多很多話——
路人卻一個字都不會看。
童司因與鄭期之細細溝通,明确事件的問題和難點。
沉默了許久許久許久。
她不知想到了什麼,忽地開口說道。
“我覺得…這也許未必是壞事。”
鄭期之聞言挑了挑眉,示意她繼續說下去。
童司因慢慢思索着,一字一句說道。
“有那麼多前輩被拉下水,何嘗不是一個機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