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雯對于一組選手的評價,如果用精煉的語言總結。
是這幾個字:又菜又不想練。
菜,不想,其中涉及了兩個問題,需要一個一個解決。
童司因認為,比起提升衆人過菜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樹立衆人改變的意願。
人類沒有那麼蠢,很多時候有問題不解決,不是不知道有問題,也不是因為找不到方法。
純純是因為不那麼想。
由于沒那麼想解決,才會遇到一點點阻礙,就快速縮進龜殼裡,假裝什麼都沒有看到。
讓大家從被動聽從命令,變為主動争取利益,問題就解決大半。
童司因在小組練習課上,留下這番話後,便自顧自地離開了。
小組其他選手留在練習室裡,難以抑制地陷入思考。
——Vlog要錄什麼?
這是明天要給出的答案。
這個vlog要放在童司因的社交平台,意味着會給很多人看。
由于她的流量加成,關注vlog人會很多很多,雖然未必有《極限女團》的觀衆多,但看得卻一定比那個更細緻。
有野心的選手已經在琢磨着,是否可以利用這個vlog,讓業内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特質,尋求成團之外的出道之路。
哪怕是沒什麼野心的選手,也是要面子的,挂在童司因主頁上的vlog,總要錄得像個樣子才行,起碼不能太丢臉。
衆人都下意識開始盤點起來。
自己可以表現哪些特點?
唱歌是不是太單調了,又跳舞跳得不太好,要不要稍微練練?
什麼樣的風格更适合自己,如何揚長避短?
在接受錄制vlog邀請後,衆人就已經陷入童司因的思路。
大家甚至還沒有思考到具體利益以及流量變現。
單純這個vlog帶來的效應,就足以讓人認真起來,不願再用糊弄的心思面對了。
這已經是個非常好的開始。
童司因從來不認為問題可以一次性徹底解決,隻要事情往好的方向按部就班地發展就夠了。
後面的事可以一步一步來。
……
離開小組練習課後,童司因馬不停蹄地上了保姆車。
一路疾馳着向錄音棚趕去。
約定好今天錄制《東方畫卷》,行程趕得很緊。
明雯看着童司因的情況,自己都替她累得慌。
“你這狀态能行嗎?”
一個是團隊管理,一個是創作情緒,都是累心耗費情緒的事。
兩件事還累得不在一個方向,甚至可以說毫不相幹。
這狀态無縫切換,簡直了。
“可以啊。”
童司因靠在汽車座椅上,緩緩閉上眼睛,居然笑了笑。
“我這些天所做的事,不就是為了面對這種狀況嗎?”
她在各種場合下“發癫”,就是為了鍛煉調整能力,确保自己在任何場合下,可以随時地進入狀态。
童司因簡單交代兩句後,便不在與明雯交談。
她連續做了幾組深呼吸,平複着自己的心率,随後從包裡抽出耳機,手機屏幕上播放着月考當天的舞台視頻。
保姆車内沒有丁點聲音,安靜到落針可聞。
汽車在夜幕中疾馳着,兩列路燈矗立在墨色中,街道行人步履匆匆,三三兩兩路過車窗外,又迅速被甩在身後。
童司因身體晃動着,目光凝在屏幕上,沒有片刻偏移過視線。
随着音樂逐漸推進,她的神情也随之變化,動作幅度逐漸增大。
她徹底沉浸在旋律中,幾乎忘我地回味着。
反複調動着自己情緒,一遍一遍地觸碰和尋找着當時的感覺。
保姆車終于抵達停車場,無聲無息地停了下來。
明雯按照童司因的囑咐,并沒有出聲呼喚她,隻是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臂,引着她下了車。
從停車場向外走的路上,她都始終帶着耳機,沒有離開過狀态。
就這麼一路走到錄音棚。
張雨風帶着錄音團隊,已經早早等在那裡了。
童司因一反常态,并沒有像之前那般周全。
隻是笑着跟衆人點了點頭,便步履不停地,徑直走進錄音隔間。
張雨風看着她的狀态,露出些許不滿的神色,皺起眉道。
“這什麼意思,自己找不到狀态拿我們撒氣?”
“沒有沒有,張老師别誤會,因因正是因為找到了狀态才會這樣,一會她會解釋的,請您諒解下。”
明雯急匆匆地遞上咖啡,分給了在場的所有老師。
童司因其實算不上不禮貌,隻是沒有之前那般禮數完備,這給衆人帶來了些許落差感。
也讓明雯罕見地體會了一次…可憐助理的手忙腳亂。
童司因在錄音隔間裡站定,熟練地調整好設備位置後,将手機和耳機放在一旁,開口道。
“老師請開始吧。”